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时珍说:陈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草民一介斋 2020-02-18


        有一味常用中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它就是中药材陈皮。

        中药陈皮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又称橘皮,俗称橘子皮,是芸香科植物小乔木橘树的干燥成熟果皮。炮制时把橘皮祛除杂质,喷淋洁净的清水,经过闷润后切丝或切片,然后晒干以备用。

中药陈皮的中医理解:

        根据记载,陈皮药性辛、苦、温,无毒,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中医对陈皮的应用可分为3个大类。

        1、陈皮能行能降,具有理气运脾,调中的作用,主用于脾胃气滞导致的的腹部胀满,暖气,呕吐,恶心等症。

        陈皮调理脾胃气机不畅所导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常配伍枳实、木香等;调理胃失和降引起的恶心呕吐,常与生姜配伍;脾气虚弱而与肝气有关引起的腹痛腹泻,可以配伍白术、白芍、防风。

        2、陈皮具有辛升温散之功,归脾经,升发脾胃阳气,还能调理中焦脾胃之气,所以可以调理脾胃虚弱而导致的消化不良,常配伍党参、白术、炙甘草等。

         3、陈皮能燥湿健脾,温通中焦之阳,阳气畅行则湿气去,所以可用于湿浊阻滞而导致的胸闷、腹胀、食欲不佳、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常与苍术、厚朴等燥湿健脾药材同用。

        4、陈皮辛温发散,既能振奋脾阳又能燥湿化痰。脾阳不运,痰湿内停,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症状,常配伍半夏、茯苓,以燥湿化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陈皮调理范围,不外乎肺脾病症,是取其理气燥湿的功效。如配伍人参,白术能健脾益气;配伍半夏能操湿化;与芒术、厚朴同用则燥湿、除胀;与防风、白药、白木同用则止痛止泻;配伍竹茹、生姜则和胃降逆。

        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陈皮的慎用和适用事项:

        1、陈皮辛散苦燥,温能助热。所以舌红而干燥少津,内有实热者慎用;气虚及阴虚引起的燥咳者不宜用;吐血证慎用;久服多服损人元气

         2、陈皮理气化痰作用较为缓和,所以脾胃气滞较轻以及痰湿不重者较为适用。

        陈皮是常用药材之一,也属于泡水泡酒常用品,但是李时珍说它“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所以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辩证后合理配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