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中国文化符号,是一条连绵不断的线——读蒋勋《美的沉思》感发

 王艳pdq8ugj6g9 2020-02-18

草木青青,池水沃土,泱泱书海兮,孜孜漫步。

草木青青,池水野莽,求真书香兮,郁郁如盖。

草木青青,池水灵兰,进德进艺兮,我有初心。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特征的人造符抽象符有太多:兵马俑,孔子,中国龙,汉语,唐诗宋词,百家争鸣的理论思想,秦砖汉瓦,青铜陶瓷,中国水墨画,书法,紫禁城,长城……,诸如以上几千年厚重文化和鲜明艺术魅力,浓郁的东方美学造型和色彩的文化,无不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正大恢宏之气势,或天然灵动之意蕴。

纵观这些文化符号,无论万里长城还是秦砖汉瓦,无论唐诗宋词还是水墨书画,无论青铜陶瓷还是中国建筑……之间看似独立,但确有千丝万缕的关联,那就是一种特别的中国符号——线!一条连绵不断的中国几千年文化气韵的线。

线,折射出中国人对空间与时空观念思考方向,与西方人客观、科学、逻辑、理性的计算来解决视觉的完美,架构理智的宇宙相比,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就质疑客观之外,科学之外,逻辑之外的不足,并提出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天问》)由此,开拓了中国往后艺术形式上对时空的特别思考与反叛。

一、移动视点透视,出现了独一无二的往复展卷的线——卷轴画。

视点固定,视线固定,物象距离固定,一点透视的出现完全符合西方人客观理性表现万物绘画方式。而中国人不满足于表现焦点透视视域范围内的世界,也不能满足对时空无限流转的基本观念。早在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提出:“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北宋郭熙也在《林泉高致》中阐明“平远、高远、深远”视点移动的观念。古人为了满足对无限时间和空间的表现,顺应而出了一种无限的、流动的、永恒的,配合着中国人对时空认知的长卷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开始主宰着最后的中国艺术形式。从早期的竹简到主宰最后艺术形式的立轴和长卷,中国人在左手展放右手收卷过程中,时间时而凝固停留,又不可避免的由左向右逝去,在仅有左右臂宽度的空间里,画面的人或物历经新生,繁华,逝去,再出生—华彩—未来,往复循环。

二、无限延伸蜿蜒曲折的建筑线——长城。

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定是这个民族在生存中,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外来侵略以此显示民族力量与强大的一种建筑。

埃及的金字塔,以其力量、高耸、巨大、稳定,强行抗争着地域特点的强烈风沙侵蚀和长久的日晒。

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防御建筑,与埃及恰恰相反,她不以高大耸立而存在时空岁月,却如巨龙翻越崇山峻岭,穿过苍茫草原,跨过浩瀚沙漠,奔向辽阔大海。长城以山川形式险要而建,在“形”与“势”之间顺势而为,高随山峰而高,低随谷洼而低,从春秋战国起历经十余个朝代,上下两千多年不断延伸,因为他的不断延伸将自己变成两千多年的岁月,他的存在仿佛永不终止、婉蜒流长永不中断的一条线。他的生命不以高大巍峨来抵抗自然的侵蚀竖立永恒的形象,却是用连绵不断的线条来“缠”住时空,而在于强韧的延续。

三、形线完美统一的中国画线。

线造型,在中国造型艺术中占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地位,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其气韵生动都是创作的最高境界。正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论》中说的“无线者非画也”。而把线性艺术发展到极致当属隋唐,顾恺之轻盈流畅、循环超乎的“铁线描”《洛神赋》《女史箴图》,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北齐曹仲达“曹衣出水”等,他们线的语言各具风格,但追求线的流畅飘逸、连绵不断、悠然天成,是异曲同工的。

四、流动气势的书法线

汉代隶书在结构上追求扁平,强调水平线条左右延伸,在用笔上以“逆入、平出、挑起”发展成并非艺术偶然的“波磔”。包括汉代建筑的建筑上的飞张效果的“反宇” “重檐”,都是与隶书的波磔同时发展起来,体现汉代人的审美。中国书体发展到了唐代,笔墨在纸素上的自由流转,浓淡由心,笔划连绵回绕,时而狂放肆意,时而轻灵飞动的草书,因为轻如蝉翼,时隐时现的“游丝” “引牵”让字体的笔划在离合之间能够左右逢源,上呼下应,造成一种流动美的书法线条。

五、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的祈福线——缠枝纹

中国百姓渴望吉祥的心理由来已久,远古时期,由于对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诸多未知,人类寄托“吉祥”的期望于各种神秘力量的庇佑,庇佑自己和种族能得以生存和幸福,这种对“生命”的基本渴求便是人类早期的吉祥意识。正是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带有祈福意义的图案纹饰开始出现,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早期纹饰上经常出现的神秘几何纹样和凶猛野兽,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逐渐让由充满生机祥瑞花草所替代。

缠枝纹,可谓集祥花瑞草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它以通俗易懂的寓意表达成为人们祈福求祥的最佳代言。缠枝纹更是一种载体,把人们喜欢的各种讨人喜爱的花草通过一条藤蔓骨骼进行上下、左右无限延续,形成波纹状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纹样,纹样所有元素无论枝叶花朵、果实、蛙虫都从一条连绵不断的主线生发而出,印证老子的“万法归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连续不断。这条线不仅造型逶迤多姿、韵律动感,优美生动,节奏上跌宕起伏、声势气韵,在连绵起伏、循环往复的线条运动中,恰似人生从出生——繁华——衰退——死亡——新生等每个阶段的牵手相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由此,缠枝纹上生发出的菊花、牡丹、莲花、石榴、百合等其象征寓意那是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多子多孙、富贵安康 、连年有余、百事合意能够连续不断、循环往复、世世代代永恒延续。

中国符号的这条线,因上下几千年文明而造型,她坚韧不拔,蜿蜒流长,常青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