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一朝被蛇咬——“信任”受创之后

 刘淑姿 2020-02-18
被骗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因为除了被骗走的财富等等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损失——自己会被骗这个事件本身,带来了一种“劣等感”。“他能骗我,耍我,似乎证明了我不够聪明”。这对我们的自恋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被骗的人总需要想些办法减少损失,被骗走的东西如果弄不回来了,至少也要保护自己的自恋少受打击。因此,被骗者最常见的反应就是——不承认自己被骗。

比如被骗了色的人(在过去多为女人,现在不一定是男是女),可能会花费许多年的时间,试图向自己证明那个人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并不是把自己当作了高级充气娃娃。相信一个信仰的人,在事实已经证明了鼓吹这个信仰的人是个骗子后,往往会强词夺理的证明那个骗子不是骗子而是好人。

世纪之交的时候,有些邪教领袖骗人说,世界末日快要到了,为了应对世界末日,真有一些人会放弃全部家产(当然所放弃的家产大多都到了邪教领袖账户上了),去等着世界末日到来,等着乘坐邪教领袖提供的精神方舟逃走。等到预言的时间到了,世界末日却并未到来。明摆着的事实下他们却不承认“我受骗了”,而是说也许世界末日还是会来,是在2012年——2012已经过去多年了,世界末日尚未到来。不过那些人也许会说世界末日是在2023年或别的什么时间。即使是他承认世界末日在最近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来到了,他也会告诉自己说:“在这个事件中,我得到了许多无形的东西,那些东西的价值超过我所失去的”——这也真有可能,比如有人能从这里吸取教训,但也可能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想保护自恋是可以理解的,只可惜为了保护自恋而这样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不承认被骗就没有办法吸取教训,因此就可能会继续被骗下去。一直不承认自己受了骗,就会一直被继续骗。就像传说中的那头牛一样,它一直撞南墙,于是一次次受伤,如果南墙是当代建筑商所盖的豆腐渣墙也还好,但如果南墙是远远超过保质期的古代坚固建筑的墙,那这头可怜的牛只有“死而后已”了。

即使我们终于承认,“TNND我们是受骗了”,也并不一定就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如果长一智这样容易,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这样多的蠢事不断发生了。我们也许会努力吸取教训,但是我们未必有智慧去分辨我们错在哪里了,也许我们会吸取了错误的教训,反而给以后的人生带来麻烦。

有个童话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孩子去打工,对方给了他一只猫作为工钱。他抱着猫回家,猫半路跑了。

他妈妈说,下次记住,要用一根绳子拖着它回家。

第二次打工,对方给了他一根香肠,他在香肠上拴了一根绳子,拖着往家走,结果香肠被路上的狗吃了个干净。

他妈妈说,下次记住,要顶在脑袋上回家。

第三次打工,对方给了他一些奶酪,他顶在脑袋上回家,结果奶酪融化了,回家后只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洗发液……。

相信爱情的人被骗了,本该想想如何修炼自己的慧眼,避免下一次遇人不淑,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他/她却号称女人都是骗子或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种做法如此之不理性,以至于其他人会怀疑他脑子进水了生锈了。

其实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这些人,我们会知道他们这样想也有他们的道理:情感投资也是投资,当一个人付出的非常多,却不幸赔到一文不名的时候,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止损。因为刚刚受到了重创,损失很大,恐惧也很大,所以他们下一步的选择当然要更加保守。如同在股市中刚刚赔了很多钱的股民一样,他们已经吓得不敢去投入了。为了保险,任何让他们觉得和上一次遇到的类似的人,他们都要防御,于是被一个女人骗过的男人,就会对任何一个带有女性特征的人,都多一份恐惧和防御。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井绳当然会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又没有咬过谁,凭什么受牵连?”。但是被蛇咬过的人会高估危险,觉得到处都是蛇,他也不愿意冒险去仔细看看,那个长长的东西是蛇还是绳子,毕竟冤枉了井绳,井绳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但是如果再一次轻信了蛇,那可能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如果我们相信一种理想,却发现被骗了,会带来一种很严重的影响,就是怀疑任何理想主义。

在我们能自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欺避免这种轻信而受骗的羞耻感,但当我们没有办法自欺了,羞耻就转变为了一种隐蔽的愤怒,“我们被骗了,被理想主义骗了”,于是,我们不再相信理想,不再相信用理想主义的态度和我们说话的人,一旦有个人和我们谈理想和信仰,我们就本能的想:“还想骗我,我早经过了,我早知道这种把戏了”。

既然理想不再可信,于是我们选择“现实”,既然过去我们重视精神,现在我们就重视物质财富;既然我们过去舍己为人,现在我们就选择自私一点;既然我们过去相信别人,现在我们就不信别人只信自己,甚至我们去欺骗别人……。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做,但至少有这样一种倾向存在着。

但是,这很可能就是我们的“香肠拴绳子”行动,是一个新的错误。有人用理想骗了我们,并不意味着这个理想一定错误。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理想,即使我们过去选择的理想是错误的,并不意味着理想主义都是错误的。

因为一次受骗,从此不相信理想,真的是更聪明吗?因为当你不相信理想的时候,你并不是信仰真空,你必然会信仰另外的东西,而这个取代理想主义的东西,在当今往往只是物质享受。物质享受固然是一种快乐,但是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它毕竟过于粗陋。

人的天性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生活,仅仅沉迷于物质享受的人生,会让人感到空虚而没有意义,虽然从看到的物质层面也许更好了,但是人的满足感真的更多吗?也许,即使是在那受骗于假的理想主义的时候,满足感都未必少于当今——也许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甚至会怀念过去的时代。

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被骗的时候也许有人是幸福的,但是在骗局已经被揭穿后再被骗就不会那样幸福了。回到过去也是不应该的,因为那个时代有太多太大的邪恶。但是我们可以去寻找新的理想,寻找新的不是欺骗的真实的理想主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终生害怕井绳,而应该勇敢的再一次尝试,找真的理想,信美好的信仰。

这是可能的。

以上内容选自朱建军先生未出版著作《信仰心理学》

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回归疗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的开拓者与践行者。著有心理、文化方面的著作40余部。

本期编辑 | 猫宝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