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相信任何人都措手不及。我们当然应该关注那些奋战在抗疫前线可歌可泣的医护工作者们,正是他们的无私的奉献才让那些在疫情之中的人们看到了曙光和未来,才有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各地、各单位积极捐款、特别是向武汉派医疗队、医疗物资都成了对战胜疫起到了重要的助力。 一是财政政策的及时出台和财政资金的及时到位为抗击疫情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抗击疫情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这一点所有的人都清楚。疫情发生以后,2020年1月22日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即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紧急通知》(财社〔2020〕2号),明确有关经费的保障问题,要求落实患者救治费用补助政策。包括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防护、诊断和治疗专用设备以及快速诊断试剂采购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中央财政视情给予补助;特别是明确务必做好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决不能因为费用问题延误救治和疫情防控。 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拨款提供了直接的资金保障,截至2月6日下午5点,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667.4亿元,实际支出284.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170.9亿元,主要包括:疫情防控专项补助57亿元,含对重点疫区湖北省补助的18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 对于抗击疫情的资金保障和明确救治费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是银行机构除了大力捐款支持抗击疫情外,更是提供确保抗击疫情需要的各种金融服务 疫情就是命令,这句话我们常常听说,银行机构从1月25日到1月28日,短短几天就向武汉疫区提供了各种捐款支持,初步统计至少15家银行向武汉捐款6亿元用于支援武汉抗击疫情。 在这次面对疫情时,银行业积极行动,以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助力打好抗“疫”狙击战。据新浪金融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4日18时14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捐款超过12亿元。 除了直接捐款捐物之外,银行还全方位地为抗疫提供金融服务。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各银行机构强化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而各银行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提供助力,银行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还承担着资金划转、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金融服务,以及广大居民的金融服务。 根据相关报道,工商银行全力为疫情防控、药品生产运输、应急物资采购、企业捐款、财政资金划拨等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在24日仅用一个小时便将780万元疫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拨付多家医院,同时强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自助设备等电子渠道服务,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客户和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建设银行为湖北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每人100万元的意外伤害及定期寿险保障,并专设建信人寿保险快速理赔绿色通道。为保证抗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交通银行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全行资金汇划通道,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1月24日上午招商银行紧急协助武汉市慈善总会,解决一笔1亿元医疗捐款的账务处理。中信银行作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资金的保障行,1月25日克服交通停运困难,紧急办理两笔对公取现业务,共计270万元,用于为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工人发放工资。民生银行同宣布,在抗击疫情期间通过该行柜面、个人网银、个人手机银行转账交易以及企业网银的专项捐款通道发起的向武汉地区的捐款,一概免收手续费。 正是银行机构的不懈努力,才保障了抗击疫情所需要的资金及时至今、物资采购顺利进行,直接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金融服务支持。 三是银行机构为直接和间接服务于抗击疫情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贷支持 面对疫情的困扰,如何提供对疫区的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是目前银行业的共同责任。中国银保监会通知明确各银行机构强化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包括建立业务支持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对疫区的支持,减免手续费,简化业务流程,开辟快速通道;要充分发挥银行信贷、保险保障、融资担保等多方合力,加强对社会民生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防控疫情是目前全国的头等大事,看起来是医院、医药、物资,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资金的流动。如何更好的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也是银行业的责任。银行纷纷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绿色通道、专门服务的方式为相关机构提供足够的贷款支持。 1月24日,国家开发银行向武汉市发放应急贷款2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湖北省分行已累计向医疗医药领域相关重点企业发放6.9亿元人民币贷款,全力保障抗击疫情中的物资原料采购、药品生产、供应等。农发行开启信贷业务管理应急通道,凡与防控疫情有关的企业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按照“急事急办”原则,快速办理信贷业务。 工商银行武汉分行第一时间了解当地医药企业资金需求,在1天内完成审批为企业提供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加大应急物资储备供应。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积极保障湖北重点医药、制造、流通企业的紧急信贷支持,帮助扩大生产,发放贷款2.5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中午12点,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然是抗击疫情信贷支持的主力,合计信贷支持566.01亿元;城市商行和民营银行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0日17时全国152家城商行(134家)、民营银行(18家)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等信贷支持784.58亿元。 另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中午12点,3家政策性银行合计提供抗击疫情信贷支持349.67亿元;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564.37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73.06亿元。 虽然上面的时间口径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但如果我们简单地相加也可以说明银行业的信贷支持总量,因为现实的数据只会大于现在的数据,整个银行业机构为抗疫提供融资支持2437.69亿元,考虑到部分贷款机构的统计数据是截至到2月4日的数据,而4日到10日又是信贷加大投放的时间点,可以肯定如果截至到2月10日,银行机构用于抗击疫情的信贷投入超过2500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中午12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超过2540亿元。 如果大家对2540亿元没有什么概念的话,我们可以将这一数据与去年12月的新增贷款进行比较,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14 万亿元,粗略计算,目前为止的抗疫信贷投入已经相当于去年12月人民币贷款净投放的四分之一。 面对抗击疫情的需要,银行人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作着自己的贡献,他们的行为一样值得点赞。(麒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