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科多奇葩

 临江听雨书库 2020-02-19

1、猴面小龙兰

http://www./thread-207041-1-1.html

猴面小龙兰是一种生长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的十分稀有的奇特兰花,长着一张“猴子脸” 。这种花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 (Dracula simia)。

“Dracula”意为“小龙”,代表这种兰花的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片。“simia”则代表这种兰花的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怪异特征,即猴脸。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张活生生的猴脸,并且有的还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孙悟空”,让人不禁暗暗称奇。 原来,这种兰花上像“猴脸”和“猴嘴”的部分是小龙兰的唇瓣,像三片大花瓣一样的部分实际上是萼片,而似猴子额头和鼻子的部分则是蕊和柱。

1978年,植物学家卡尔?鲁尔对这种兰花进行命名。这种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所散发出的气味与成熟的橘子类似。

分布 猴面小龙兰家族共有120多个成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厄瓜多尔,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雨林都生长着这种怪异的兰花。

这种兰花通常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以上的地区,生长在潮湿(湿度80%~90%)、凉爽(不超过27℃)的环境中。非常隐秘,因此很难被人发现。

特征 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除了猴脸外, 这种兰花还有两个怪异特征,即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

培育  可以盆栽在树皮、珍珠岩、泥炭、苔藓混合的盆中。保持植物部分遮荫,防止暴晒。保持一定的湿度。

2、飞鸭兰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52439925_7003563723.html

澳大利亚特产地生兰,卡莉娜兰(Caleana) 其花朵侧面像极了一只只凌空飞起的小鸭子,非常生动,故有飞鸭兰(Flying Duck Orchid)之称。澳洲大陆在六亿年前自美洲大陆脱离以来, 这儿的生态体系便逐渐的独树一帜, 谈到澳洲,在许多人的心中想到的是无尾熊、鸭嘴兽,然而在爱兰者的心中,想到的是澳洲特有的兰花。澳洲不只有像鸭子的鸭嘴兽,更有像鸭子的兰花, 令人不禁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兰科飞鸭兰属,学名Caleana major (卡莉娜兰)。中文名系由英文名“flying duck orchid”译出。所以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在澳洲本土也不多见,所以只能看了。。。

当然,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这不是真的鸭子。它是兰科植物中的一朵奇葩,学名Caleana major,英文名叫做Flying Duck Orchid,“飞鸭兰”(如果你没有看过上面的图片,这的确是一个傻傻的名字)。飞鸭兰生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植株可达50 cm,花朵红褐色,1.5~2 cm长——所以其实是迷你飞鸭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男人兰

http://www./sxnmb/slb/1344507.html

一种外形酷似人形的花最近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照片中整朵花的造型就像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

这种花名叫“Orchisitalica”,兰科属。因外观呈人形,英语里又称“意大利男人兰”,或者“金字塔猴子兰”。此外,它还有一个源自古希腊文的名字为 “睾丸兰”。此花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希腊旅游胜地克里特岛上尤其多,也有见于非洲以及亚洲蒙古、中国和日本等地。整株花高约30至40厘米,花朵有黄、红、紫等不同颜色。生长环境为草原以及石灰岩地。花萼呈草帽状,花蕊为淡粉色和紫色,花瓣仿佛人的手足。

4、章鱼兰

http://www.cas.cn/kxcb/kpdt/200909/t20090904_2539706.shtml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奇异温室的章鱼兰正兴高采烈地舒展着她们那可爱的身姿,它们的翼瓣和萼片呈线形,黄绿色,稍扭曲自然下垂,仿佛活泼可爱的小章鱼在相互嬉戏着。

章鱼兰(Prosthechea cochleata (L.) W.E. Higgins)形如海贼王中海王类的小章鱼而得名,又因唇瓣宛若美丽的扇贝壳而称为扇贝兰。其花姿独特,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附生兰;假鳞茎扁椭圆形,总状花序从假鳞茎抽出,唇瓣紫黑色带黄色条纹,位于花的上部,反转形成扇贝状罩住花柱;花朵次第开放,花期长达4~5个月。

章鱼兰原产中美洲、西印度*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因其花姿独特、花期长,园艺上已培育了不少品种,备受人们的青睬。

5、鹭兰(日本鹭草)

http://jinlu1015.blog.sohu.com/120024315.html

鹭草原产朝鲜,台湾和日本,属兰科,目前已知记录有12种。英文名White Egret Flower,就是白鹭花的意思,因为鹭草的花朵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鹭,高雅、神秘。看见鹭草,就让人想起杜甫的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由于鹭草十分美丽,故人为采摘过多造成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属于属於濒临绝种的植物。

6、花蜘蛛兰

http://www./anime4468145-fpage-1049.html

种中文名:花蜘蛛兰
种拉丁名:Esmeralda clarkei Rchb. F.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
国外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海 拔:500-1000
命名来源:(中国兰花全书)[Gard.Chron.N.S. 25: 552. 1886]
中国植物志:19:331
属中文名:花蜘蛛兰属
属拉丁名:Esmeralda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 Pfitz.
族中文名:万代兰族
族拉丁名:Trib.Vand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茎粗壮,坚硬,通常长约70厘米或更长,粗7—10毫米,具分枝,节间长2--3厘 米。叶二列,革质,长圆形,长13 25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而宿存的鞘。花序长达32厘米,不分枝;花序柄粗壮,具2—3枚鞘; 花序轴在上部常之字形弯曲,总状花序具少数花;花苞片与花序轴呈直角伸展,宽卵 形,长1—1.7厘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约3厘米;花大,质地较厚,伸展呈蜘蛛 状;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红棕色横纹;中萼片倒卵状椭圆形,长3.5厘米,宽1—1.2 厘米,先端钝;侧萼片倒卵状椭圆形,与中萼片近等大;花瓣近匙形,长2.8--3.1厘 米,宽0.9—1.1厘米,先端钝;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长约2.5厘米,基部具长约2 毫米的爪和1个活动的关节,3裂;侧裂片直立,半卵形或近半圆形,摊平后它们之间 的宽约9毫米;中裂片伸展,卵状菱形,长1.4—1.5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稍 锐尖,并且其背面具1个乳突,边缘具不整齐的齿,从基部至中部具1条龙骨脊;龙骨 脊的基部(在唇瓣侧裂片之间)具1个凹槽;距圆锥形,肥厚,长约5毫米,粗约3毫 米,末端钝并且稍向后弯,距口两侧各具1枚胼胝体;蕊柱粗短,长1.2—1.4厘米。 蒴果椭圆状圆柱形,长3.5—5.5厘米,粗1.5—2厘米,具长约2厘米的柄。 花期 10月,果期11—12月。
产地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1、猴面小龙兰

http://www./thread-207041-1-1.html

猴面小龙兰是一种生长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的十分稀有的奇特兰花,长着一张“猴子脸” 。这种花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 (Dracula simia)。

“Dracula”意为“小龙”,代表这种兰花的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片。“simia”则代表这种兰花的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怪异特征,即猴脸。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张活生生的猴脸,并且有的还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孙悟空”,让人不禁暗暗称奇。 原来,这种兰花上像“猴脸”和“猴嘴”的部分是小龙兰的唇瓣,像三片大花瓣一样的部分实际上是萼片,而似猴子额头和鼻子的部分则是蕊和柱。

1978年,植物学家卡尔?鲁尔对这种兰花进行命名。这种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所散发出的气味与成熟的橘子类似。

分布 猴面小龙兰家族共有120多个成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厄瓜多尔,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雨林都生长着这种怪异的兰花。

这种兰花通常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以上的地区,生长在潮湿(湿度80%~90%)、凉爽(不超过27℃)的环境中。非常隐秘,因此很难被人发现。

特征 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除了猴脸外, 这种兰花还有两个怪异特征,即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

培育  可以盆栽在树皮、珍珠岩、泥炭、苔藓混合的盆中。保持植物部分遮荫,防止暴晒。保持一定的湿度。

2、飞鸭兰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52439925_7003563723.html

澳大利亚特产地生兰,卡莉娜兰(Caleana) 其花朵侧面像极了一只只凌空飞起的小鸭子,非常生动,故有飞鸭兰(Flying Duck Orchid)之称。澳洲大陆在六亿年前自美洲大陆脱离以来, 这儿的生态体系便逐渐的独树一帜, 谈到澳洲,在许多人的心中想到的是无尾熊、鸭嘴兽,然而在爱兰者的心中,想到的是澳洲特有的兰花。澳洲不只有像鸭子的鸭嘴兽,更有像鸭子的兰花, 令人不禁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兰科飞鸭兰属,学名Caleana major (卡莉娜兰)。中文名系由英文名“flying duck orchid”译出。所以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在澳洲本土也不多见,所以只能看了。。。

当然,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这不是真的鸭子。它是兰科植物中的一朵奇葩,学名Caleana major,英文名叫做Flying Duck Orchid,“飞鸭兰”(如果你没有看过上面的图片,这的确是一个傻傻的名字)。飞鸭兰生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植株可达50 cm,花朵红褐色,1.5~2 cm长——所以其实是迷你飞鸭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男人兰

http://www./sxnmb/slb/1344507.html

一种外形酷似人形的花最近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照片中整朵花的造型就像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

这种花名叫“Orchisitalica”,兰科属。因外观呈人形,英语里又称“意大利男人兰”,或者“金字塔猴子兰”。此外,它还有一个源自古希腊文的名字为 “睾丸兰”。此花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希腊旅游胜地克里特岛上尤其多,也有见于非洲以及亚洲蒙古、中国和日本等地。整株花高约30至40厘米,花朵有黄、红、紫等不同颜色。生长环境为草原以及石灰岩地。花萼呈草帽状,花蕊为淡粉色和紫色,花瓣仿佛人的手足。

4、章鱼兰

http://www.cas.cn/kxcb/kpdt/200909/t20090904_2539706.shtml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奇异温室的章鱼兰正兴高采烈地舒展着她们那可爱的身姿,它们的翼瓣和萼片呈线形,黄绿色,稍扭曲自然下垂,仿佛活泼可爱的小章鱼在相互嬉戏着。

章鱼兰(Prosthechea cochleata (L.) W.E. Higgins)形如海贼王中海王类的小章鱼而得名,又因唇瓣宛若美丽的扇贝壳而称为扇贝兰。其花姿独特,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附生兰;假鳞茎扁椭圆形,总状花序从假鳞茎抽出,唇瓣紫黑色带黄色条纹,位于花的上部,反转形成扇贝状罩住花柱;花朵次第开放,花期长达4~5个月。

章鱼兰原产中美洲、西印度*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因其花姿独特、花期长,园艺上已培育了不少品种,备受人们的青睬。

5、鹭兰(日本鹭草)

http://jinlu1015.blog.sohu.com/120024315.html

鹭草原产朝鲜,台湾和日本,属兰科,目前已知记录有12种。英文名White Egret Flower,就是白鹭花的意思,因为鹭草的花朵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鹭,高雅、神秘。看见鹭草,就让人想起杜甫的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由于鹭草十分美丽,故人为采摘过多造成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属于属於濒临绝种的植物。

6、花蜘蛛兰

http://www./anime4468145-fpage-1049.html

种中文名:花蜘蛛兰
种拉丁名:Esmeralda clarkei Rchb. F.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
国外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海 拔:500-1000
命名来源:(中国兰花全书)[Gard.Chron.N.S. 25: 552. 1886]
中国植物志:19:331
属中文名:花蜘蛛兰属
属拉丁名:Esmeralda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 Pfitz.
族中文名:万代兰族
族拉丁名:Trib.Vand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茎粗壮,坚硬,通常长约70厘米或更长,粗7—10毫米,具分枝,节间长2--3厘 米。叶二列,革质,长圆形,长13 25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而宿存的鞘。花序长达32厘米,不分枝;花序柄粗壮,具2—3枚鞘; 花序轴在上部常之字形弯曲,总状花序具少数花;花苞片与花序轴呈直角伸展,宽卵 形,长1—1.7厘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约3厘米;花大,质地较厚,伸展呈蜘蛛 状;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红棕色横纹;中萼片倒卵状椭圆形,长3.5厘米,宽1—1.2 厘米,先端钝;侧萼片倒卵状椭圆形,与中萼片近等大;花瓣近匙形,长2.8--3.1厘 米,宽0.9—1.1厘米,先端钝;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长约2.5厘米,基部具长约2 毫米的爪和1个活动的关节,3裂;侧裂片直立,半卵形或近半圆形,摊平后它们之间 的宽约9毫米;中裂片伸展,卵状菱形,长1.4—1.5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稍 锐尖,并且其背面具1个乳突,边缘具不整齐的齿,从基部至中部具1条龙骨脊;龙骨 脊的基部(在唇瓣侧裂片之间)具1个凹槽;距圆锥形,肥厚,长约5毫米,粗约3毫 米,末端钝并且稍向后弯,距口两侧各具1枚胼胝体;蕊柱粗短,长1.2—1.4厘米。 蒴果椭圆状圆柱形,长3.5—5.5厘米,粗1.5—2厘米,具长约2厘米的柄。 花期 10月,果期11—12月。
产地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1、猴面小龙兰

http://www./thread-207041-1-1.html

猴面小龙兰是一种生长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的十分稀有的奇特兰花,长着一张“猴子脸” 。这种花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 (Dracula simia)。

“Dracula”意为“小龙”,代表这种兰花的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片。“simia”则代表这种兰花的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怪异特征,即猴脸。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张活生生的猴脸,并且有的还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孙悟空”,让人不禁暗暗称奇。 原来,这种兰花上像“猴脸”和“猴嘴”的部分是小龙兰的唇瓣,像三片大花瓣一样的部分实际上是萼片,而似猴子额头和鼻子的部分则是蕊和柱。

1978年,植物学家卡尔?鲁尔对这种兰花进行命名。这种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所散发出的气味与成熟的橘子类似。

分布 猴面小龙兰家族共有120多个成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厄瓜多尔,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雨林都生长着这种怪异的兰花。

这种兰花通常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以上的地区,生长在潮湿(湿度80%~90%)、凉爽(不超过27℃)的环境中。非常隐秘,因此很难被人发现。

特征 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除了猴脸外, 这种兰花还有两个怪异特征,即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

培育  可以盆栽在树皮、珍珠岩、泥炭、苔藓混合的盆中。保持植物部分遮荫,防止暴晒。保持一定的湿度。

2、飞鸭兰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52439925_7003563723.html

澳大利亚特产地生兰,卡莉娜兰(Caleana) 其花朵侧面像极了一只只凌空飞起的小鸭子,非常生动,故有飞鸭兰(Flying Duck Orchid)之称。澳洲大陆在六亿年前自美洲大陆脱离以来, 这儿的生态体系便逐渐的独树一帜, 谈到澳洲,在许多人的心中想到的是无尾熊、鸭嘴兽,然而在爱兰者的心中,想到的是澳洲特有的兰花。澳洲不只有像鸭子的鸭嘴兽,更有像鸭子的兰花, 令人不禁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兰科飞鸭兰属,学名Caleana major (卡莉娜兰)。中文名系由英文名“flying duck orchid”译出。所以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在澳洲本土也不多见,所以只能看了。。。

当然,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这不是真的鸭子。它是兰科植物中的一朵奇葩,学名Caleana major,英文名叫做Flying Duck Orchid,“飞鸭兰”(如果你没有看过上面的图片,这的确是一个傻傻的名字)。飞鸭兰生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植株可达50 cm,花朵红褐色,1.5~2 cm长——所以其实是迷你飞鸭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男人兰

http://www./sxnmb/slb/1344507.html

一种外形酷似人形的花最近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照片中整朵花的造型就像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

这种花名叫“Orchisitalica”,兰科属。因外观呈人形,英语里又称“意大利男人兰”,或者“金字塔猴子兰”。此外,它还有一个源自古希腊文的名字为 “睾丸兰”。此花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希腊旅游胜地克里特岛上尤其多,也有见于非洲以及亚洲蒙古、中国和日本等地。整株花高约30至40厘米,花朵有黄、红、紫等不同颜色。生长环境为草原以及石灰岩地。花萼呈草帽状,花蕊为淡粉色和紫色,花瓣仿佛人的手足。

4、章鱼兰

http://www.cas.cn/kxcb/kpdt/200909/t20090904_2539706.shtml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奇异温室的章鱼兰正兴高采烈地舒展着她们那可爱的身姿,它们的翼瓣和萼片呈线形,黄绿色,稍扭曲自然下垂,仿佛活泼可爱的小章鱼在相互嬉戏着。

章鱼兰(Prosthechea cochleata (L.) W.E. Higgins)形如海贼王中海王类的小章鱼而得名,又因唇瓣宛若美丽的扇贝壳而称为扇贝兰。其花姿独特,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附生兰;假鳞茎扁椭圆形,总状花序从假鳞茎抽出,唇瓣紫黑色带黄色条纹,位于花的上部,反转形成扇贝状罩住花柱;花朵次第开放,花期长达4~5个月。

章鱼兰原产中美洲、西印度*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因其花姿独特、花期长,园艺上已培育了不少品种,备受人们的青睬。

5、鹭兰(日本鹭草)

http://jinlu1015.blog.sohu.com/120024315.html

鹭草原产朝鲜,台湾和日本,属兰科,目前已知记录有12种。英文名White Egret Flower,就是白鹭花的意思,因为鹭草的花朵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鹭,高雅、神秘。看见鹭草,就让人想起杜甫的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由于鹭草十分美丽,故人为采摘过多造成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属于属於濒临绝种的植物。

6、花蜘蛛兰

http://www./anime4468145-fpage-1049.html

种中文名:花蜘蛛兰
种拉丁名:Esmeralda clarkei Rchb. F.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
国外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海 拔:500-1000
命名来源:(中国兰花全书)[Gard.Chron.N.S. 25: 552. 1886]
中国植物志:19:331
属中文名:花蜘蛛兰属
属拉丁名:Esmeralda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 Pfitz.
族中文名:万代兰族
族拉丁名:Trib.Vand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茎粗壮,坚硬,通常长约70厘米或更长,粗7—10毫米,具分枝,节间长2--3厘 米。叶二列,革质,长圆形,长13 25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而宿存的鞘。花序长达32厘米,不分枝;花序柄粗壮,具2—3枚鞘; 花序轴在上部常之字形弯曲,总状花序具少数花;花苞片与花序轴呈直角伸展,宽卵 形,长1—1.7厘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约3厘米;花大,质地较厚,伸展呈蜘蛛 状;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红棕色横纹;中萼片倒卵状椭圆形,长3.5厘米,宽1—1.2 厘米,先端钝;侧萼片倒卵状椭圆形,与中萼片近等大;花瓣近匙形,长2.8--3.1厘 米,宽0.9—1.1厘米,先端钝;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长约2.5厘米,基部具长约2 毫米的爪和1个活动的关节,3裂;侧裂片直立,半卵形或近半圆形,摊平后它们之间 的宽约9毫米;中裂片伸展,卵状菱形,长1.4—1.5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稍 锐尖,并且其背面具1个乳突,边缘具不整齐的齿,从基部至中部具1条龙骨脊;龙骨 脊的基部(在唇瓣侧裂片之间)具1个凹槽;距圆锥形,肥厚,长约5毫米,粗约3毫 米,末端钝并且稍向后弯,距口两侧各具1枚胼胝体;蕊柱粗短,长1.2—1.4厘米。 蒴果椭圆状圆柱形,长3.5—5.5厘米,粗1.5—2厘米,具长约2厘米的柄。 花期 10月,果期11—12月。
产地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1、猴面小龙兰

http://www./thread-207041-1-1.html

猴面小龙兰是一种生长在中美洲和安第斯山脉的十分稀有的奇特兰花,长着一张“猴子脸” 。这种花被形象地称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 (Dracula simia)。

“Dracula”意为“小龙”,代表这种兰花的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片。“simia”则代表这种兰花的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怪异特征,即猴脸。每朵花的花心中好像有一张活生生的猴脸,并且有的还看似露出微笑,酷似“孙悟空”,让人不禁暗暗称奇。 原来,这种兰花上像“猴脸”和“猴嘴”的部分是小龙兰的唇瓣,像三片大花瓣一样的部分实际上是萼片,而似猴子额头和鼻子的部分则是蕊和柱。

1978年,植物学家卡尔?鲁尔对这种兰花进行命名。这种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所散发出的气味与成熟的橘子类似。

分布 猴面小龙兰家族共有120多个成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厄瓜多尔,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雨林都生长着这种怪异的兰花。

这种兰花通常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以上的地区,生长在潮湿(湿度80%~90%)、凉爽(不超过27℃)的环境中。非常隐秘,因此很难被人发现。

特征 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学名为猴面小龙兰。除了猴脸外, 这种兰花还有两个怪异特征,即两根长刺和两个长萼。

培育  可以盆栽在树皮、珍珠岩、泥炭、苔藓混合的盆中。保持植物部分遮荫,防止暴晒。保持一定的湿度。

2、飞鸭兰

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52439925_7003563723.html

澳大利亚特产地生兰,卡莉娜兰(Caleana) 其花朵侧面像极了一只只凌空飞起的小鸭子,非常生动,故有飞鸭兰(Flying Duck Orchid)之称。澳洲大陆在六亿年前自美洲大陆脱离以来, 这儿的生态体系便逐渐的独树一帜, 谈到澳洲,在许多人的心中想到的是无尾熊、鸭嘴兽,然而在爱兰者的心中,想到的是澳洲特有的兰花。澳洲不只有像鸭子的鸭嘴兽,更有像鸭子的兰花, 令人不禁赞叹造物者的神奇。兰科飞鸭兰属,学名Caleana major (卡莉娜兰)。中文名系由英文名“flying duck orchid”译出。所以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在澳洲本土也不多见,所以只能看了。。。

当然,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这不是真的鸭子。它是兰科植物中的一朵奇葩,学名Caleana major,英文名叫做Flying Duck Orchid,“飞鸭兰”(如果你没有看过上面的图片,这的确是一个傻傻的名字)。飞鸭兰生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植株可达50 cm,花朵红褐色,1.5~2 cm长——所以其实是迷你飞鸭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男人兰

http://www./sxnmb/slb/1344507.html

一种外形酷似人形的花最近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照片中整朵花的造型就像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

这种花名叫“Orchisitalica”,兰科属。因外观呈人形,英语里又称“意大利男人兰”,或者“金字塔猴子兰”。此外,它还有一个源自古希腊文的名字为 “睾丸兰”。此花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希腊旅游胜地克里特岛上尤其多,也有见于非洲以及亚洲蒙古、中国和日本等地。整株花高约30至40厘米,花朵有黄、红、紫等不同颜色。生长环境为草原以及石灰岩地。花萼呈草帽状,花蕊为淡粉色和紫色,花瓣仿佛人的手足。

4、章鱼兰

http://www.cas.cn/kxcb/kpdt/200909/t20090904_2539706.shtml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奇异温室的章鱼兰正兴高采烈地舒展着她们那可爱的身姿,它们的翼瓣和萼片呈线形,黄绿色,稍扭曲自然下垂,仿佛活泼可爱的小章鱼在相互嬉戏着。

章鱼兰(Prosthechea cochleata (L.) W.E. Higgins)形如海贼王中海王类的小章鱼而得名,又因唇瓣宛若美丽的扇贝壳而称为扇贝兰。其花姿独特,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附生兰;假鳞茎扁椭圆形,总状花序从假鳞茎抽出,唇瓣紫黑色带黄色条纹,位于花的上部,反转形成扇贝状罩住花柱;花朵次第开放,花期长达4~5个月。

章鱼兰原产中美洲、西印度*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因其花姿独特、花期长,园艺上已培育了不少品种,备受人们的青睬。

5、鹭兰(日本鹭草)

http://jinlu1015.blog.sohu.com/120024315.html

鹭草原产朝鲜,台湾和日本,属兰科,目前已知记录有12种。英文名White Egret Flower,就是白鹭花的意思,因为鹭草的花朵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鹭,高雅、神秘。看见鹭草,就让人想起杜甫的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由于鹭草十分美丽,故人为采摘过多造成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属于属於濒临绝种的植物。

6、花蜘蛛兰

http://www./anime4468145-fpage-1049.html

种中文名:花蜘蛛兰
种拉丁名:Esmeralda clarkei Rchb. F.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
国外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海 拔:500-1000
命名来源:(中国兰花全书)[Gard.Chron.N.S. 25: 552. 1886]
中国植物志:19:331
属中文名:花蜘蛛兰属
属拉丁名:Esmeralda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 Pfitz.
族中文名:万代兰族
族拉丁名:Trib.Vand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态特征:茎粗壮,坚硬,通常长约70厘米或更长,粗7—10毫米,具分枝,节间长2--3厘 米。叶二列,革质,长圆形,长13 25厘米,宽1.7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而宿存的鞘。花序长达32厘米,不分枝;花序柄粗壮,具2—3枚鞘; 花序轴在上部常之字形弯曲,总状花序具少数花;花苞片与花序轴呈直角伸展,宽卵 形,长1—1.7厘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约3厘米;花大,质地较厚,伸展呈蜘蛛 状;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红棕色横纹;中萼片倒卵状椭圆形,长3.5厘米,宽1—1.2 厘米,先端钝;侧萼片倒卵状椭圆形,与中萼片近等大;花瓣近匙形,长2.8--3.1厘 米,宽0.9—1.1厘米,先端钝;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长约2.5厘米,基部具长约2 毫米的爪和1个活动的关节,3裂;侧裂片直立,半卵形或近半圆形,摊平后它们之间 的宽约9毫米;中裂片伸展,卵状菱形,长1.4—1.5厘米,宽1.1—1.3厘米,先端稍 锐尖,并且其背面具1个乳突,边缘具不整齐的齿,从基部至中部具1条龙骨脊;龙骨 脊的基部(在唇瓣侧裂片之间)具1个凹槽;距圆锥形,肥厚,长约5毫米,粗约3毫 米,末端钝并且稍向后弯,距口两侧各具1枚胼胝体;蕊柱粗短,长1.2—1.4厘米。 蒴果椭圆状圆柱形,长3.5—5.5厘米,粗1.5—2厘米,具长约2厘米的柄。 花期 10月,果期11—12月。
产地分布:产海南(三亚市、保亭、陵水、琼中)。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崖石上或疏 林中树干上。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采自锡 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