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我说未来会有牛市出现的时候,总有一种声音在质疑:现在大家都没钱,启动牛市的钱从哪里来? 这是对现代信用货币运行机制不了解产生的错误认知,无知产生恐惧,消灭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而不是给自己加戏。 关于信用货币流通机制我已经讲过很多次,还是很多人没有理解,我就再当一回复读机,只有真正理解了信用货币的本质,才会对未来的牛市有信心。 事实上每一次熊市底部,市场都是很缺钱的,每一次牛市顶部,市场资金都很泛滥,从成交量的大小也可以看得出来。 这一点上与大众认知刚好相反,这就是多数人节奏总是跟市场相反的原因。 同理,在房地产市场,当房价涨的很高的时候,按照大众认知,应该是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才对,因为钱都拿去买成了房子。 但事实上,房价涨越高的地方钱就越多。 这是因为信用货币带来的放大和收缩效应造成的,本质上是资金流通带来的一种货币现象。 例如大家都去买了股票,带动股价上涨,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拿到了钱,然后拿去做了其他投资,或者给员工发了工资和奖金。 只要股票市场具有赚钱效应,企业投出去的钱,也可以回流到股票市场买成了股票,员工也可以把工资和奖金继续拿来炒股票,带动股价进一步上涨,形成了一个向上的正反馈循环。 公司股价上涨,融资变得容易,员工炒股票赚了钱,购买力上升,也会更大胆的去消费。消费增加了,企业业绩也会变好,股票估值就会下降,股价又可以继续上涨。 理论上这一个正反馈可以无限循环下去,这就是股市上涨不言顶的原因。 不过在现实中,由于经济和股市并不同步,会有滞后性,所以也就不可能无限循环下去。 由此可见,股票上涨并不是因为市场上的钱变多了,而是大家对股票市场有了信心。 当股市上涨,大家看到了有赚钱效应,就会有信心把储蓄拿来炒股,甚至加杠杆炒股。 大家赚钱变得容易,花钱也变得更加大胆,经济也就活跃了起来。 如果大家都是只赚钱不花钱,也不炒股,都存起来,企业赚钱就会越来越难,股票也会不断下跌,那就是熊市了。 所以,本质上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 股票市场有以下波动规律:当大家全都心灰意冷,心如死灰的时候,基本就是熊市底部。 当高手们开始活跃起来,进场抄底,但还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在炒股票的时候,就是牛市初期。 当大部分人还是犹犹豫豫,心痒难耐,想买又不敢买的时候,就是牛市中期。 等到大家高喊牛市来了,5000点以下都是超卖,大妈跑步进场的时候,就是牛市后期。 当市场一片狂欢,大家都在数钱,各种万点论,天空才是极限的时候,基本就是顶部了。 当大部分人认为下跌只是牛回头的时候,那就是熊市的开始。 当大部分人认为股市到底了,还在不断抄底的时候,就是熊市中的反弹。 当大部分心灰意冷,销户退出股票江湖的时候,就是底部区域。 你们说,现在的A股正处于哪个时期?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货币银行学里面的内容,由于讲过太多次,不太想写了,所以讲的比较随意,大家只要明白市场其实并不是真的缺钱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