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未来》别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发脾气

 罗清军 2020-02-19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对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或者类似的话。然而,爱人么做是包容,理有是重,平和,当如方孩子一点小小的错误就歇斯底里,甚至失去理性地苛刻惩罚孩子,不得不说,这样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真正爱孩子的妈妈,不会只顾着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等基本生理需求,而是要对孩子的精神和情绪情感都有所感知。尤其是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妈妈都因为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而抓狂,却不知道妈妈的情绪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当妈妈以为了孩子好为名义对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相反的作用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很多妈妈都觉得自己吼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她们不知道,这实际上只是她们给自己找的借“为了孩子好”这个借口非常拙劣,因为对孩子好绝不仅仅只有对孩子大发雷霆这一种方式,也可以对孩子温柔地绽放笑脸,也可以给孩子耐心细致的呵护和引导,还可以对孩子和风细雨,而无须电闪雷鸣。

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方式。妈妈之所以总是对孩子发脾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妈妈无法控制住自己冲动的情绪,所以才会让自己歇斯底里。

还有些妈妈对于孩子缺乏耐心,不够细致,总是强求孩子,却忘记了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是需要父母更加耐心引导和用心陪伴的。因而妈妈们不要再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对孩子颐指气使、厌烦焦虑,而要用心对待孩子,真心爱护孩子,全心陪伴孩子。

6岁的西西上小学一年级,已经开始认识拼音和一些简单的字。有天晚上,西西早早洗漱上床,准备休息。临睡之前,她想让妈妈为自己讲个故事。不想,妈妈却怒怼西西:“你都多大了,还让妈妈讲故事。妈妈容易吗?下班回来要买菜洗衣服做饭,好不容易把你伺候到睡觉,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真是烦死了,你就不能自己睡觉吗?”

在妈妈的一番抢白之下,西西委屈地流下泪水。妈妈看到西西委屈的样子更心烦了:“你还委屈,我比你更委屈。看看楼下的娜娜,人家就比你大半岁,每天自己穿衣服、吃饭、洗漱,从来不需要爸爸妈妈陪。赶紧睡觉吧,都是小学生了,还这么唧唧歪歪的,哪天才能长大啊!我都是为了你好,必须锻炼你的独立能力,你才能长大。”西西含着眼泪睡了。

在这个事例中,妈妈的想法和对待西西的方式,显而易见都是错误的。妈妈不知道,给孩子讲故事,陪伴孩子,不是额外对孩子付出,而是妈妈原本就应该去做的。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非常依赖父母,也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

当然,父母的生存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他们不但要做好工作,还要兼顾家庭,还要照顾好孩子。即便如此,妈妈在孩子面前也要调整好情绪,在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之后,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感情需求。

换个角度来想,在孩子临睡觉之前给孩子讲故事,是难得的亲子时光,也是增进母子感情的最好时候。因而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忙碌,就对孩子过度疏离,更不要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总是苛刻要求孩子。

妈妈的吼叫就像是孩子的噩梦,总是带给孩子很多的负面情绪。爱吼叫的妈妈总是非常焦虑的,她们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总是以为了孩子好安慰自己愧疚的心。

作为妈妈,不妨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为了孩子好所做出的举动,真的会对孩子产生好的作用和影响力吗?

作为妈妈,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呢?真正为了孩子好的妈妈,不会选择过激的举动对待孩子,更不会把自己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只有保持平静的情绪对待孩子,才是真正对孩子好,也才能真正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本书作者】

陈世越:情绪管理专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凡得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受邀担任百度、山东省广播电台等媒体及多平台特约心理嘉宾,国际注册高级全脑教育指导师,高级NLP国际专业执行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罗清军:心理咨询师,济南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高端私人心理顾问,山东省广播电台多个栏目常驻心理嘉宾,百度特邀心理嘉宾,著有《新时代的婚姻》《完美关系》等7部书籍,十多年致力于心理学学习与传播,已开展一千五百多场线下讲座, 一百多场线上课程,两千小时心理咨询,影响百万学员,全网粉丝三百多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