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面;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小到一抬头就看见了你的笑脸。 遇见即是有缘,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相遇,那是生命和生命的邂逅。 遇见是开始,离开是结局。 在遇见之时,且行且珍惜。 【2016·全国Ⅲ,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C 【解析】 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的数量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A项错误;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 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2016·全国Ⅰ,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A项正确;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可反复利用,B项错误;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项正确;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项正确。 【2016·海南,21】 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答案】 B 【解析】 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014·新课标Ⅱ,31】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答案】 (1) (2)捕食 消费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解析】 (1)根据生态系统中相邻两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理论进行分析:戊含有的能量最多,处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含有的能量较多且相差很小,都处于第二营养级;甲含有的能量较少,处于第三营养级;丁含有的能量最少,处于第四营养级。 (2) (3)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而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作者:高中生物学习帮 |
|
来自: 久离rrh2z6c2a9 >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