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论│《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证治分类举例

 关东兴云閣 2019-06-29

摘要: 六经皆有中风表证,各经经脉被风邪所伤,其证治特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通过对六经中风表证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并例举其证治特点,从而达到深刻领悟《伤寒论》六经辨证精髓之目的,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中风;证治

方证首见《伤寒论》,原文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书中113 方都是“证以方名,方由证立,方证一体”的,正如刘渡舟先生所言:“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在于方,方与证是伤寒学的关键。”[1]本文试就六经中风表证的方证规律,举例说明其证治特点,为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精义提供参考。

风邪致病的广泛性

风邪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其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动摇,无孔不入,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且善兼他邪合而伤人,它邪犯人,也常借风之流动而侵袭人体。

风邪致病的广泛性,表现有二:其一,风邪侵犯人体部位广泛,能够侵袭人体脏腑、经络、苗窍,上下表里,无处不到,无孔不入,故《证治要决》谓其“天地之间无所不入, 一罅不塞, 来不可御。人之一身, 缜密者少, 疏漏者多, 风乘之也,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其二,风邪善兼他邪,可以与诸气相合为病,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最易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所以《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六经皆有伤风表证

《伤寒论》原文很多条文都提到“中风”二字,其含义有二:一则病名,二则病因。本文所提到的“中风”,主要是指“伤风”这一病因而言,即系指外风所伤。

尤在泾曰:“夫风寒中人,无有常经,是以伤寒不必定自太阳,中寒不必定自三阴。论中凡言阳明中风,阳明病中寒及少阳中风,太阴、少阴、厥阴中风等语,皆是本经自受风寒之证,非从太阳传来者也。”[2]说明伤风表证非太阳独有,六经皆可出现伤风表证。姚国美也指出:“考六经皆有伤风,要不可以不辨。”[3]笔者认为,六经不仅各具表里,且六经各有所主之气,因此,风伤六经之表,还会兼化各异。即太阳中风,风多夹寒;阳明中风,风易燥化;少阳中风,风从火化;太阴中风,风与湿兼;少阴中风,风与热合;厥阴中风,风合入里。

六经中风表证证治分类

为了更好地剖析《伤寒论》中有关六经中风表证证治的内容与实质,笔者试从现症、病理、治法、方药、证治解读等五个方面,对《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逐一分析如下:

3. 1  太阳中风表证

(1)现症: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脉浮缓。

(2)病理:本证病机是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3)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4)方药:桂枝汤。

(5)证治解读:太阳主表,统摄营卫,营气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为卫气之内守;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则卫外而能固也。由于风为阳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故风邪袭人,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正如第2条所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一个“缓”字,精确地揭示了风中太阳经脉的特点——风邪外袭,正气郁遏不甚,欲外伸展,二者相互抗争较轻,故脉象弛缓。肺主皮毛,上通于鼻,风邪袭表,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肺胃同主肃降,肺气不利,胃气因而上逆,故见干呕。本证属太阳表虚,腠理不固,故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治之……”风邪侵袭太阳经脉,从其本气而成寒化,故现恶风、头痛等寒象。但是,由于风邪致病的广泛性,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侵犯太阳经脉,如太阳风寒之麻黄汤证(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风温证(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原书有证无方,参考温病学家有关著作,可拟用银翘散治疗);太阳风湿之桂枝附子汤证(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等等。

3. 2  阳明中风表证

(1)现症:发热微恶寒,汗出多,饮食尚可,脉迟,或弦浮而大。

(2)病理:阳明主里、主阖,风犯阳明经脉,极易燥化。

(3)治法:解肌退热,调和营卫。

(4)方药:桂枝加葛根汤。

(5)证治解读:由于“阳明之上,燥气治之”,风犯阳明经脉,极易化燥化热而成表证,如第234条说:“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此为风邪初犯阳明,未曾化热,故脉迟,言脉迟者,与脉缓相类似;风性疏泄,而致腠理不固,故汗出多;汗多则更致腠理疏松,风邪侵袭肌肤则微恶寒。其病机仍为营卫不和,故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葛根一味,引经阳明,解肌退热。

本证尚应与阳明中寒鉴别。第190条指出:“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这一条以能食、不能食来说明人体在受不同邪气对胃阳的病理影响各有不同,故“阳明中风”其人感于风邪,胃阳鼓动,尚能消谷,自然能食;“阳明中寒”则是寒邪侵袭经脉,胃阳也受抑遏,饮食必受影响。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与小柴胡汤。”此为风邪侵犯三阳经脉,风犯太阳则脉浮,犯阳明则大,犯少阳则弦,三阳合病,应从少阳而治,枢机顺畅则邪有出路,故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若风邪夹热侵袭阳明而见发热,可用葛根汤解肌祛风,退热生津;若风火相煽阳明经脉之鼻衄等证,方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若风燥侵犯阳明兼太阳之肌肤干燥等证,方选桑麻丸疏风润燥。

3. 3  少阳中风表证

(1)现症:耳聋,耳内闷胀疼痛,目赤,胸中满而烦,甚则口苦、咽干,微恶寒,脉浮。

(2)病理:风犯少阳经脉,易从火化,风火相煽,而成少阳表证。

(3)治法:疏风清热,和解少阳。

(4)方药:原文未载方药,揣测仲景原意,可予黄芩汤加菊花、蔓荆子之类。

(5)证治解读:少阳之腑,胆为阳木,内寄相火,其经起于目锐眦,入耳中,下胸,贯膈。风邪侵犯少阳,从阳化热,而致风火相煽,风火循胆经上干清窍,则目赤耳聋;风火壅滞于耳内,故耳聋多以闷胀疼痛为特点;风火窜扰,少阳经气不利则胸满;热扰心神则烦;风邪留恋于表则可见微恶寒、脉浮。治宜疏风清热,和解少阳,方用黄芩汤加菊花、蔓荆子等。

3. 4  太阴中风表证

(1)现症:四肢烦疼,低热恶风,或有头痛、汗出,脉浮;或脉浮取微、沉取涩。

(2)病理:风犯太阴经脉,常与湿邪相兼,风湿相搏,留恋太阴。

(3)治法:祛风除湿,解表。

(4)方药:桂枝易秦艽汤(桂枝汤中以秦艽易桂枝)。

(5)证治解读:邪犯太阴,脉当现沉、弱,今脉反浮,提示邪在经表,故除脉浮外,还可伴见头痛、恶风、汗出、低热等症,说明本证里虚不甚,而以表证为主,正如高学山所言:“此条言太阴脉浮,明明浮为太阴之浮,非浮出太阳之谓,见太阴脉浮之表证,亦可以桂枝汤解太阴之表耳。”[4]若脉浮取微、沉取涩,则为风与湿搏结于太阴经脉,治以祛风除湿,当从缓汗图之,方可借用桂枝法,而以秦艽代桂枝则更佳(我校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先生经验)。

本证尚应鉴别四肢烦疼与身体烦痛。《伤寒论》第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阳微阴涩,是言脉浮取微、沉取涩。此条脉证,李克绍指出:“浮为风,涩主湿,阳浮阴涩,正好是风湿之脉。风与湿相搏于太阳之肌表,故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是桂枝附子汤证;风湿不在太阳而在太阴所主之四肢,则不是身体烦痛,而是四肢烦痛。所以从症状上分经,身体痛烦,应归太阳篇;四肢烦痛,便归之于太阴。太阴在六气中主湿,又与外风相搏,是风湿而不是寒湿,称之为太阴中风。”[5]“而长”是承“阴涩”而转为长脉,标志着正气来复,病势好转,所以断为欲愈。

3. 5  少阴中风表证

(1)现症: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微发热,脉细数。甚则咽伤生疮、不能言语。

(2)病理:本证为少阴阴虚,招感风热。

(3)治法:育阴清热,利咽散结。

(4)方药:猪肤汤,甚则苦酒汤。

(5)证治解读:虚热内生,风热内迫,大肠传导失司则成协热下利,故见下利、微发热。手少阴经脉起于心中,其支脉挟咽;足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少阴虚热循经上扰,灼于咽喉则咽痛,斥于胸则胸满,间心神则心烦。若风热之邪与痰浊阻闭于咽喉,熏蒸腐化,则见咽伤生疮,不能言语等症。脉细数则为阴虚内热之象。故以猪肤汤育阴清热;若痰壅于咽喉,则兼利咽散结,方用苦酒汤。

本证应注意鉴别少阴中风欲愈之脉象,如第290条所言:“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此条未言及症状,仅有脉象,阳微者,寸微也;阴浮者,尺浮也。寸脉微则风邪欲解,尺脉浮则正气胜而邪欲外出,这是正气来复,阴证出阳时出现的欲愈脉象。

3. 6  厥阴中风表证

(1)现症:下利,恶寒,四肢厥逆,身有微热,口渴,脉不浮。

(2)病理:风合入里,内陷厥阴。

(3)治法:和解少阳,疏风清热。

(4)方药:加减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加川芎、苦丁茶之类)。

(5)证治解读:厥阴为六经之末,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故其病每多阴阳争胜,而现厥热胜复。风中厥阴,若从寒化,阳衰阴盛,则现恶寒、四肢厥逆、下利等里虚寒证;若从热化,则出现微热而渴之症。第327条指出:“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脉现微浮,乃风邪鼓动于外,阳气来复之象,故为厥阴中风之主症。因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厥阴中风表证,可从少阳论治,故以加减小柴胡汤,疏风透热,引阴出阳。

本证当辨别脉之沉与浮。在本方证中,脉象的沉、浮决定了厥阴中风证的转归和预后,正如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厥阴篇》中所言:“此厥阴自受风邪之证,脉微为邪气少,浮为病在经,经病而邪少,故为欲愈。或始先脉不微浮,继乃转而为浮者,为自阴出阳之候,亦为欲愈,所谓阴病得阳脉者生是也。然必兼发热微寒等候,仲景不言者,以脉赅证也。若不浮,则邪着阴中,漫无出路,其愈正未可期,故曰:不浮为未愈。”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从经典文献还是临床实事,风中于表之病证,决非太阳独有,六经皆有,且各有不同。就脉象而言,三阳中风,其脉必浮;三阴中风,脉尤可现沉,若三阴脉现浮脉,则提示为由阴出阳之象,病必自愈,若详究症状,而同于风象之中,有随各经主气又各兼有从化之不同。

通过对《伤寒论》六经中风表证的证治分析,可以间而领悟仲景以六经分证辨治万病的普遍意义,即:风、寒、暑、湿、燥、火之外感,皆可因所犯病位之不同,不仅有六经分证的不同,甚至还会有表里之区别,若能循此理念,则对表证的辨证内容将有更加丰富的认识、更为宽广的思路,这无疑有助于发挥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正如张仲景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疾,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参考文献

[1]刘渡舟.方证相对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3.

[2]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5.

[3]姚国美.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70.

[4]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54.

[5] 李克绍.论三阴中风[J].辽宁中医杂志,1985,(4):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