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记载的五菜,每种都有丰富的养生妙用,你知道几种?

  平凡的人 2020-02-18

说起日常的饮食,相信除了素食主义者以外,绝大部分朋友都是“无肉不欢”。的确,肉类以其丰富的口感和味道一直俘虏着我们的心,且从各种肉类中,我们还可以摄取身体必须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其实大家也知道,真正健康且养生的饮食习惯需要做到多样而适量,如果只爱吃肉类,却忽视了其他的饮食必然是不太健康的。

其实针对于如何健康进食,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已经提供了详细的方案。《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五谷、五果、五畜和五菜也分别对应了我们所说之谷物、水果、肉类和蔬菜。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食物,其实对于我们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五菜为充,那么究竟古人认为哪些蔬菜能够起到充益精气的养生妙用呢?


1.葵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葵进行了阐述:“古者葵为五菜之主,今不复食之。”此处的葵,可不是我们当作小吃来食用的葵花籽,而是指的冬葵。冬葵虽然在今天不是一种主流的蔬菜,但在古时确实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冬葵味甘、寒,功可清热解毒、滑肠通便和化痰止咳。用于食疗可以治疗和改善肺热咳嗽、大便不通等症状。而它的种子——冬葵子,现在也是一味常用药材,有着清热、利尿通淋、下乳等佳用。

2.韭
韭,不用多说,自然就是指平时大家都能见到的韭菜了。韭菜不管是作为蔬菜直接食用,还是作为调料丰富味道都是非常合适的。且由于它能够“助阳”之功效也广受大家的欢迎。韭菜性温,具有温中、补虚、益阳之功效,所以助阳这一说法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


3.藿
现今说藿,自然是多指藿香这一植物。但其实《黄帝内经》所述之藿,并不是藿香。“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所以此处之藿其实是豆类植物的叶子,和现在大家食用之豆苗比较相似。豆苗种类繁多,按豌豆苗来说,其可利尿、消肿、止痛,也为十分健康之食物。

4.薤
薤这一植物可能在平日生活中是比较难见到的,但在南方地区其实还是有一定种植,如果说它的俗名“藠头”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且薤白也是一味临床常用之药物,具有行气导滞、通阳散结之功效。可治疗胸痹、泻痢等疾病。

5.葱
和薤一样,葱也是属于百合科葱属的植物,因其特殊的辛香味而被大家广泛使用。且在临床中,葱白还可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也是十分实用了。

这便是《黄帝内经》所载之五菜,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性味和功效,且在古时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食物。而其实在今天我们能够选择的蔬菜是非常丰富的,大家也不必固化思维,我们要借鉴的其实是《黄帝内经》带给我们的养生思维,而不是局限于具体的食物种类。但大家需要记住,每日的饮食结构一定要丰富并且足量适量,这样才是正确又健康的饮食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