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再融资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口径是不一样的,再融资是调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发股买资产是重组办法。重组办法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是董事会决议日前,20,60,120。所以什么小破股票发股买资产亡命天涯的说法不对。两者审核的部门也不同,一是发股买资产是上市部,再融资是发行部。 第二,这次80%和恢复定价基准日的三个选择(董事会,股东大会和发行期首日),事实恢复了大家原来约定俗称的做法,就是“做”股价,先是搞出一个方案,但毕竟离最终审批发行还有距离,发行人再找人把股价“做”一下,然后发行,同志们一下有了50%-100%的账面浮盈。但大家注意看文件,这次只有引进战投和实控人认购的锁价发行才能用上述三个定价基准日,也就意味着基金认购的那种还是发行期首日,哪怕打了八折,哪怕只锁定六个月,也是风险巨大,以前经历的一个项目至今还是巨亏。当时进去账面价值浮盈了40%以上。 第三,一级半(再融资)对市场的抽水可能会导致新股发行困难和二级市场的低迷。这里有一个跷跷板效应,因为现在不是牛市,市场资金就那么多,所以前刘主席才会故意出一个发行期首日来卡掉绝大多数的再融资,其时会里总结经验,认为ipo堰塞湖或者破发,主要是再融资发的太猛。而且再融资不少杠杆资金,留下了问题。 第四,改总比没改好,再融资能让上市公司问市场要点钱。但经历市场2015年高位接定增留下的大窟窿,大家还是愿意往好公司投,因为烂公司随时都会爆,一文不值,这跟二级是不一样的,因为有锁定期,有六个月,这是个火中取栗的游戏,你只有二三十亿的营收,几百亿的商誉,弄了个千亿市值,这种硬核公司的定增就像抱了个地雷在怀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