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美术的我知道佛罗伦萨和知道达·芬奇几乎是同时,因为它是艺术巨匠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大师们的故乡,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这里还诞生了伟大诗人但丁、科学家伽利略,从中世纪以来便是欧洲文化与建筑的摇篮,是全世界文艺青年们心中最向往的城市之一。
众所周知,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是由意大利语Firenze 音译而来,既保留了语言本身的发音,也包含诗人当时的心境。许多人对这华丽别致的中文译名非常欣赏,认为整个城市和这名字一样充满了诗情画意。
当我远远望见了圣母百花大教堂时,却感觉不到“翡冷翠”的凉意,更产生不了那种无言的伤感,眼前的佛罗伦萨,完全不存在诗人描述的冷色调,瑰丽雄伟的建筑在托斯卡纳的艳阳下,散发着温暖绚丽的光芒。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主教堂,也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教堂,属哥特式建筑。整个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那标志性的橘红色大穹顶,顶高91米,直径45米,设计师布鲁内莱斯基是个天才,用了一种新颖的鱼骨结构,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建筑师甚至不画草图,全凭心算和精确的空间想象去设计,这在当时也是创举了。
设计师在大教堂的外立面上采取建筑学和几何学原理,用鲜艳的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外观华丽,线条明快,色彩典雅,恰似百花齐放,极其壮观。
这是教堂中心的正门。
在教堂的右侧是高达82米的乔托钟楼,钟楼呈正方形,共5层,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钟楼之一,造型十分精致。
钟楼的设计者就是乔托。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是世界公认的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乔托比米开朗基罗早两百年,是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我们今天提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但正是艺术先驱乔托,为后代的画家铺平了道路,才会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乔托晚年回到了故乡佛罗伦萨,受市政厅的委派主持建造这座钟楼,并绘出了详尽周密的设计图,可惜钟楼只建起了一层,乔托便阖然长逝。在他身后,为世人留下了整个欧洲最美丽的钟楼。
我仰望这辉煌的教堂、恢弘的建筑,心中无限感慨,没有哪个城市会像佛罗伦萨这样,百年的、千年的宏伟建筑都还在那里光鲜地伫立着;也没有哪个城市像佛罗伦萨那样把那么多的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集中在城市的中心。
佛罗伦萨号称“艺术之城”,有无数辉煌的建筑、绘画、雕塑、历史与科学等宝贵遗产,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展现中世纪浓郁风情的露天博物馆。
佛罗伦萨并不大,但是广场星罗棋布,从百花大教堂往西不远就到了领主广场。领主广场在历史上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发源地,是万众注目的焦点,如今仍是佛罗伦萨市政中心,也是游客的必到之处。
欧洲广场的概念最早来自古希腊,是城市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是都市的名片和客厅。 领主广场因其周围的精美建筑和众多雕塑精品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的广场之一。
这是广场上著名的 海神喷泉。喷泉四周的陪伴有丘比特、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和海象等。
这尊海神塑像是19世纪的复制品,原作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维奇奥宫又名旧宫,是广场上的主要建筑。齿牒状顶部矗立的钟塔近百米高,它是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在佛罗伦萨城里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看到它。
几百年来塔楼大钟依然走时准确,从1871年起,这座古老的宫殿一直是佛罗伦萨政府所在地,现仅一楼后面小部分为市政厅还在使用,至今仍是该市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走近这幢用粗壮的琢石砌成的城堡式宫殿,正门前方两侧分别屹立着两尊高大的雕像。
左边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石雕复制品)。当我再一次站在《大卫》前时,仍然感到非常震撼。雕像的形体轮廓线完美优雅超凡脱俗,肢体和躯干的连接无懈可击,有力的双手,突出的肌肉和血管,宽阔的肩膀无不洋溢着力量和青春,具有希腊式的古典美。数百年来它不仅是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而且佛罗伦萨人民把《大卫》视为“市民英雄”,并以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右边的是雕塑家、画家和金匠巴齐奥·邦迪奈利的作品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降服凯克斯》。作品借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把盗贼凯克斯踩在脚下的场景。
与欧洲其他宫殿相比,维奇奥宫整体建筑很平实朴素,但门前这两尊相互呼应的不朽雕塑,足以让人感到力和美的震撼。
旧宫外部的唯一装饰是正门上蓝底白边的皇座状图案。两端伸出的平台各有一只狮雕,这是佛罗伦萨市徽——狮子守卫着百合花。
广场南面是一条开放式的敞廊——佣兵凉廊(又称琅琪敞廊),其名源于大公科西莫一世时德国雇佣军曾在此宿营。它看上去有些像东方的凉亭,不过支撑着三个大跨度拱弧的却是罗马的科林斯柱。
过去这里是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现在摆放着十多件文艺复兴后期的雕塑作品。是一座极富吸引力的露天名人雕塑博物馆。
凉亭中间是佛罗伦萨的市徽——两只狮子雕像。在佛罗伦萨人眼中,狮子就是威严的象征,它也是佛罗伦萨的守护神,守护着城市与人们的自由。
亭内有著名雕塑家切利尼创作的《砍杀美杜莎的帕尔修斯》,
帕尔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雕塑表现了他杀死女妖美杜莎后内心的喜悦和战斗结束后沉静的瞬间。技巧极其纯熟精湛,人物的姿态真实自然,肌肉轮廓清晰健美,解剖结构准确精细,不愧为雕塑艺术的典范之作。
还有一尊印象深刻的雕塑是詹波隆那创作的《抢掠萨宾妇女》,艺术家描述的虽然是西方常见的题材,但是这件作品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三个人物紧紧纠缠在一起呈螺旋状上升姿势,无论从雕塑的那一个角度观察,都令人震撼不已。
除了这两件著名的雕塑以外,亭中还陈列着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传神。其实该凉亭也是为纪念佛罗伦萨对比萨的胜利而建,这个历史事件在基督教的宣传中被赋予了“美德与邪恶之战”的意义。而凉亭里面的雕塑则是各种胜利者的象征。
我想起了几年前在慕尼黑的音乐厅广场见到的统帅厅,它就是模仿了佛罗伦萨的佣兵凉廊建造的。据说慕尼黑音乐广场是整个德国境内最像意大利的地方,慕尼黑也因这个广场及周围建筑得到了一个“德国的意大利城市”的绰号。(图为几年前在慕尼黑所摄)
慕尼黑会如此完美地复制一个佛罗伦萨,就是因为佛罗伦萨诞生了那个时代留给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标本——文艺复兴。这场光彩夺目、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这里发源并迅速扩展至欧洲,如暴风骤雨般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和世界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今天,我们来到佛罗伦萨,沐浴在文艺复兴的艳阳下。目光所及之处既新鲜又似曾相识:美轮美奂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古朴宏伟的旧宫、震古烁今的雕塑精品…… 这里的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眼都是永恒,佛罗伦萨的美将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