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代女子写首相思词,宋词版的“我想你”,千百年来催人泪下

 北极熊788 2020-02-19

辛弃疾一生以他坚韧的信仰履行着以身报国之志,只叹不遇明主,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终遭主和派弹劾被罢官,带着太多的不甘和失望,他回到了本打算归隐闲居的带湖新居(江西上饶城外)。一日,辛弃疾代一思妇写下一首词,春景摇曳中道尽了倚栏愁思。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辛弃疾代女子写首相思词,宋词版的“我想你”,千百年来催人泪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

傍晚之时归林的寒鸦勾起了我心底的愁思,池塘边的柳树吐出新绿显出春季的柔情萌动。斜阳余晖的映照中寒鸦归巢了,一天中最后的余光意味着白日将归于一片寂静,寒鸦尚且归巢,可是女子想起那远去的离人,不知在羁旅途中将会投宿在何处。这是女子的触景伤情,也是女子对离人的牵挂担忧,以晚日寒鸦对比寄寓,奠定了唯美、萧瑟而又伤愁不绝的词调。

心事重重的思愁中,似乎可以想见接下来的着笔是层层追愁了,但是辛弃疾并没有这样写,他写道:“柳塘新绿却温柔。”池边的柳树已吐新芽,满目春意,令人迷醉。可是春景是否能淡去人的相思,抹去人的愁怨呢,自然是不能的。

辛弃疾代女子写首相思词,宋词版的“我想你”,千百年来催人泪下

柳塘新绿却温柔

这样的春江水暖,这样的盎然春情,因为有了晚日寒鸦的铺垫,有了思妇的相思哀愁,更勾起了人的离愁别怨之苦。这就是诗词中常说的以乐景写哀,更甚其哀了,辛弃疾以柔柔春景作为乐景写哀的对象,行云流水的写意中可见功力之深。

见景伤情,再道出伤情,若不是经历了离愁别绪的这番折磨,是断不会相信这世间的哀愁竟真会让人白了头。这是有痛楚悲愁之遭遇的人都会有的感觉,一朝之间虽不至白头,但沉重的痛苦哀愁的确能让人有迅速苍老之感。女子因分离之苦和相思之哀有了莫大的白头愁郁之感,聚散分离,这世间的寥落凄凉,竟是这般残忍悲切。

辛弃疾代女子写首相思词,宋词版的“我想你”,千百年来催人泪下

如何排遣仿若深海般的思愁呢,便登上那高楼罢,或者可以聊慰几分思念。所以在下阕,词人写道女子肝肠寸断,泪水难收,便带着这沉沉的思念又登上这小红楼。原来这女子总在思念难捱时登楼远望,希望将自己的牵挂能寄去远方,也希望那离人在归来的时候,她可以远远望见,早早等候。

登楼倚栏,望断天涯,这是相思和闺怨词的典型写法了,凄凉哀婉的氛围中,词人对人物情感和状态的描写相当自然细腻。我读来不禁已来到词外,想起这成词的拿笔人,那豪情英雄的笔下竟写出如此悲婉荡气的儿女情长,这份得心应手令我久久惊叹。

辛弃疾代女子写首相思词,宋词版的“我想你”,千百年来催人泪下

词的最后,独自登楼的女子极目望去,奈何山水迢递,重重的山早已隔断了远方,隔断了远去的离人,可是女子却依然久久倚栏而立,不能自己。女子不能自己的是重上小楼,是凭栏远望,更是思泪难收。对于思念的人而言,这是一种傻气,也是一种执着,倚在视线所及的某一处,然后望穿秋水的等待,这本就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折磨,可是离愁别恨,世间本就没有几人可以坦然对之罢。

这首《鹧鸪天》以萧瑟之景和柔暖春景相融开篇,哀情至真,之后将女主人公那落寞怅惘、凄凉悲戚的哀情完成了由表至里、步步入心的表达过程。最后我又想起了这哀婉深情的好词出自长于豪情奔放类词的辛弃疾,更有了惊叹和久久回味之感,很多东西,甚至已不能与语言来表尽,只需读词的人在历史和诗词的沉浮浩荡里,悠悠回味,如此,便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