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蓑衣的发明人—太昊

 历史文武君 2020-02-18

今天我们继续,主要来讲太昊,其余一带而过。

太昊像

女娲过世之后,其直系玄孙女嬟移,继帝位。嬟移,女,姓风,名嬟移。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三任帝。

嬟移的曾祖是伏羲,曾祖母是女娲。她是伏羲氏族的直系玄孙女,出生在女皇二十二年(丙辰,前7685)。公元前7653年伏羲女娲政权的二任帝女娲去世,伏羲氏族推举她继承帝位。以己丑年(前7652)为嬟移元年。

嬟移是一位身材魁梧性格泼辣的女子,她即位后,有一位燧人氏部落的后裔不服,说这天下本来应该是他们燧人氏部族的,伏羲女娲氏是窃取了他们的权力。因此便时常带着一伙人闯入伏羲氏的领地,肆意践踏他们的禾苗,烧毁他们的房屋。嬟移忍无可忍,便亲自挑选了五十名身体强健的姐妹,在这伙人时常出没的地方设伏,把闹事的十几个人全都活捉了。嬟移命人把他们关进了一处坚固的屋子里,直到他们认错服软,最后由他们的大酋长担保,才把他们放回去。

由于史料缺失,嬟移在位执政时的事迹暂无。嬟移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卒于嬟移三十八年(丙寅,前7615),终年七十一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帝嬟移。

在嬟移之后,师嬟继位。嬟移,女,姓风,名师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四任帝。

师嬟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传人,其祖辈为伏羲女娲政权二任帝女娲,母辈为三任帝嬟移。

师嬟生于嬟移十六年(甲辰,前7637),从小聪明机智,深得族人喜欢。少年时便得到了帝嬟移的器重,多次派她担当族内的重要工作。嬟移晚年,她被族人选定为帝位继承人。

由于史料缺失,师嬟在位执政时的事迹暂无,师嬟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卒于师嬟四十六年(壬子,前7569),终年六十九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帝师嬟。

今天的主人公正式登场,他就是太昊。

太昊,男,姓风,名太昊,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五任帝。

太昊

太昊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传人,他的祖辈是三任帝嬟移,母辈是四任帝师嬟。

太昊生于师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是纯血缘伏羲氏族的一位绝顶聪明的男子。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女人为尊,男人从属于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长多数都是女人。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资格被选为部落首领。太昊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前7569年,四任帝师嬟病死于宫中。师嬟去世后,族人推荐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前7568)为太昊元年。

太昊娶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生有四子。长子名重,次子名该,三子名修,四子名熙。这四个儿子后来都得到了太昊的重用。太昊执政时,提升葛天氏后裔木正勾芒(又作句芒)为天栋勾陈柱下史总官,拜为上相。改任长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职,主东方木星,龙星的观测。因为人们习惯于称木正为勾芒,便把重称作勾芒。此后“勾芒”便成了木正官职的代名词。太昊任命次子该为金正,号蓐收,又称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观测。又以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负责北方辰星的观测。

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

太昊初都于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晚年时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

蓑衣的出现,让人们不在惧怕下雨

太昊执政时期除继承了先祖伏羲所创造的远古文明外,还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在生活上的发明主要有三项:

一是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

二是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为碑,以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

三是发明草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太昊时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十二地支。

传说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发明的,古时的十二地支读音和写法与现在完全不同,古时的写法和读音是「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电脑,写法暂时空缺,以问号代之」:1读“孳zi”,即现在的子时;2读“孬nao”,即现在的丑时;3读“坳ao”,即现在的寅时;4读“娇jiao”,即现在的卯时;5读“臣chen”,即现在的辰时;6读“广guang”,即现在的巳时;7读“五wu”,即现在的午时;8读“围wei”,即现在的未时;9读“长cang”,即现在的申时;10读“酋qiu”,即现在的酉时;11读“渠”,即现在的戌时;12读“矿kuang”,即现在的亥时。

太昊执政时期除继承了先祖伏羲所创造的远古文明外,还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在生活上的发明主要有这十项:

一、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

二、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为碑,以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

三、发明草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四、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五、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六、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

七、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八、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九、创制古代历法。

十、建立了测天观海(潮)场所,为其创立八卦历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涨退、气候季节变化等数据。

太昊是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上曾留有许多记录,但由于天灾人祸的损毁,保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引文和考古中获得这么多的信息。

太昊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前7527),终年六十七岁。遗体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尊号白帝、帝太昊。

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