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其实指的就是知识精英,这个阶层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社会的统治阶层。所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说。没有知识的人无法成为这个阶层,就算有也肯定不会长久。纵观古往今来,能成就霸业的均有过人的学识与远见。 农,其实指的就是民,在封建社会,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生产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以农来指代民,'无农不稳'即从此来。反观历朝历代,每一个封建王朝均是由对'民'的休养生息而进入兴旺,亦是由对'民'的压榨和盘剥而陷入衰败。因此农是士的基础。 工,指的是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保证。一个国家的技术越发达,那么它的社会生产力就越强大,国家就越富强。在封建社会里,工匠都是世袭,就是为了保证技术的可持续性,不至于出现失传。 商,广义来讲就是商业,狭义来讲就是商人。一切生产活动的价值都要靠商业流通来实现。商业越繁荣,人民越富有。而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会'重农抑商'呢?其实就是统治阶级要把商业流通垄断在自己手里,从而赚取大量财富供统治阶级享用。所以封建王朝的'抑商'抑的是他人的商而不是自己的商。 古人是智慧的,士、农、工、商四个字囊括了社会的基本构成,四要素相辅相成。士定规则,农做生产,工供技术,商来流通。同时商又保证工有资金进行技术进步,工又为农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又保障士的统治基础。 小编没有深入的学习过哲学和政治学,以上纯粹是小编自己的浅见,肯定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