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专题】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沐沐阅览室 2020-02-19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作用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2.城市化的特点、阶段及差异比较

(1)描述城市化的特点,一般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城市数量及等级(规模)的变化以及是否形成城市带(群)等,要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2)根据城市化水平及相关特征,可以判断某地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如图甲中英国2000年以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图乙中④~①曲线反映出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郊区人口密度逐渐扩大,由此可判断该城市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3)比较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比较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一般要从城市化起步时间、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突出特点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要根据试题提供的图表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拓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③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布局工业企业;④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高考链接】

(2017·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0~6 km处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①1985—2004年增多 ②1985—2004年减少 

③2004—2013年增多 ④2004—2013年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郊区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读图可知,1985—2013年该城市0~6 km处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第(2)题,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减少,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于郊区化阶段。

【答案】(1)A       (2)B

图1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5分)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5分)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答案】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减少内涝、促进水循环、减缓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3)题,结合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