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交易记录的盈亏比算法

 复利60年 2020-02-18

昨天推送的文章里提到了盈亏比(风报比)的概念,有小伙伴对这个比较感兴趣,给我留言希望能多介绍一下盈亏比的知识。

盈亏比在很多交易类的书籍文章中都有提及,由于计算目的有所不同,其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先介绍一下统计分析历史交易记录的盈亏比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

整理好过去一段连续时间的交易记录

计算全部盈利单的盈利总额P和盈利交易次数n

计算笔均盈利额,即P/n

计算全部亏损单的亏损总额L和亏损交易次数m

计算笔均亏损额,即L/m

计算笔均盈利和笔均亏损的比值,即交易盈亏比(P/n)/(L/m)

举例说明:

过去一个月,我进行了10笔交易,其中有3笔盈利,总共盈利150元,有7比亏损,总共亏损70元。

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

盈亏比:(P/n)/(L/m)=(150/3)/(70/7)=50/10=5:1。

我的交易盈亏比是5:1,这意味着每承担1元的风险,可以获得5元的利润。这看起来非常的棒。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小问题容易被忽视,每笔交易的交易量并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假如在3笔盈利的交易中,我使用了很重的仓位,分别为10手、20手、30手。

在7笔亏损的交易中,我使用了很轻的仓位,分别为1手、2手、4手。

这样一来,5:1的盈亏比其实并不能反应我的真实交易能力。

尤其是对于外汇、期货这类具备较高杠杆的交易品种来说,通过调整仓位获取的收益往往不具备可复制性,在交易结果上也极具欺骗性。因此,我们需要将上面的计算方式重新调整。

具体调整如下:

将盈利的笔数n,调整成盈利交易总交易量b

将亏损的笔数m,调整成亏损交易总交易量d

交易盈亏比公式变为:(P/b)/(L/d)

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

(P/b)/(L/d)=[150/(10+20+30)]/[70/(1+2+4)]=2.5/10=1:4

这样一算,我的盈亏比变成了1:4,这意味着,我每承担4元的风险,才能获取1元的利润。

两相比较,同样10笔交易,3赚7亏,总盈利80元,但是由于交易量不同,盈亏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这个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出,交易量对盈亏比数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交易量数据并不会直观的反应在资金曲线图上。

一般刚入行的新手,特别喜欢看资金曲线图。通过这个计算可以看出,资金曲线图并不能反应一个交易员的真实交易能力,也不能反应资金在获取利润的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揭穿过一个交易策略陷阱,就是利用倍投策略,通过放大交易量来获取一个正期望的交易结果。

这种策略对于新手来说,特别具有杀伤力,主要是因为新手过于迷恋如何才能做到稳赚。

在那篇文章中我也进行了计算,理论上,倍投策略是可以稳赚的,只要你能下足够多的手数,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撑。

但是,能赚多少呢?不管你最终投入多大的成本,这个策略的回报都是1。

从盈亏比上说,这个策略随着投入的增加,盈亏比成倍的降低。

在第一笔即盈利的情况下,其盈亏比最高,但是也仅仅是1:1而已。

若第二笔盈利,则盈亏比降为1:3;若第三笔盈利,盈亏比降为1:7;若如图中最后一笔才盈利,盈亏比是1:2097151,意味着用200多万,可以赚到1块钱。

所以,当你看到一份交割单时,不要只看交易结果总共赚了多少钱。一定要亲手算一算,看看实际对应交易量的盈亏比如何。

通过交易次数计算的盈亏比只能了解到对应胜率的盈亏额比。

通过交易量计算的盈亏比则能了解到对应胜率下的盈亏点数比,以及风险回报比。

对于盈亏比多少算好,我个人觉得这个要结合你的交易策略来评判。但是一般来说,盈亏比最好要大于1,这样才能至少保证承担一分风险,获取一分收益。

周末有时间的话,利用两种算法分别算一算自己的盈亏比是多少,看看差别大不大。

记得给我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