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册制之下避开这四类公司,能躲过大部分“业绩雷”

 满天星辰68s567 2020-02-18

经常听见有人说,A股雷太多了,在中国不适合炒股。我觉得这种说法没错。有这种观念的人最好别进股市来,他们不真正了解A股,来了就难免亏钱的命。其实,想要降低踩业绩雷的概率,还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康得新暴雷之前,就可以在前几份财报里发现公司现金流的疑点。不过有些小白根本不知道去哪看财报,就算拿到财报也看不懂,分析不出来东西。或者也有人懒得看财报,买股就靠消息和k线图。以上说的这两类人,是不具备避开业绩雷的能力的。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有效的避开大部分业绩雷呢?我试着总结了几点建议,供讨论。

1.不要碰5年内有过亏损的公司

财报还是要看两眼的。看不懂数据之间的关系,没事,净利润总能找到吧。净利润在雪球就能查看。首先,点进你要查询的公司。点如下图里面“财务”一栏里的“主要指标”:

页面里,“关键指标”的第三项就是净利润。用手指按在数字上从右往左划,就能看到以往的净利润数据。点最下面的“年报”:

最近5年有过净利润为负数的公司,一律pass。别跟我说什么京东亚马逊连年亏损股票却一路涨,这里是A股,目前还没发现有那么牛的潜力科技股。不买亏损股的道理很简单。亏损股的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其中偶有例外。限于篇幅,不展开说。),亏掉的是公司的净资产。亏损会导致市净率升高,市盈率直接干到负数,连年业绩亏损有可能出现越跌估值越贵的情况。

2.不要碰上市时间少于3年的公司

上市时间也可以在雪球查看。点进你想查询的公司,点“简况”一栏,往下拉,就能看见,如下图:

不买上市时间短的公司,原因有二:

(1)很多公司在准备上市的时候,有可能会用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手法,对一些重要的财务数据做“美化”,甚至不排除造一点点假。上市后,小伎俩行不通了,数据必须实事求是。那些隐瞒了的,一年两年也许还藏得住,时间久了一定原形毕露。

(2)公司上市后,融资能力以及融资成本有了较大跳升。原本融不到钱去做的项目一下子有了钱做,原本高成本的企业贷款变成了低成本的二级市场融资。但是,上市所带来的利润增厚很可能不会长久。所以,等离开了新手村,上市融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速逐渐被时间抚平时,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才会展现出来。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能发现谁在裸泳。综上两点,我认为3年(发布3年完整的财报)是一个不错的分界时点。

3.不要碰“有前科”的公司

这里的“前科”指曾经被揪出财务造假。对于财务造假这种违法行为必须零容忍。哪怕曾经只有过一次,也要pass。虽然不能因为一家公司一时犯错而把它打入死牢,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再一再二又再三呢。拿自己赚的辛苦钱去买股票,当然要谨慎。A股3500多个上市公司,曾经造假过的公司毕竟占极小部分,刨除掉它们,还剩下大把公司可以选择。辨别一家上市公司曾经是否有财务造假的行为很简单。只要在搜索引擎搜索上市公司的名字后面再加上财务造假四个字(例如:“舜禹集团财务造假”),如果从搜索结果中看见有新闻门户网站的相关报道(贴吧,论坛这类鱼龙混杂谁都可以发言的网站除外),那就基本上是坐实了。

4.不要碰市值小于300亿的公司

市值也可以在雪球中查看。点进你想查询的公司,右上角如下图的位置就能看到:

众所周知,目前A股实行的是审核制。不过,越来越多的信息暗示,未来A股很有可能和国际接轨,改为注册制。相比于注册制,审核制对于公司的资质要求比较严格,从申请到上市所要经历的时间也更长。可是,有一些资质不太够,或者急着上市融资的公司,想要成功上市,怎么办呢?恰好,A股市场上有一些盈利能力堪忧,半死不活的垃圾股。由于目前的退市机制还不太完善,无法对这类公司实行强制退市。这些公司的市值很低,大多在10-50亿。上文说到的资质不太够,或者急着上市的公司,就可以通过花几十亿收购这些垃圾股的公司,完成“借壳上市”。而这几十亿通常被称作“壳价值”。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里,或多或少都包含了这个“壳价值”。区别是,大市值的公司“壳价值”占比非常小,小市值的公司“壳价值”占比非常大,甚至市值直接约等于“壳价值”也有可能。

有人会说,买这种几十亿的垃圾公司,等着被借壳,然后涨个几倍,不好么?好是好。可是投资是极其讲究概率的事。目前市场流通市值小于50亿的公司大约2000家,你买得到那只被借壳的公司的概率有多大?未来A股改为注册制基本是100%的概率,实行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注册制到来,那些想要上市的公司可以直接注册上市,而不再需要去买一个壳。这样,已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就没有了,到那时上市公司的市值就会缩水。按目前的市价看,大概二十多亿的样子。假设你买了一家40亿市值的公司,没等来被借壳,却等来了注册制,失去“壳价值”,40亿市值失去20多亿的“壳价值”,股价要不要腰斩?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用近乎100%腰斩的风险,换来n/2000翻几番的机遇,值不值?如果你认为值,那就值。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买市值过低的公司。至少要买市值超过300亿的公司。一旦“壳”不再有价值,顶多就是不到一个跌停的样子。况且,市值越高的公司,市值里所包含的壳价值就越不值钱。市场上很多二三十亿的垃圾公司整天盼着被重组被收购,急着上市的公司有二三十亿的壳而不买,非要去买几百亿的壳?人家几百亿的公司愿不愿意卖给你还不一定呢!而我给自己定的安全边际比较高,我给自己设定的选股硬性指标之一就是市值不小于500亿。

有人可能要反驳,目前$中证500(SH000905)$里有大把不符合我的标准的公司,难道这些都是垃圾公司吗?当然不。中证500是我最喜欢的指数之一,也是目前我买得最多的指数。其中不乏好公司,但是也有业绩变脸的。投资个股的风险远大于投资指数。买中证500指数,踩雷的几率可能也就五百分之几,损失也小得几乎可以不计。而买个股,踩雷的几率则要大得多,亏得腰斩再腰斩也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买个股就应该预留更大的安全边际。总之,我希望各位心中都有杆秤,市值太小的公司,尽量回避。

好了,总结一下。

买股票时,建议避开以下4类公司:有亏损的、上市不久的、有前科的、市值太小的。这些公司是暴雷的重灾区,如果能避开这些公司,就能避开大部分业绩雷,也就不那么容易亏钱了。以上文章,是从选股角度来讨论的。至于买入和卖出时点,以及持股时间是短线还是中线还是长线,本文不展开讨论,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聊一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