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56

 白玛多吉8799 2020-02-17

《伤寒杂病论》――第五十六条

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释义:(据小便情状辨别病证表里。)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既有可能属于太陽表证,亦有可能属于陽明里证,必须观察全身症状,综合分析。

      若里热结实,腑气不通,胃气不降,浊热上攻,可有头痛、发热表现,并同时见有尿短色黄等里热征象,此从“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一句可以反推而知,对于本证的治疗,应当用承气汤攻其里热、泄热通腑。腑气通,浊气降,里热去,头痛即愈。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表邪郁闭于皮毛,肺气因之不能肃降,则大肠之气不能通畅,大便亦不能排下。邪气在表,头痛有热乃为常见症状。既然里无热结,小便必然清长。本证的主要矛盾是病邪在表,治当解表发汗,可以选用桂枝汤。“宜桂枝汤”四字应接在“当须发汗”之后,此处属于倒装文法。

      服用桂枝汤之后,有可能出现头痛、鼻衄的反应,这是在桂枝汤中辛温药物的促进下,郁遏之陽气得以伸张,勃发于外,宣通于上,逐邪出表,同时也有可能因之导致陽络的轻度损伤,因此出现短暂的头痛,甚或有少量的衄血。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是本条审度病机出入、辨别表里内外、施用汗下治法的关键。小便清白,不可能是里热证,肯定还是表证之头痛,因表气不和,也常常会引起里气不通,甚至是不大便六七日。再者,临床上,外感表证与习惯性便秘同时并见,也是常有的情况,未必都是陽明里实,故仍然使用桂枝汤解表。反推之,小便黄赤,则属于里热,再加上不大便六七日,是为陽明腑实热结,因热气内郁,燥热上冲,则现头痛,发热也属于里热壅盛,治当泄热通便,故与承气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