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碑怎样写?看古代魏碑墨迹,罕见!

 书艺咀华 2020-11-09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华!

《始平公造像》局部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楷书,多为墓志、造像、摩崖石刻等形式,尤以北魏最精,所以称“魏碑”。魏碑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种过渡书体,隋碑很多还保留着魏碑的风貌,入唐后唐楷开始成为楷书的主要形式。魏碑中,如《郑文公碑》《张猛龙碑》《董美人墓志》《元倪墓志》及“龙门二十品”等,都是经典碑刻。(文中蓝字均为阅读链接)

《张黑女墓志》局部

魏碑正因为是过渡性的书体,所以其变化多端,粗狂豪放,没有固定的风格,也成为革新性最强的书体。清代的书法,之所以能柳暗花明,从馆阁体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开启一番新天地,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魏碑,后来越来越极端,一直发展到“尊碑抑帖”。阮元的《北碑南贴论》《南北书派论》,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一脉相承,反对宋代以来对阁帖的推崇,大肆宣扬“尊碑抑帖”,而邓石如、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以及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等等,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碑学大家。

赵之谦作品

清代碑学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魏碑楷书墨迹,是一笔宝贵财富。但他也并非完美,今天我们学习魏碑仍然会“取法乎上”,去研习魏碑拓本。

但只可惜,魏碑都是石刻,上石之后已与原迹大不一样,加上刻工水平不一,就很难探知本来面目了。所以,现在,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学习魏碑的人其实都是在“描字”,失去了书写的性质和美感,把书写变成了复杂无趣之事。但我们回头看看赵之谦、吴昌硕,他们的用笔可曾有一点一画是画圈牵绕描出来的?

仔细看看,这短短的一笔描了多少下……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功夫不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魏碑的墨迹本难见。还好,今天的考古发掘出了高昌国未经刻石的墓志,其用笔结体具有显著的魏碑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研习魏碑的笔法,有很珍贵的价值。先来看东西:

怎么样?是不是很带劲?高昌国是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位于今吐鲁番市高昌区,是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高昌在西汉时就有了,在东汉和魏晋时期隶属于敦煌郡。南北朝时,高昌立国,其势力不断壮大。贞观时,唐太宗才灭了高昌国,设置高昌县,隶属于安西都护府。通过考察高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与北魏的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而其书法艺术也势必受到深刻影响。

从这些残纸可以看出,作者的书法水平不见得有多高,但可贵的是给我们留下了清晰的笔法,有些横画还保留着蚕头燕尾的浓浓隶意,有些竖画折笔后外拓,颇有颜楷的神韵。

 本期推荐好书:

 阅读更多👇

🔥赵之谦魏楷《齐民要术》

🔥邓石如魏碑楷书对联,精彩

🔥这魏碑楷书,别具一格🔥

🔥张裕钊魏碑楷书《李公碑》

你从这些残存的墨迹中,悟到了什么?欢迎留言发表高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