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1)原理: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2)分离方法: ①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②电泳法: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常用的电泳方法有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实例——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样品处理与粗分离 (2)纯化与纯度鉴定 【血红蛋白提取与分离中历次“除杂质”或“分离”的原理】 (1)凝胶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先流出,分子质量较小的后流出,依此可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2)透析法:利用透析袋只允许小分子透出的原理,去除小分子杂质,透析可实现对血红蛋白的“粗分离”。 (3)电泳法:利用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即 红细胞中依次加入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甲苯溶解细胞膜,从而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来。 【跟踪练习】 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和部分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将上述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 。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 ;红细胞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试剂是 。 (3)在B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 。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答案】 (1)血红蛋白的释放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2)杂蛋白(血浆蛋白) 离心后上清液中没有黄色 蒸馏水和甲苯 (3)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pH和体内一致、保持蛋白质的正常结构等合理答案均可) 均匀一致地移动 【解析】A为血红蛋白的释放,B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在B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pH和体内一致、保持蛋白质的正常结构等)。 (2015·高考山东卷,35改编) 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 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琼脂的作用是 。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 。 (2)培养微生物L前,宜采用 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 。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 确定其应用价值。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 、 、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答案】 (1)乳糖 凝固剂 选择培养基 (2)灼烧 (3)小 (4)(酶)活性或(酶)活力 包埋法 物理吸附法(注:两空可颠倒) 【解析】 (1)若要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需要利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不能利用乳糖的微生物在此培养基上不能存活,从而起到筛选作用。 (2)对接种环灭菌常用的方法是灼烧灭菌。 (3)相同条件下,电泳速度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分子量越小,电泳速度越快。 (4)固定化乳糖酶的应用价值主要与其活性有关。酶的固定化方法除化学结合法外,还包括包埋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作者:高中生物学习帮 |
|
来自: 久离rrh2z6c2a9 >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