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有友abcd 2020-02-18

周密是南宋末年雅词派的领袖,他的词,融合了姜夔和吴文英两家的长处,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词风,周密的咏物词写得非常出彩,深受后世人们的推崇。比如下面这首《瑶花慢》,便是一首以咏物为载体,进行政治讽喻的佳作,大约写于南宋咸淳年间,当时正值贾似道专权,朝廷一片黑暗。

开庆元年(1259年),南宋被蒙古打败,贾似道暗中与蒙古议和,不仅屈膝称臣,还答应赔钱、割地,可是,当蒙古大军撤退后,贾似道居然谎说与蒙古作战赢得大捷,以便欺骗皇帝,邀功请赏。后来,蒙古大军卷土重来,围攻襄阳等地,情况非常紧急,然而,贾似道却将边关告急军情藏匿不报,仍然继续纸醉金迷,纵酒载歌,宋度宗也是日日沉湎酒色,不管不问。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周密的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首词前本来有一个百余字的长序,可是后来失传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这些而已:“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不得不说,序的流失,还是比较可惜的一件事情。我们来看原词:

瑶花慢

周密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起首三句,赞美此琼花的独特,“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当时扬州后土祠的琼花,天下无双,是花中极品。词人在此处,以西王母的侍女飞琼来比拟琼花,除了表现琼花的美丽之外,还一语双关,因为两者均有一个“琼”字,词人写飞琼的装饰品,是朱红色的宝钿和晶莹的玉玦,这同时也是在说琼花的颜色和形状,而且此花并非人间所有,是天上的仙品。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接着继续叙述琼花的珍贵,“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这种琼花,在人世间是非常罕见的,人们不能比拟它的美丽,只是将它比作繁密的梨花和疏淡的梅花。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因为此花本只有扬州后土祠才有,而且还是进献给皇帝的,一般人当然很难见到。

正因为这样难见,所以琼花的高洁,也就无人得知了,“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其实此处有隐喻。淮山在淮水之旁,正是南宋的边界,可是因为战乱频繁,所以看起来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琼花正是江淮地区的产物,可是却不能为国效力,只能在此开了又落了,不得不说,这正是词人的曲心,“老了玉关豪杰”,正是词人的无奈叹息。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下片开始,词人化用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写琼花被快马运到临安皇宫中,但是不同的是,杜牧所写的是荔枝,而词人所写的是琼花,“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这琼花开放后,便被快马加鞭,运到临安皇宫中,供皇帝妃子们赏鉴。唐明皇因为宠爱杨贵妃而致使唐朝走了下坡路,那么此处词人采用一骑红尘的典故,其中的讽刺之意,就再明显不过了。

接着“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继续承接上面的句意,表示琼花送到临安被权贵们赏玩,见识了都城的繁华,也算是一件幸事吧!可是词人并非赞美,而是反讽,他接着说,“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杜郎便是杜牧,所谓“旧事”,不就是代表着历来玩物失国的那些历史教训吗?尤其是当年隋炀帝为了观赏扬州琼花,劳民伤财,导致隋朝很快便灭亡了,这些事,琼花应该都还记得吧!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可是现在似乎就要重演这一悲剧了,所以词人哀叹,“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当年杜牧在扬州风流快活之时,扬州还是无比的繁华,但是现在如果再继续下去,那么扬州的繁华,怕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了。淡淡的一笔,却给人留下无限的深思。

后世对这首词非常推崇,比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说:“不是咏琼花,只是一片感叹,无可说处,借题一发泄耳。”周济也在《宋四家词选》中称赞道:“一意盘旋,毫无渣滓。”

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周密,一首绝佳的咏物词,被誉为:毫无渣滓

周密的这首《瑶花慢》,虽然明是咏花,但其实是在借花讽喻,词人仿佛在说,如果南宋再这样纸醉金迷下去,那么亡国便指日可待了!正因为如此,此词的现实意义也就变得很强了,可谓是南宋末年最佳的作品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