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一路行ni43ydpa 2020-02-18

细目一

性能特点:大多寒凉。

功效:清泄里热。适用:里热证。

分类:1.清热泻火药——热病邪入气分

2.清热燥湿药—湿热证

3.清热解毒药—痈肿疮毒、丹毒、痄腮

4.清热凉血药—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5.清虚热药—虚热证

细目二 清热泻火药

一、除烦:石膏、栀子、淡竹叶

二、生津润燥:知母、芦根、天花粉

三、明目: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

石膏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2.肺热喘咳证。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栀子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应用:

1.热病心烦。

2.湿热黄疸。

3.血淋涩痛。

4.血热吐衄。

5.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

淡竹叶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应用:

1.热病烦渴。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知母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

芦根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应用: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天花粉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应用: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内热消渴。

4.疮疡肿毒。

夏枯草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2.瘰疬、瘿瘤。

3.乳痈肿痛。

决明子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应用:

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2.头痛、眩晕。

3.肠燥便秘。

谷精草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

应用:

1.风热目赤肿痛、眼生翳膜。

2.风热头痛、齿痛。

细目三 清热燥湿药

黄芩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3.血热吐衄。

4.痈肿疮毒。

5.胎动不安。具清热安胎之功。

黄连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柏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2.湿热泻痢,黄疸。

3.湿热脚气,痿证。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应用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尤善清下焦湿热。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3.惊风抽搐。

秦皮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应用:

1.湿热泻痢、带下阴痒。

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苦参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3.湿热小便不利。

白鲜皮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应用:

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细目四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3.热毒血痢。

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连翘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有“疮家圣药”之称。

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3.热淋涩痛。

穿心莲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应用: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2.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4.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大青叶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喉痹口疮,痄腮丹毒。

板蓝根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

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

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青黛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贯众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应用:

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

2.血热出血。尤善治崩漏下血。

3.虫疾。

4.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

疔痈要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治疔毒为其特长。

野菊花:清热解毒。

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为治肺痈之要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为治疗肠痈的要药。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为治梅毒的要药。

利咽: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为治热毒血痢的要药。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利湿。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健脾消食。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细目五 清热凉血药

一、养阴:生地黄、玄参

二、活血:牡丹皮、赤芍、紫草

三、水牛角

生地黄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玄参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牡丹皮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痈肿疮毒。

赤芍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紫草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用:

1.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水牛角

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应用

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

2.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3.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细目六 清虚热药

一、凉血:青蒿、地骨皮、白薇

二、除疳热:银柴胡、胡黄连

青蒿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地骨皮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2.肺热咳嗽。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

3.血热出血证。

4.内热消渴。

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2.热淋,血淋。

3.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

4.阴虚外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