分享

抓不住根本?因为你没有调动逻辑思维,看看聪明人怎么思考问题

 HNYZL 2020-02-16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它是指把对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再用判断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结论和思想认识。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必须是一个‘严谨的逻辑推理者’。”其实,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其他行业,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惯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一定可以掌握事物的本质,有效地解决问题,成长为高效能人士。

抓不住根本?因为你没有调动逻辑思维,看看聪明人怎么思考问题

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有一天,工程师独自徜徉在街头,忽然耳边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叫卖声:“卖猫啦,卖猫啦!”

工程师一看,在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工程师用手一举猫,发现猫身很重,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珍珠镶的。

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

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两颗硕大的珍珠。”

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忙问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逻辑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

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听后,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把猫买了回来。

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

抓不住根本?因为你没有调动逻辑思维,看看聪明人怎么思考问题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过,俨然是一只铁猫。对此,工程师十分后悔。此时,逻辑学家转过来嘲笑他说:“你虽然知识很渊博,可就是缺乏一种缜密的逻辑思维。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正是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家才得以从珍珠制作的猫眼,推断出猫的价值会更高,而绝非为表面看到的黑铁的价值。逻辑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有价值的判断,有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下面这则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中的石狮子,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才得以重见天日的。

在河北沧州城南,曾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一年运河发大水,寺庙的山门经不住洪水的冲刷而倒塌,一对大石狮子也跟着滚到河里去了。

十几年之后,寺庙的和尚想重修山门,他们召集了许多人,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可是,河水终日奔流不息,隔了这么长时间,到哪里去找呢?

抓不住根本?因为你没有调动逻辑思维,看看聪明人怎么思考问题

一开始,人们在山门附近的河水里打捞,没有找到。于是大家推测,准是让河水冲到下游去了。于是,众人驾着小船往下游打捞,寻了十几里路,仍没有找到石狮子的踪影。

设帐寺中的教书先生听说了此事后,对打捞的人说:“你们真是不明事理,石狮子又不是碎木片儿,不是木头,怎会被冲到下游?石狮子坚固沉重,陷入泥沙中只会越沉越深,你们到下游去找,岂不是白费工夫?”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准备动手在山门倒塌的地方往下挖掘。

谁知人群中闪出一个老河兵(古代专门从事河工的士兵),说道:“在原地方是挖不到的,应该到上游去找。”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石狮子怎么会往上游跑呢?

老河兵解释道:“石狮子结实沉重,水冲它不走,但上游来的水不断冲击,反会把它靠上游一边的泥沙冲出一个坑来。天长日久,坑越冲越大,石狮子就会倒转到坑里。如此再冲再滚,石狮子就会像翻‘跟头’一样慢慢往上游滚去。往下游去找固然不对,往河底深处去找岂不更错?”

根据老河兵的话,寺僧果然在上游数里处找到了石狮子。

抓不住根本?因为你没有调动逻辑思维,看看聪明人怎么思考问题

老河兵具备高效能人士的优秀思维习惯,因此,在众人都由着自己的感性认识而做出各种揣测时,他能凭着其对水流习性的熟识,按照事物层层发展的严密逻辑,推出了正确的结论。如果仅仅具有感性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可能上升到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层面,做出有价值的判断,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考方式。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可以使高效能人士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条件,分析其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