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反思:一篇神秘经文秘传千年,人体有多少潜能奥秘?

 邹沁洋 2020-02-17

人有多大潜能?中国古代一直在探索。抗“疫”让我们明白人的生命健康第一,刚好有一部经文透露了人体开发潜能的奥秘。

黄帝时代,有个叫广成了的世外高人,他的潜能开发惊动了黄帝。黄帝初次找到广成子请教治身之道,广成子认为黄帝治理天下虽然成功但有不足就拒绝传道,按广成子说法是云还没聚集好就下雨了,树叶还没长成就凋零了”。太急躁了!

黄帝回去反思,第二次又找到广成子,恭敬求教。这次广成子告诉他治身之道的奥秘,就是“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而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黄帝听完很高兴就回去照办,在传说中黄帝修行圆满乘龙飞天而去。

广成子与黄帝悟出的这种清静无为思想,与老子的《道德经》一脉相承。所以后世称为黄老之学,为道家分支。《黄庭经》依托黄老之学,在有关人的潜能探索上更令人惊奇赞叹。

说到《黄庭经》,不能忘记书圣王羲之,大作《兰亭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王羲之的个性很有趣,当年在大型相亲聚会上,二十多个男生都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恭敬地站台,只有王羲之袒腹躺在东床上若无其事地看书。结果他被大将军一眼相中并把女儿许配给他,王羲之被称为“东床快婿”。

可见,自然坦荡才是男生最帅的形象,与穿多少华丽衣服没有绝对关系。自然坦荡也是道家的做人标准之一。

王羲之是道家的粉丝,还服用了很多道家的养生补品,真补药让人精神焕发,假的有副作用的让王羲之经常肚子疼,他就写过《夜来腹痛帖》

当年王羲之拜访一个道士,相中道士养的大白鹅。道士说你相中可以取走,帮我抄一部经文就可以了。王羲之用自己帅气的字抄写完经文,提着鹅高兴回家了。道士看王羲之手写的《黄庭经》偷着乐了一年。

看王羲之写的这篇经文拓本,我意外地发现很多地方与网上的《黄庭经》文字有不同之处。比如“清净香洁玉女前”,而王羲之写成“清净香洁玉女存”。还有很多误差,朋友们细读也会发现。个人相信王羲之抄写的《黄庭经》更为靠谱,如果有字抄错了,他也在旁边补改过来了,这很严谨。

当时流行服用寒食散,吃完浑身燥热冒汗,要洗冷水澡吃冷食来给自己降温,过程很舒爽。可惜的是王羲之喜欢服用寒食散,量太大次数太多,五十多岁离世了。王羲之并没有深入研究《黄庭经》内涵,如果反复精读《黄庭经》悟出修身养性方法,就不用跟寒食散叫劲了,那他的寿命会更长,会写出更多的书法大作。可惜了!

有人怀疑过《黄庭经》,王羲之写《黄庭经》也证明了王羲之所在的东晋之前,《黄庭经》就已经存在,被人重视。

《黄庭经》非常神秘,因为在书中第一次提到三丹田,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而丹田被认为是人体潜能的核心。

《黄庭经》爆了人体潜能的大料,我们有必要追寻《黄庭经》的历史,看看《黄庭经》有什么来历。

翻开扑朔迷离的历史,一查发现一位奇人,她叫魏华存,有关《黄庭经》的所有源头线索都指向她。

魏华存是晋代女道士,也被称为魏夫人。她从小就喜欢读诸子百家书籍,是一位女学霸。她不喜欢交际,最喜欢看《道德经》《庄子》。到了成年以后魏华存更喜欢研究人体潜能,因为怕打扰别人或者怕别人打扰,她就找清静之地修炼潜能,在那时叫修长生之术。

据魏华存说,《黄庭经》是高人送给她,书来自上古天庭,并叮嘱她不可对外泄露只能传几个有缘人,后来魏华存活了八十多岁,传说中羽化飞升。李白写诗追念她: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你也不必较真,质疑魏华存成仙之事。知道《黄庭经》是探索人体潜能的经文,自己慢慢品会得出公正的结论。

《黄庭经》分三部,即《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经》《黄庭内景玉经》。

经中所讲的上丹田,就是泥丸宫,在眉间入内三寸处;中丹田指的是心,也叫绛宫;下丹田在脐下三寸处,又叫关元、命门、气海、精门等。

因为篇幅所限,写多了字招人烦,我就只讲讲黄庭两字的含义。

黄庭特指下丹田,因黄色为土,古人认为的最终结丹田地,在人体正中之处,如同“田”字正中心,即下丹田,所以称为黄庭。

《黄庭经》把人的五脏六腑分类精研,强调人吐纳行气、保精咽津、恬淡无为重要性,比如“象龟引气至灵根”,“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津液醴泉通六腑,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这样可以开发人体潜能,长生久视。

读中华典籍,常有意外收获。

(本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