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桥梁文化史小传

 茶香飘万里 2023-01-02 发布于山西

文/楚千骑

云南建水双龙桥

(1)

无意间手痒,想了解一些云南桥梁文化,查了一些资料,很是零碎,倒是关于云南古桥的文献记载找到一些,不过不多,关于云南桥梁,尤其是古桥梁的研究屈指可数。

除了建水。

建水的古桥梁似乎每日能让人看见的摸得着,所有写的倒也多,云南的其他古桥,似乎是文人墨客们懒于“钻山沟沟”,所以大多数古桥也做了被遗忘和拆毁的大多数。

云南建水双龙桥

云南建水双龙桥

建水的古桥历经沧桑之后,目前保留下来的仍有近十座之多,与城里星罗棋布的古建筑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人文氛围。

但我偏不写建水古桥,太多人写的东西在写没意思。

(2)

在古汉语中“桥”、“梁”两字本是同义,《说文解字》云:“桥,水梁也,从木,乔声。”“梁,水桥也,从木水,刃声。”

互为通释是词典编撰中的大忌,许慎先生纵然饱学,但是在汉代,桥梁尚不普及,作如此解释起码证实了桥、梁同义。

到了清朝,段玉裁的《段氏说文解字注》这样解释:“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解释“桥”为“水梁,水中之梁也。

梁者,宫室所以关举南北者也。然其字本从水,则桥梁其本义,而栋梁其假借也。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桥。”《曲礼》有言曰:“奉席如桥衡”,这里的“桥”有高举之意。

《说文解字系传通释》解桥云:“乔,高而曲也,桥之为言赶也,矫然也。”由上可见,“桥”、“梁”同义,但“桥”出现晚于“梁”,且规模造型上也不同于“梁”。

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梁”的字义不仅仅指架木跨水的桥,也指垒石培土截断水流的提梁,因此,“梁”的意义不同于今天的桥。

早年间,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壮族地区,“红桥”是壮族的一种叫法,很多地名就叫做“红桥”,但如今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红桥”在当地的意思。

“红桥”一开始是指久婚不育或者子女多病的妇女,为祈嗣或者为保生,祈嗣者或者母亲要到河边或者沟渠之上搭一根竹子或者木条,作为象征性的桥。

因为经常悬挂红线、贴红纸,形成一个民俗,所以称为“红桥”。

架红桥之意是请生育及健康之神花婆,过桥赐子,保佑幼童。

几天之后,人们还要把这架象征性的桥带回家,据说婴儿的精灵会随着这架桥来到主人的家中。

如果在祈嗣之后真的有了孩子的,侧还要举行“还愿”仪式,以报答神灵的恩赐,主人除了要宴请巫师,还要杀猪宰牛还愿神灵,同时还要招待来自方方面面的亲朋好友。

同样是关于桥的文化,在云南大理白族民间又有一番味道,早年间,若是遇到产妇难产,往往由主人家的人或者好心人,跑到路口或者桥头为产妇祈求。

可以这么说,大理的桥文化,在云南史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有一首诗叫做《华马国》写的很有意思,全诗如下:

政暇西行华马国,铁桥南渡石门关。

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

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著名的铁桥在丽江位置和澜沧江的流向。

而旅居云南几十载的杨慎则作诗曰:

碧鸡金马古梁州,铜标铁柱天尽头。

试问平滇功第一,逢人惟说颍川侯。

显然,杨慎的眼光从丽江拓展到了全省。

到了后来,清人在《南行漫兴》中重提铁桥旧事为:“何处标明铜作柱,早日耸转饷铁为桥。”

可见即使铁桥虽然已经没有了,但在云南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仍然在诗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明朝国子监所属学官,白族官员杨达之,留下了一首《天生桥》,杨达之却别出心裁的将大理天生桥描绘成绝壁虹锁:

绝壁江门锁玉虹,人间何事觅神工?

金铸赤日千雷吼,夹目黄昏一鉴空。

隐隐仙关通上界,重重天险控南中。

近闻绣斧增华表,今古题评合占雄。

但同时代的诗僧担当却诙谐地说:“道人有志在青霄,末晓烧香早上朝。山到流进不入海,掉回头去搭天桥。”

同样的景物,有的述之以景,而也有人化之为事,以事度之,诗歌从不同的观察点切入,更增加了天生桥的神秘与险峻。

只闻其诗,不观其景,就能让人记住大理有座天生桥。

云南清代诗人马之龙所写的《虹桥》,却是另一番情境:

《虹桥》

曲岸翠微深,清流虹影寂。

偶然禅客来,缥缈携瓶锡。

该诗描写的是丽江玉泉八景之一的虹桥,尽管今已物是人非,桥已经没有了,但诗中的虹梁和清幽寂静的环境却依然令人回味向往。

幸运的是,2023年的今天,丽江古城大石桥河与南门桥之间,留下了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万子桥”,算是对古代的呼应。

万子桥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丽江有一富户人家,久不得子,所以捐了银两,以行善事,修了此桥,并且为此桥取了个表示祈嗣的名字——万子。

这座万子桥,通体以砂石板料砌筑,据说这是桥工看出这户人家的心意,工匠们舍近求远专门从外地找来的材料。

因为每一块这样的砂石板,都是由无数的砂砾凝聚而成,人们便用它来隐喻子孙昌盛,有万千之多,这样的构思可以说,既反映了工匠们的巧妙构思,也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3)

从地理上说,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东临贵州、广西,北接四川省,西北接西藏,南又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与邻国边境线长4060km,总面积39.4万km,占全国土地面积4.1%,居第8位.

同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一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云南的桥梁文化也呈现出千姿百态之状。

又因为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云南的海拔落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m。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km,高低相差6663.6m。

云南地貌有五大特征:一是断陷岔地星罗棋布;二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三是高山峡谷相间;四是山川湖泊纵横;五是高原呈波涛状。

同时,云南境内有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和珠江六大水系。

由于全省山地面积占94%以上,境内横断山脉广布、江河纵横、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沟壑纷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普遍地区地震裂度较高,加上支流众多汇集而成的六大水系深切割而形成的险峻的峡谷、陡峭的山峰、狭窄的河床。

这些客观实际,复杂的地质构造,就算是在2023年的今天,也给云南省的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许多困难技术难题。

(4)

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诸多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所带来的困难,竖起了一座座建设宏伟桥梁的里程碑。

从古代的藤、竹、木、石桥,发展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梁、拱桥及刚构桥、吊桥、连续梁桥、钢箱拱桥、斜拉桥等,在桥型、结构、跨度及材料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最近十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以及无数筑路人的辛勤努力,云南省的公路桥梁建设在2000年后迎来了新阶段,2000年后是云南省公路建设最快的时期。

就单单“十三五”期间,云南交投在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中,投资建设的国高、地高等重点项目就多达32个,建设里程2661公里,总投资4282亿元,约占全省新增高速公路的50%,实现全省27个县通高速公路,为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花了近五年的时间,云南省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老营特长隧道在800多名工人,克服地形、地质、气候、疫情等困难后,终于贯通,穿越怒山山脉从以前的2.5小时车程缩短到8分钟,从保山到怒江行车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小时。

老营特长隧道也是云南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难。

可以说,千禧年后,云南省的公路桥梁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桥梁数量剧增、桥梁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特别是建设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弯、坡、斜、高桥,更以其跨深谷、越天堑的气势,显示出云南桥梁的壮观,桥址地势之奇险、墩台之雄伟,充分体现和形成了云南高原山区桥梁的特有风格。

(4)

话说回来,

云南的古桥有多少?没入数得清。

云南的古桥有几种?大概也没人说得清。

云南的山太高、谷太深、川太急、路太遥,不论是明代的徐履客,还是今天的人们,要走遍云南的确非易事。

云南是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西游的终点,也是其一生在故乡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自明崇祯十一年五月初十入滇,崇祯十三年正月东归,徐霞客在云南游历考察达一年零九个月,足迹遍及今天的曲请、昆明、玉溪、红河、楚雄、大理、丽江、保山、德宏、临沧等10个州、市的46个县境。

在其游记中记录了大大小小数百座桥梁,为云南桥梁文化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在《游记》中,徐霞客对自己的游踪,包括方位、路线、程站、里距,记载都很详尽,此外还记录了大量的铁索桥、木梁桥、石梁桥、石拱桥、风雨桥、藤桥、浮桥等等其路程中各式桥梁,特别是一些重要桥梁的名称及位置,描述了部分桥的结构、规模、功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北盘江铁索桥、澜沧江铁索桥、龙川江藤桥记载十分详细,保留了大量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资料。

《游记》所载第一桥为太华山朝天桥:“由此南上为朝天桥。桥架断崖间……”。随后是临安颜洞的桥:“…可不桥而入;今即有桥,亦不能进,何况无桥耶!”“桥非一处,每洞中水深处,辄架木以渡,往例按君来游,架桥费且百金,其他费亦百金…”不过寥寥数语,在其他地方则仅言以有桥、有梁而带过。

以今天的眼光看,对于桥梁这一交通中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旅行家,其总体著述仍然略显简约。

细究下来,可能是因为徐霞客入滇,只为山川而来,不是为桥而来,所有只能在奔走名山大川之余记述桥梁。

如果单为桥而游行,徐霞客应该直奔江南鱼米之乡,江南的桥更多嘛,何须入滇?倘若真是为了桥入滇,徐霞客老先生岂不是糊涂?云南山比桥多,山才是特色,哈哈。

徐霞客记桥是因为无桥不可行,桥梁是道路上的客观存在。只有当桥梁有殊胜如澜沧江铁索桥或其他异趣的时候,才引发记述的激情。

山,还是山。

云南的地貌,属喜玛拉雅山脉隆起受延的南端,高黎贡山、横断山、云岭、大雪山夹持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了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

雄山大川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地势渐趋平缓,绿色的坝子(小盆地)像一串串珍珠洒落在滇中、滇西南、滇东南、滇南的大地上。

早在两千多年前,闻名遐迩的南方丝绸之路就从这里越高山、涉大江,把蜀帛邛杖运到了印度和西亚,又把香料、象牙、宝石带回了中原。

马帮的吆喝响彻山谷。

当时的商队是怎样涉过一条条湍急的大江,今天的我们实在难以想象。

对新世界和海洋的向往,激励着人们在江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各式各样的桥。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庄蹻入滇、秦开五尺道的记载,中原文化就开始了在云南的传播。

后来,汉置郡制、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明屯军田、清归流制,在不断的改朝换代中,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发展。

云南的古桥,由于特殊复杂的地理条件,人们只能就地取材,因势造桥。

所以,云南至今仍有着藤桥、溜索、铁链吊桥、木梁桥、木廊桥、石梁桥、石拱桥、桁架钢梁桥,还有木廊桥与铁链桥故事。

我还没听说过江南有铁链吊桥的,这说明一点,和云南相比,江南的确地势平坦,铁链多余且无用,石桥足矣。

倘若真有人突发奇想,要在江苏造一座铁链吊桥,恐怕会被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吐槽死。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柳老板就写文嘲笑过驴子入黔的故事,倘若真有这么个人,突发奇想,真在江南建了这么一座铁链吊桥,柳宗元等一干文人,一定会这么写:

江南无铁链吊桥,有好事者建之,取名“鸿越桥”。至则无可用,车马不能行,妇人讥之曰:“无用桥”。

可见,桥的出现,必须和地形相结合。

(5)

云南最古老的桥梁形式,是藤桥和溜索。

云南最早的吊桥,是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为最古老的铁索桥——舞虹桥。

云南最大的石拱桥,是茅以升称为全国著名大型古桥的建水双龙桥。

最富挑战性的桥,是1909年法国建造的滇越铁路上的人字钢梁桥。

另外,据《蛮书》卷五六《贝佥》说:“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二路,直南蒙舍,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

龙尾城在元代尚完整,郭松年《大理行记》说:“河尾桥之西有关焉,北入大理,名龙尾关。……西扼苍山,东临洱水,其高壁危构,巍然犹存。”

可见云南的桥梁也成为主要关口的交通要道。

后来,南诏时期,云南的治金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也就是在这时,。

据记于8世纪初刘肃《大唐新语》载,“…………唐九征为御史,监武灵诸军,时吐蕃入寇蜀,九征率兵出永昌郡千余里讨之,累战皆捷。吐蕃以铁索跨漾水、濞水为桥,以通西洱河蛮,筑城以镇之。九征毁其城垒,焚其二桥。”

这座桥是吐蕃占据洱海区的时候所建造,在漾濞县的漾濞江上。

漾濞江铁索桥建于何时,尚无明确记载。

但是既然说是为通西洱河蛮,则建桥时间当在吐蕃势力尚未进入洱海区之前。

另外据《新唐书·吐蕃传》说:“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并西洱河诸蛮。”

漾濞江铁索桥很可能建于仪凤二三年间,至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唐九征击溃洱海区域之吐蕃势力,漾濞江桥遂废,通行时间还不到十年。

今天,漾濞城附近仍有一座神川铁索桥,据说是吐蕃所建,算是金沙江上最早的古桥之一,也有一种说法或为阁罗凤结盟吐蕃所筑,桥在今丽江县巨甸以北之塔城关。

《蛮书》卷六《云南城镇》说:“铁桥城,在剑川北三日程,川中平路有驿。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寻用军攻破东、西两城,斩断铁桥,(吐蕃)大龙宫以下投水死者以万计,今西城南诏置兵守御,东城至神川以来,半为散地。”

又有《旧唐书·南诏传》说:“异牟寻大破吐蕃于神川,斩断铁桥,遣使告捷。”《新唐书》、《唐会要》以及《资治通鉴》并有记载。

有关神川铁索桥的建造和废弃情况,据元《一统志·丽江路古迹》说:“铁桥在巨津之北,其处有城,亦名铁桥城。吐蕃常置节度使于此。桥,或谓吐蕃所建,或谓阁罗凤结吐蕃时所建。南诏异牟寻叛吐蕃复归唐,合唐兵攻破吐蕃,断铁桥之后,自此桥废,基址尚存。”

(6)

今天的盘龙江似乎像一只温顺的猫咪,乖巧的蜷缩在昆明的怀抱里,但如果我们拨动时间的齿轮,顺着时间的长河往上走,盘龙江可不是什么温顺的猫咪。

盘龙江是猛虎。

元代孙大亨《建大德桥碑记》说:“……去城之东百举步,有横江绝曰盘龙江,夏秋霖雨,滥汛涨溢,波及圜阓,民甚病之。旧虽草创二梁,但树柱架木,屡为洪涛所摧。”

由此可见,早在元大德年间,盘龙江上已经有“树柱架木”的简易桥存在,只是如果遇到暴雨洪水,桥常常就被毁掉。

至元大德年间,昆明人才将原来的木桥改建为石桥。

另外据前引《碑记》载:“奠甃地石,巨木为阁,酾水三通,覆以层宇,翼以栏盾,列为九楹。其宽二丈七尺,高十丈有奇。……百代之奇功,一方之伟观也。”

改建后的大德桥仍然为板桥,只是桥柱用坚石为之,桥头建有木质亭阁,规模上讲比以前有很大改观。明初,大德桥毁于兵燹,重修时亭阁已经以石为之,更名为:云津桥。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云南府》载:“云津桥,在城东二里许,当为通衢所跨者,即盘龙江之水桥。旧名大德,毁于兵燹。”又望景常《云津桥记》说:“昔有桥日大德,今改建石桥,因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改名云津。”

所以得知,明代的云津桥就是元代的大德桥,即今天昆明市金碧路通向拓东路的得胜桥。

大德桥(得胜桥)不仅是昆明通往滇东、滇南阁,规模上讲比以前有很大改观。明初,大德桥毁于兵燹,重修时亭阁已经以石为之,更名为:云津桥。

不过,《清一统志·云南府二》却是这么记载的: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云南府》也有零星的记载:“云津桥,在城东二里许,当为通衢所跨者,即盘龙江之水桥。旧名大德,毁于兵燹。”

所以,明代的云津桥就是元代的大德桥,也是就今天昆明市金碧路通向拓东路之的得胜桥。

(7)

不过说来,昆明得胜桥就历史就有趣的多。

得胜桥,这“得胜”二字,和清初将军赵良栋在此作战胜利有关。

清代康熙年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为首发动了“三藩之乱”,势盛之时,占领了差不多半个中国。

经过多年战争,清朝取得胜利,康熙二十年,清军大兵包围了昆明城,当时攻城的将军是军固山贝子彰泰,其他重要将领还有征南大将军都统赖塔、绥远将军蔡毓荣、云贵总督勇略将军赵良栋等人。

“讨逆军”总部驻扎在昆明城东郊归化寺,部队分别驻扎金马山、鹦鹉山、石虎冈、虹山等处,满汉官兵十万多人组成一个东起归化寺,北经虹山迤逦而西,直至西面碧鸡关的大包围圈,长达七十多里。

因战线太长,兵力分散,围城九个多月没有攻下。

后来,赵良栋向彰泰提出建议:“老汉,在下觉得,我们收缩包围圈,加强严密性,使敌人一匹马、一个人都不能出进,以瓦解敌人斗志,然后一举攻城,这样才行。”

彰泰认为赵指责自己的部署,心中很是不爽,用满洲活破口大骂。

赵良栋是汉人,不通满语,双方不欢而散。

但赵良栋已经把自己的意见上报,康熙帝下诏全部采纳,彰泰只得执行。

十月二十二日,攻城开始,赖塔攻近华浦,林兴珠攻草海,蔡毓荣攻大东门,赵良栋率兵二千名攻云津桥,四面逼城。

当时,吴军在桥头设置了密集的炮台,白昼进攻伤亡太大。

赵良栋便命令骑兵埋伏在南坝两岸,分步兵为三队,亲自持大刀督阵,当然赵良栋也可能亲自持红缨枪督阵,反正就这么回事,他身先士卒。

夜间二鼓时分,清军甩着头上的“猪尾巴”开始攻桥,吴军统帅郭壮图也率领全部精锐出城,他嘶声力竭的喊着诸如“憨狗日呢,来嘛,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之类的昆明话,亲自持戟搏战守桥。

当时桥两端点满了火把,火炮火枪发射的炮子枪子就像下雨一样,战况非常激烈。

经过激战,吴军弃桥败走,清军夺得桥后乘胜追击,直到三市街,天色都还没有大亮。

天亮以后,清军进入东门和南门,攻下了吴军的最后据点昆明城。

这一战,是清军攻克昆明城取得胜利的关键,所以后来也称云津桥为得胜桥。

但是得胜桥边并不都是战火和硝烟,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据记载,大理国时期,盘龙江萦绕城东而过,得胜桥两旁的河堤上种满了白花,所以当时盘龙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萦城银棱。

河堤上所种的白花名叫素馨花,这种花丛生攀缘,宜植于路旁、堤上、墙边等处,花蕾紫红,开放后花瓣纯白,香气极浓烈,盛开后不久即落,昆明人称之为“落地白”。

相传,第十代大理王段素兴最喜爱这种花,命人满栽盘龙江堤上,花落江水皆白,显得“萦城银棱”更加名副其实。

清道光八年,云贵总督阮元重修得胜桥,并在桥上盖了瓦屋。

因为这里既是昆明通往迤东的孔道,又是盘龙江上航运的重要码头,滇池里的船只可以直航行到这里停泊上下,于是得胜桥一带成为货物集散的商业区。

没成想,时光荏苒,得胜桥附近已经繁荣了百年。

有诗云:

“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从这可以想见那时桥下系满船只,桥上和两岸都是酒店、客店和商家,夜来万家灯火,一片繁华景象。

人们甚至将这里列为昆明“八景”之一,称之为“云津夜市”,甚至到了抗战中,得胜桥至翠湖一带,甚至有东方小巴黎的美称,那真是商铺林立,昆明夜未眠。

(8)

但还有一个现实是,清代末至民国初期,云南交通仍以驿道为主。

虽然新建、重建的桥梁繁多,同时在技艺上有较大提高,除石拱桥、悬臂木梁桥等桥型外,跨越大沟谷,铁链悬桥得到采用和发展。

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云南的桥,仍旧是以石木结构桥梁为主。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桥型及结构上有了大的发展和变化。

除原有的石桥、木桥、铁链悬桥等外,又出现了钢索悬桥、军用钢架桥、钢桁架桥及采用废油管或汽车大梁架设的石台钢梁木面桥。

由于云南石料丰富,石拱桥列为云南最为多见的桥型之一。

清代末期所新建的石拱桥中较著名的有禄丰城北跨罗茨河的丰裕桥,始建于明代。

在云南公路建设初期,石拱桥被大量应用于公路建设中。

其构造及设计施工等方面,是在云南民间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收欧美以及滇越铁路修建等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形式及支砌工艺,同时因地制宜地应用石灰红土砂浆,提高了砌体强度。

云南第一座公路石拱桥是安宁县附近的螳螂川桥,也是云南唯一的半椭圆形石拱桥,建于1931年。

民国时期石拱桥最大跨径者为下关西洱河桥。

最长者是宜良南盘江汇东桥。

陆良县西桥孔跨为最多。

清代末期所建仍为石柱木梁或悬臂木梁桥,并于桥上建有廊阁。至民国时期,公路建设采用石台木桥面甚为普遍,以昆阳县海口螳螂川桥及罗平县云兴桥等为著。

清代末期,云南重修或新建的铁链悬桥仍为数不少,如金龙桥,在永胜县境内,清光绪5年建成,为云南最长、最宽的古铁链桥。

云龙桥,又名砥柱桥,跨漾海江,清光绪及宣统时曾先后重修。

惠人桥,保山境内跨怒江,清道光19年至20年建成,光绪11年重修,以铁链根数最多而被载入史册,现为保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建成怒江惠通桥,供人马通行,为云南第一座柔性钢索吊桥,1938年修建滇缅公路时改建为钢索柔性吊桥。同时修建了澜沧江功果柔性吊桥。

1940年建成跨径135米的澜沧江昌淦桥,为我国第一座钢桁架加劲钢索吊桥,遭日本飞机炸毁后,后经修复为柔性钢索吊桥。

1944年至1948年间又先后建成了景云桥、漾濞桥、龙江桥、南盘江桥及怒江继成桥等柔性吊桥。

后来,云南成为我国钢索吊桥最多的一个省份。

(9)

抗日战争末期,在滇缅公路及中印公路的抢险和修复中,广泛采用了军用钢桁架。

如1945年在畹町河上建造了云南第一座贝雷架钢桁桥,同年建成了双排双层贝雷架钢桥一槟榔河猴桥等。

选材从地域上分类看,如平川区,即所谓的“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依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

因此,这里的桥梁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梁桥,方便于大型交通运输工具和载重量较大者从桥上通过。

在山势陡峭地区,山高水急、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采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梁桥、溜索以及铁索桥。

从建筑材料来看,云南盛产石材、竹材、木材,所以石桥比比皆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随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

(10)

从桥梁风格来看,桥可以显示一个地区人民的性格,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

而云南的桥,一则奇,二则秀,三是实用性较强。

云南的桥在云南这个特殊的大环境里,显得很特殊。

这是句废话,但有承上启下衔接之妙处。

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系,如云南有些地区的河流因水流量起伏变化很大,又有山洪石块冲击,尽管桥梁也有厚实稳重的,但是总体来说云南的古桥梁透着那么一丝对自然不屈的精神。

首先是藤篾的超常运用。

藤是云南最古老的架桥原料,《三国志》中就有“藤甲军”的记载,博南古道上的霁虹桥最初就是藤竹吊桥。

从云南藤桥的情况来看,云南的索桥有藤索桥、竹索桥和溜索等形式。

藤桥包括藤网桥和笮桥,其中藤网桥是用特有的藤竹编成篾索拴在两岸的树干或固定的木桩上,用藤或竹篾结成中空的网,而后铺垫上20至30厘米的金竹或龙竹,人从网上过。

藤网桥这种特殊的结构,解决了一般索桥两边无护栏带来的危险,是云南人民利用藤的一大创举。

笮桥属于并列多索桥,底上先平行挂好一排索,索上铺木板,再从两边架索高出为扶手,扶手索依次变宽,横截面为倒梯形,下窄上宽,便于人们负重往行,尤其是为云南小种马驮运而建造的。

可以说,云南的笮桥成就了神奇的马帮文化和千年的茶马古道。

而溜索仅需一根竹绳、溜帮和溜索树即可连通两岸,简单中的奇妙,架出了云南山河中超常的桥梁艺术。

这一根溜索,也反映出了云南交通不便,人们饱受出行之苦的艰辛。

云南多山多木,木料平凡简素,为解决木材跨度小的问题,人们最先想到的石墩木梁,就是用石头砌筑桥墩,放置木材作桥面,这只是一般木桥的简单延伸。

云南古代最大胆的尝试是采用层层压挑的办法,建造伸臂木梁桥,单跨可到数十米之长。

最为著名的是云龙县通京桥,全长40米,宽4米,跨径29米,为伸臂单孔木梁桥。

桥为典型风雨桥,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出挑,中间用5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围挡。

桥两头建有桥亭,内连一条长5.5米的石梯甬道,东桥亭山墙下立有清乾隆四十九年的《重修大波浪桥碑记》及1994年立《复修通京桥碑记》。

整座桥建筑奇巧,外形稍拱,雄伟壮观,是现今大理州同类桥中跨度最大的古桥。

石头的刚毅淳厚,用石头做桥墩是对石料淳厚特性的一般性理解,因此,石墩木梁桥便应运而生。

禄丰县黑井古镇西的永济桥,初为木桥,自元大德至明万历年间修毁数十次,后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筑石墩5座,架木为梁,嘉庆二年增高石墩数层,铺石板桥面。

石拱桥在云南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石头良好的抗压力跟拱券技术的结合,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艺术造型,所以诗人惊叹:“谁人磊石架长虹,江水流来汇泽通。”

石拱桥飞渡大江两岸,跨越深山峡谷,雄伟壮观,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在典雅中见刚毅,在秀丽中见淳厚。

(11)

作为建桥材料,铁是桥梁文化发展的象征,是桥梁进入近代时期的重要标志。

但云南早在唐朝初年便在丽江的巨甸架有铁索桥,史称南诏阁罗凤与吐蕃结好时于麽些九地置铁桥跨金沙江,或称隋朝开皇十四至十七年史万岁及苏荣建,异牟寻归唐,与韦皋合兵破吐蕃时斩断铁桥。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旧志》云:“其桥所跨处,皆穴石熔铁为之,冬月水清,犹见铁环在水底。”

然而更神秘的是不易锈蚀的铁加工工艺和铁索的架设方法。云南大多数古代铁索桥的铁环,多在每个环上刻有工匠的名字,目的是方便责任追究,防范劣质工程。

在这种特殊的责任制下生产出来的铁链,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淋,都很少锈蚀。

铁链粗大沉重,单根就有上千公斤,有的重达数吨,如何将其延至对岸,并架设于峭壁险岩上?

原来古人架设铁索桥的时候,先用弓箭将细线射到对面,细线连细绳,细绳拉粗绳,再用粗绳牵引铁链过江,然后用绞盘拉紧固定。

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施工程序,给云南铁索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12)

尾声。

本想写个简单的云南桥梁小传,但史料太少,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有的甚至错误百出,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发现,云南独特的桥梁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

然而,就在我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也发现这朵奇葩却躲在深闺人未识,很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在一篇文章里,我看到一句写建水古桥的话,作者这样写道:今日,古桥的人 文价值早已融入了建水人的血液,它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一种血脉,架通古今,绵延不绝。

最后还是以《天生桥》这首诗作为结尾吧。

《天生桥》

绝壁江门锁玉虹,人间何事觅神工?

金铸赤日千雷吼,夹目黄昏一鉴空。

隐隐仙关通上界,重重天险控南中。

近闻绣斧增华表,今古题评合占雄。

杜牧写过一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引人遐想。

我写到这,却是且喜且感伤,喜的是随着发展,云南大山深处,一座座桥梁、隧道升起、通车,感伤的是,那些古桥梁,还有多少正在烟雨中消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与桥有关的民俗、故事、习俗,也终将消失在时代里,无人记起。

如一缕云雾,你远远的看着它随风而去,消失在别处。

《全文完》

2023年1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