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盈江老知青 2020-02-17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老昆明城,曾经是一座水城

曾经的老昆明城,是在一座高原“水城”,河流纵横,桥梁遍布。

曾经的云南沐家,以总兵官身份,世镇云南“历镇一十六世,二王、一侯、一伯、十公、四都督,家门贵盛”280多年,甚至在大明王朝终结之后,在云南,还与南明小朝廷相始终。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沐英:云南沐氏家族的创始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辉煌、贵盛的权势家族,在云南的历史中却没有什么地位,在老昆明城里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沐家之于云南的功过是非,自有、也应该有史学家去评说。

这里,就介绍一下老昆明城里与沐家关联的三座桥:一座仍辉煌,一座仅留名,一座全消逝。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古桥,老昆明难以忘却的记忆

古今辉煌的桥:云津桥(得胜桥)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云津桥

昆明母亲河盘龙江上的有一座古桥,是旧时昆明的水陆交通要道。这里商贾云集,市井繁荣,商业兴旺,有“一桥飞贯日之虹”的美誉。

元代的昆明人王升赞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峰屯于城根;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尾”说的就是这里当年的繁盛景象。

这座桥,就是如今的得胜桥。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得胜桥

得胜桥的名称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

最开始始建于公元1297年元朝时期,桥建成之时,正逢朝廷改元大德,所以得名“大德桥”。

1393年重修,改名为“云津桥”。

1823年(道光八年),官府重修该桥,为彰显清将赵良栋在此打败吴三桂军队得胜,改名为“得胜桥”。

细心的朋友应该看出一点点端倪了,那就是:在很多文献中,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简化了1393年叫“云津桥”这段历史,这里就补上这种遗缺。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老昆明,有太多已经被忘却的故事

1393年,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

这一年,大明王朝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蓝玉案”。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琐告蓝玉谋反,下吏鞫讯。

狱词称:“蓝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东莞伯河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伺帝出耪田举事”。

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蓝玉打算谋反!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是没有真相的,这个史称“蓝玉案”同样如此。蓝玉是不是真的打算谋反?他打算怎么谋反?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结局是:蓝玉十月狱具族诛,列侯以下坐党夷灭的约一万五千人。这还不算!后颁《逆臣录》,有一公、十三侯、二伯上榜入选。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老昆明的记忆

与京师血雨腥风不同的是,作为蓝玉参与平定的云南,因为没有卷入到这场政治事件之中,显得风平浪静,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

标志之一就是云津桥的修建。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与蓝玉一起平定云南的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已经英年早逝1年多了,这个时候,镇滇的是沐英的长子沐春

这年的入冬农闲后,差不多就在蓝玉人头落地的十月,沐春下令对大德桥进行彻底的改造。

为什么要专门修这座桥呢?

除了桥身损坏严重、经过沐英时期的几次修理仍然“随葺随罅”不堪重负之外,沐春还认为:

桥梁,王政攸关,不大举无以示悠久。 --明天启《滇志》卷19《艺文志.记类.王景常撰云津桥记》。

虽然这是一项“面子工程”。

但对于当时叛乱初平的云南来说,正如沐英修筑昆明砖城之后” 夷人观者,莫不目骇神悸,有足以畏服其心刘有年撰《南楼望远》)”,却是必须、必要的。

工程自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初冬开工,修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命立表识,畚巨石,杀川流,揵石菑,度丈尺,计工庸。锢石趾以厮暴湍,疏三门以通舳舻。穹窿块轧,夹以石槛。--王景常撰《云津桥记》

修筑的代价可谓是无比巨大,单人力一项:

凡鸠军工,以日记之几万千。--王景常撰《云津桥记》

至次年三月竣工,经过这次大规模修治后,其桥:

屹若金堤,亘若垂虹,行者若履平地焉。--王景常撰《云津桥记》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古桥

有资料介绍,这是云南最早修筑的石拱桥,也算是开了一个云南桥梁建筑史的先河。

因该桥地“当云南之要”,沐春特地将其更名为“云津桥”

有了这次修建,才有了后来明清老昆明八景中的“云津夜市”。

清代,本土画家张士廉将“昆明八景”绘制为图画,并分别为八景题诗,在《云津夜市》的诗歌中,诗人写道:

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

问夜人沽酒,寻店客系槎。

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

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这算是云津桥在过去最辉煌、最高光的一刻。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繁忙的云津桥边

当然,虽然后来得胜桥的地位似乎被南太桥取代,但是,从昆明城市建设伊始至今,得胜桥始终位于城市中心,似乎就是昆明城市史的一个缩影。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昆明南太桥

2004年7月22日,昆明市正式启动了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行政区划调整。四区东西向以盘龙江为界,南北向以金碧路 - 拓东路为界。

这样一来,得胜桥成为新昆明城的交汇点,这是一个地理交汇点,更是一个历史交汇点,辉煌继续。

仅留有名的桥:吴井桥

如果说得胜桥从古至今一直辉煌,是因为其色彩鲜明的政治色彩、官方色彩而得以辉煌的话,老昆明另外一座桥,就纯属民间文化、下里巴人的津津乐道才得以出名。

这座桥就是:吴井桥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昆明吴井

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老昆明民谣

一首朴实无华的打油诗,基本上听一遍就会让人永久记住了,同时记住的还有一个名字:吴井桥。

至于其中的水变酒、酒变水的神奇神仙故事,每个老昆明都会有不同的细节描述或者出处解释,甚至会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抛开这传说中的玄幻、说教成分,老昆明关于吴井的记忆还在于这句民谣:

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

--老昆明民谣

传说,又是传说,吴井水清冽甘甜,沏茶尤美。当年老昆明的高端茶楼“望海楼”、“桃源深处”等茶馆里的雅座,品昆明“十里香”、宜良“宝洪”、还有“龙井”等名贵茶叶,一定会标榜自己泡茶的水就是吴井水。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吴井水是老昆明可以卖钱的井水

这样一个闻名的地方,自然会得到历朝历代昆明城统治者的青睐。

不靠谱的说法是:

喜欢青山绿水的一代强人吴三桂,不仅围了翠湖作为自家的池塘,还把吴井也纳入私家别墅的后院范围,据说这样好的水能保养以陈圆圆为代表的各色娇妻。

最靠谱的是(乾隆)《云南通志》记载:

吴井桥,在城南三里,以非得名,或云建于吴氏。明黔国公沐氏重建。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悲哀的是,沐家在云南的过往,有时候真的只能在这样的故纸堆中去寻找一丝存在感。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不知道,吴井旁边的桥是个什么样

如今吴井或者说吴井桥还在不在?这恐怕是太多老昆明人要问的话。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吴井传说一样扑朔迷离。

有人就这样记录了寻找吴井、吴井桥的经历和独特体验:

在附近绕了一圈筋疲力尽准备撤退的时候, “吴井大酒店”、“吴井商店”的暗示让我既重新提起了神也最终找到了井。井就在眼前,可将其圈在里边的吴井茶庄太新,井栏也是,让眼见为实成为仅供参考。

虽然有文物管理部门立的碑确认身份,但房地产商的名字毫无遮拦又非常醒目的占据立碑人的名字,和吴井茶庄只作为地产商办公地点而没有对外开放、餐馆使用的情形,使我更倾向于民间的惋惜——1999年,随着一个楼盘的诞生,吴井永远和昆明人说再见了。

--下关风子《无井无桥吴井桥》

不管怎么说,“吴井桥”作为一个地名,会一直存在于昆明城,就像一开始的吴井传说早已经深入老昆明记忆里一样。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这样看来,云南沐家之于吴井、吴井桥,真的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消逝掉的桥:烧猪桥(顺城街桥)

如果说吴井、吴井桥还有个名字留给老昆明人去念想的话,在老昆明城历史上很多曾经赫赫有名的桥,现在不仅踪影无处可觅,就连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很多桥,早已经被人遗忘

这其中,就有云南沐家修建的一座桥:烧猪桥

提起烧猪桥,要40后、50后的老昆明才能回忆起:昆明古城的老城墙南门外的护城河上曾经有过这么一座桥。

因为,这座桥早已在1952年拆除明代建设的古城墙以修建东风西路时,随护城河的填埋而消失了。

据传,该桥现仍埋在原址下面。

就算40后、50后的老昆明能回忆起,名字可能已经是烧珠桥或者顺城街桥,而不是有点大俗的名字:烧猪桥。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80年代的昆明顺城街

“烧猪桥”这个名字,却是在文献中有过清晰记录的:

顺城街桥:在城西南半里,一名烧猪桥,明黔国公沐氏建。

--乾隆靖道谟撰《云南通志》卷五~卷六第185页

城西南半里曰:顺城街桥,又名烧猪桥,明黔国公沐氏建……。

--清·戴絅孙《昆明县志》

1984年3月出版的《昆明市志长编》卷三第162页《明代昆明城郊形势图》更是清晰标有烧猪桥鸡鸣桥、板坝河桥、土桥、云津桥等桥的位置。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可见,烧猪桥曾经存在过并不是杜撰。

沐氏三桥:究竟是沐家哪一位?

上面介绍的三座桥,除了沐英长子沐春修“云津桥”有明确的记录之外,吴井桥、烧猪桥只是笼统地说“明黔国公沐氏”。

但是,究竟是云南沐氏历十世十三代的哪一位“黔国公”呢?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这也是黔国公的手笔

沐家的勋爵传承大致如下:

沐英生前封为西平侯,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在云南病逝,享年四十八岁。“讣闻,上哭之恸,辍朝,遣祭 ”,当年十月,追封黔宁王,諡昭靖,成为明代唯一个以侯爵而追封王爵的功臣。

沐英死后,长子沐春继承西平侯爵,镇守云南。洪武三十年,帝命春总滇、黔、蜀兵攻刀干孟。末发而春卒,年三十六。谥惠襄,在镇七年。

沐春死后无子,弟弟沐晟继承西平侯爵,镇守云南。永乐初年,奉命与张辅率军分道进攻交趾。交趾平,张辅晋封英国公,沐晟晋封黔国公,沐氏自此成为世袭公爵。

自沐晟起,黔国公共黔国公共历十世十三代,至南明时候沐天波而爵绝。

另外,《明孝宗实录》称第三代黔国公沐琮的从兄沐璘、沐瓒代镇云南时亦袭封黔国公爵位。

一座辉煌,一座留名,一座消逝,老昆明城里三座与沐家有关联的桥

昆明呈贡沐家墓

因此,文献中的“明黔国公沐氏”,我们只能说不是沐英、沐春,因为文献的缺失,具体是哪一位真的就不好说了。

这又是一个云南沐家的“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