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字景完甘肃敦煌效谷人 出生年月:不详 皇室后裔:曹氏一族为周朝姬氏的子孙后代,周武王伐灭殷商后,封弟叔振铎于曹国(今山东菏泽市),叔振铎的后世子孙就以曹氏为姓。 主要政绩:平定西域疏勒国之乱;平息黄巾起义军造反;兴造郃阳城郭,开南寺门;提拔有才人仕为官 家庭情况: 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 后人评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廉吏;有勇有谋的儒将 立碑时间为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 到秦汉之际,曹氏已成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从山东到淮河两岸延伸中原。汉武帝平定河西后,中原大量移民迁入西北,曹氏子孙也随之而来,敦煌便是曹氏家族的一个迁徙之地。 童年的曹全就是学霸,精通谶纬之学(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他还孝顺长辈,民间有谚语“重亲致欢曹景完。”可想而知,曹全是在备受儒家教育、尊重贤孝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也就造成了他日后为官清廉、有勇有谋的品性。 曹全先后出任汉代地方重要职位。在征讨疏勒国王和德时,爱护士兵,酒食与他们共享,甚至为患疮的兵士吮吸脓汁,最终和德被擒获并正法。这时西域各国纷纷赠礼,但是清廉的曹全全部缴公。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曹全率部镇压。在征讨黄巾起义军成功后,以自己的家产俸禄, 购买米粮, 救济年老贫困之人,为民请命,淡泊明志,安抚百姓。兴造郃阳城郭,积极重开学社, 深受郃阳人民的爱戴留下了一块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 立碑之风始于汉代,以夸耀门阀、颂扬功德。曹全出生于“书香门第, 道德世家”,从高祖父曹敏到曹全四代人,都曾被举孝廉(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晋王王敞等纪念曹全的功绩,于是就立了《曹全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