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原文:少陰中风,脉陽微陰浮者,为欲愈。
释义:(少陰病欲愈的脉象。)
寸脉为陽,尺脉为陰。少陰中风,脉若见陽浮陰弱,乃风邪传入少陰,则是其势方盛,未易言愈,脉当沉细。今反见寸脉微而尺脉浮,寸脉微为邪气微之征,尺脉浮是陽气复之兆,陽微则外邪散而表气和,陰浮则里气胜而邪外出正胜而邪衰,故曰“为欲愈”。
推断疾病之欲愈与否,仅据脉象是不够的,还须结合其他见证,脉证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诊断。
己亥年十月廿六
小雪
来自: 白玛多吉8799 > 《夜读伤寒》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12)《伤寒论》第二百九十一条解密
关键词:少阴气虚外感风邪,脉象阳浮阴沉,欲愈阳微阴浮。文意:少阴中风:因少阴气虚引起太阳经外感风邪的少阴病。少阴肾气不足,导致低抗风邪的能力下降,因而引起太阳经外感风邪。那么,肾气复则阴脉...
伤寒论中太阴病所涉及到的脉象
伤寒论中太阴病所涉及到的脉象。脉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经恢复,说明里气已经恢复,也就是《脉要精微论》所说的脉“长则气治”。这是指274条的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证,脉见浮象而不沉,说明里气不...
少阴中风好转的脉象-《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68
少阴中风好转的脉象 -《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68少阴脉受风邪侵袭时,如果寸口脉微而尺脉浮,说明风邪散而外出,病很快会好。“少阴中风”,是风邪入少阴内,属血分病,本来应该是脉沉且微细,现在“脉...
浅说“阳浮而阴弱”
笔者认为这个“阳浮而阴弱”,一语涵盖了脉象、病位、病机三种意义,而重点是指病机。而凡是有阴阳类似的语句而没有标出“脉”字者,多是指病机而言,如第23条的“阴阳俱虚”,第58条的“阴阳自和”,...
伤寒论偶感——阳明病三急下
伤寒论偶感——阳明病三急下。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如果腹满缓解不明显得是应该用达成...
干货!刘渡舟老先生:《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所有条文及解析
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尤在泾说:“太阳受邪,无论中风伤寒,俱有头...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2条
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则皮肤缓,腠理疏,是亦恶风也。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讲太阳...
《伤寒论》“阴”“阳”浅议
《伤寒论》“阴”“阳”浅议。如《伤寒论》第6条:“脉阴阳俱浮”、第94条“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第283条“脉阴...
医论│《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证治分类举例
医论│《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证治分类举例。3 六经中风表证证治分类。通过对《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的证治分析,可以间而领悟仲景以六经分证辨治万病的普遍意义,即:风、寒、暑、湿、燥、火之外感,...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