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文化之佛教是怎样形成的(1)

 背后国文 2020-02-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几乎人人都知道一些,但道家和佛教思想的了解相对受到了局限,特别是对佛教文化的了解,我们往往只看到其表象,对其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却不甚清楚,因此如果我们要全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了解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后,应该试图去了解一下佛家文化。认识一下佛家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

以前看过一则报道,说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晚年的时候都放弃了科学,而把全部精力都转于研究神学,比如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等。文章说,这些科学家在致力研究科学的过程中却始终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或解开一些诸如生命的疑问,譬如时间、譬如死亡,于是他们便在宗教之中探索,希望能寻求解开它们的答案。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佛学并不玄,也不神,它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人们愿意接受的东西。

正好在“学习慕课”中发现有一门课程,叫《佛教文化》,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文强先生讲授的,慢慢听了几节后,觉得虽不是很懂,却一下子让我有了学习下去的兴趣,因此我想通过学习笔记的形式把我所学的知识和大家分享。因是学习笔记,难免粗浅疏漏,但我想对于初学者或者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做个大概的了解应该是没问题的。

首先高文强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开讲这门课的缘由,他说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学习,可以让我们认识佛教的真实形象,了解佛教何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模样,了解学习佛教文化的意义。他建议我们在听课之余,如果弄不明白,可以参照有关书籍来学习。他向我们推荐了二本书,一本是杜继文之《佛教史》,一本是方立天之《佛教哲学》。这二本书我都没看过,所以不作评说。

接着他开始从第一讲“佛教的形成”讲起,佛教的形成肯定与佛祖有关,而佛祖在我们的概念中就是释迦牟尼,然而通过他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释迦牟尼并不是佛祖的名字,而是他的称呼,就像人们称呼他“佛陀”一样,佛陀也是称呼,它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叫“浮屠”,意思是觉悟者。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答摩,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

这时我认识了一个概念,那就是佛是人,而不是神,他只是觉悟了的人。

佛祖生于公元前565年4月8日,寂灭于公元前485年12月8号,4月8日和12月8日是我从网上查来的,为什么这么精准,是因为有二个节,一个是4月8日的“浴佛节”,一个是12月8日的“腊八节”,据说都是为了纪念佛祖而设立的。

于是我想到以前我听傅佩荣教授讲解《论语》时说到孔子的生平,他引用了一个“轴心时代”的说法。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古代希腊、中东、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他们对人类的一些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就把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

这不是简单的附会,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了解到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几乎同时出现在那个时代,并且创立各自的文化思想。这个时候正是中国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周天子的礼乐制度到了“礼坏乐崩”的境地,孔子深感担忧,为恢复礼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而与我们相邻的印度此时也遭遇差不多同样的情形。

当时的古印度也处于大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处于强邻的侵略威胁,难逃被吞并的大势。而且种姓制度也出现了,他们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而更重要的是出现了思想争鸣,即婆罗门与沙门之争。婆罗门教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以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崇拜三大主神。沙门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等。释迦牟尼处于那样的环境中,面对人间疾苦,他决定放弃太子尊贵的身份出家修行,寻找解脱人间疾苦的方法。一种传说是“四门游观”,大家可以百度,在此不赘述。

关于佛祖禅定、苦修和悟道的经过,据传太子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阿罗逻迦罗摩和优陀罗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修,寻求解脱。六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太子认识到苦修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坐在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这一年他35岁。

佛祖悟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开始他的传教之路。“四谛”是佛陀悟道的核心。憍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从佛祖三十五岁传教到八十岁圆寂,于是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年时间,佛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通过口口传诵的方式,前期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为中心传教,后半生在舍卫城传教。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

佛陀生活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中午外出乞食。午饭后,到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一直到晚上。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慢慢形成了佛教的戒律。如“过午不食”,如为比丘所必须遵守二百五十戒之戒律等,规定了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以上就是佛教形成的基本情况,接下内容是佛教内容的基本观念,请看《佛教文化之佛教基本观念有哪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