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6条!25省市发布“救企”措施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崤山老乔 2020-02-18

新冠疫情暴发给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带来冲击。稳住中小企业,就是稳住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期,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委以及多省市相继发布措施援助中小企业。顶象科技公司发布的《政府&银行“抗疫重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25省市发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措施共计476条,主要集中在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稳岗就业等三方面

降费减税,为中小微企业大幅减负


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物流运输等行业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而这些行业正是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领域。在餐饮行业,人工和房租是两项硬性投入,占成本的30%到50%。如果停工期间工资照发、房租不减,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包括房租、工资、各种费用摊销等在内的多种刚性支出,企业压力很大。
报告显示,出台减税降费措施的省市中,其中有84%的省市出台措施减免中小微企业的房租。例如,四川省政府规定,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减免1至3个月房租。鼓励大型商务楼宇、商场、综合性市场运营主体在疫情期间对中小企业减免租金,各级政府可对减免租金的业主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北京市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特色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基地、文化产业园、视听园区等各类载体,优先予以政策扶持等。
有12%的省市通过降低或补贴生产用电、气、水,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日常经营负担。例如,安徽省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工业用电价格、工业用水价格、用天然气价格均下调10%,期限为3个月。
其中16%的地方政府减免多项行政收费,56%的省市减免企业的土地使用税。例如江苏省规定,对旅客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对未达起征点的一律免除纳税义务。山东省规定,对因疫情遭受重大损失或发生严重亏损的中小企业,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稳岗就业,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各地政府非常重视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将稳就业作为近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多省市实施援企稳岗政策、缓缴社会保险费、优化就业和社保服务,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阶段性延长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协助解决企业的用工用人问题,尽量保障企业员工的就业稳定。

其中统计显示68%的省市表示将返还企业的失业保险,费率从50%起。40%的企业可以缓交社保,期限3月-6个月不等。例如广东省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补办补缴。对职工因疫情接受治疗或被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企业所支付的工资待遇, 按照不超过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50%补贴企业,所需资金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中列支。

还有16%的省市选择了下调公积金、社保的缴费基数。其中上海市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暂将2020年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贵州省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可降至国家规定的5%,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最长可缓缴1年。

加大信贷投放,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也是多数省市帮扶中小微举措的重点。各地采取市场化措施,针对部分历史经营业绩良好、但短期受疫情影响出现现金流困境的企业,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保持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引导市场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同时,财政部门可加以配合,为困难行业、困难企业的贷款提供临时性财政贴息。

报告显示,64%的省市表示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企业,不得抽贷、断贷、压贷、罚息。福建省规定,对还款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适当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和方式,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下调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压缩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等。陕西省发文要求,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个人可申请最多不超过15万元,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山东省也出台激励措施,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80%的省市发文要求金融机构下调贷款利率,60%的省市还会给予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或贷款逾期免息。江西省规定,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不得超过最近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个基点。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再贷款,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的基础上,再给予25%的贴息支持。对已发放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申请不超过1年的展期,财政继续给予贴息支持。

此外,有20%的省市表示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或社保或培训补贴。四川省和陕西规定,对于中小企业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纳入各地相关专项资金补贴企业职工培训范围,按实际培训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