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 战国四大名将之死:恃才傲物,小人难防

 德明书斋 2020-02-19

战国四大名将之死:恃才傲物,小人难防


文 ∣ 山野村夫 

曾整理了一篇小文,《负荆请罪后的廉颇:客死他乡心系国》,有读者留言说,战国四名将,无一好下场。只因读书太少,对战国四大名将没有了解,也不敢随意回复读者。既然不了解,那就读书呗。查阅资料,再读司马迁的《史记》,方知战国四大名将分别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白起、王翦是秦国的大将,廉颇、李牧是赵国的大将,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细读他们的生平事迹,除王翦外,廉颇、李牧、白起的确“无一好下场”,究其原因,恃才傲物,居功自傲是其一,君主昏庸信谗言是其二。

恃才的确可傲物,得意切莫忘了形

人固有一死,多数人属于正常终老,虽然让人哀痛,但不至于悲愤。那些被人陷害,含冤而死的,奸臣小人就罢了,若是英雄,则不免让人嘘唏。廉颇、李牧、白起之死,就属于后者。可俗话说,苍蝇不咬无缝的鸡蛋,若自身没有问题,谁会去陷害他呢?

廉颇、李牧、白起都是军事奇才,能打仗,会打仗,功勋卓著,深受君王赏识。但是脾气都不好,没办法,谁叫他们有才,又战功显赫呢。

先说廉颇,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官位比他高,廉颇居功自傲了,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是“贱人”。好在蔺相如度量大,心系国家,不与廉颇窝里横,处处避让。好在当时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获得谅解。长平之战后,廉颇官复原职,也是征战四方,屡建战功。然而,禀性难移,赵悼襄王即位后,却任用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发怒了,要杀了乐乘。完全不把赵王放在眼里,忘了自己的身份,只顾泄私愤。乐乘逃走了,廉颇傻了,没法负荆请罪了,也没脸见赵王了,也逃走了。这一逃,在赵王心里留下了阴影。在国家有难之际,赵王有心起用廉颇,却轻易的相信了使臣的话。可怜廉颇,得意忘形,只顾一己之私,忘却自己做臣子的身份,最终落得客死他乡,也算咎由自取吧。

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大将军的位置也不会因为某人离开而空置,廉颇外逃后第二年,李牧做了赵国的大将军。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战术奇特,驻守边疆好几年,都没有与匈奴正面交战。虽有匈奴来犯,但赵国也没有损失什么。一个将军,总是避而不战,难免招致闲话。尽管赵国实际上并无损失,但是李牧却被匈奴人说怯懦,被士兵误认为胆小,赵王也因此责备他。李牧呢,依然我行我素,全然不顾及赵王的命令,这下就不好了,赵王一气之下,便撤了李牧的职,改派他人接任。这一改,仗倒是打了不少,可连连失败,搞得边境不宁。赵王无奈,只好再次请李牧出山。李牧却不干了,闭门不出,说自己病了,跟赵王叫板了。赵王毕竟是王,强制命令李牧奔赴前线。居功自傲,英雄弊病啊。李牧虽答应出征,却提了条件,说自己出征可以,但要采用之前的战略,赵王不能干预。为保国家太平,赵王只能答应李牧的条件。身为臣子,本应为国赴难;作为军人,理应服从命名,可李牧却因自己屡建战功,故意违抗命名,还和君王提要求,丧失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丢弃了一个大将的风度。

白起,秦国一员大将能征善战,获封武安君,功勋显赫,秦赵长平一战,更是让他名震天下。可树大招风,军功卓著的白起遭到秦相应侯的妒忌。应侯中了韩、赵两国的离间计,担心白起再建功勋,会殃及其在秦国的地位,故上书请求停战。秦王采纳了应侯的建议,与韩、赵两国停战,白起也就失去了继续建功的机会。可不巧的是,应侯为何建议停战的缘由被白起知道了,白起自此记恨应侯。当秦国再次围攻赵国时,白起生病了,行动不便,秦王以王陵为将,但战果不显著。白起病好后,秦王想让白起出征代替王陵。可白起还因之前停战的缘故,心有怨气,上书言说攻打赵国的种种弊端,并拒绝接替王陵出征应战。秦王亲自下令,白起也不肯奉命启程。秦王又派秦相应侯敦促白起,白起依然不肯启程,只托词自己生病了。不久,秦国没能攻下邯郸,还多有伤亡。白起有点幸灾乐祸的说,秦王不听我的,现在怎么样!秦王大怒,强制命令白起出征,白起却说自己病情恶化了。应侯登门去请,白起也不肯奉命出征。秦王真的发怒了,免去了白起的官爵,贬为士卒,后又驱逐出咸阳。再后来,应侯等人说,白起被驱逐后,心生怨气,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秦王怒而生厌,赐剑一把,让白起自杀。白起接到剑,想问天,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老天爷,想起长平之战,自己用诈术,活埋了几十万人,又觉得自己死有余辜,于是挥刀自刎。

君王昏庸信谗言,只叫英雄泪满襟

居功自傲,恃才傲物,虽有不妥,但不至于死。最可恨是小人陷害,最可气是君王偏听偏信。

廉颇、李牧之死与郭开关系密切。本来赵悼襄王有心起用廉颇,但是郭开从中作梗,收买了赵王派去考察廉颇的使臣。赵王却真的信了使臣的话,认为廉颇老了,不能再堪重用了。说赵王昏庸,就在于此,一是不该偏听偏信使臣的话,二是真有心起用廉颇,何不亲自召见?抑或屈尊登门拜访又怎样。可惜没有,赵王就信了使臣的话,让一代英雄客死他乡。可怜廉颇,临死,还想着报效赵国呢。廉颇外逃后,秦国再次来犯,赵国连连败退。赵国任李牧为大将军,多次击退秦军。后来,秦国派王翦出战,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与司马尚带兵抵抗。这时秦国再次使用离间计,用重金收买了赵国的宠臣郭开。郭开拿了钱财,哪里还会考虑国家安危,向赵王上书说,李牧和司马尚企图反叛。赵王的昏庸再次体现出了,他坚信郭开说的是对的,就撤了李牧的职。李牧不肯服从命令,赵王便暗中逮捕并处死了他。可怜李牧,一心只为赵国,却只能含冤而死。

两军交战,说客使臣各尽其能,赵韩两国的使臣派出使臣苏代游说秦相应侯。苏代可谓优秀的说客,极力陈说秦称王天下后,白起因功高劳苦,定会位列三公,到那时应侯必将位居白起之下。应侯断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采纳了苏代的建议,允许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白起自此怀恨在心,托病不再出战,三番五次拒绝服从秦王的命令,应侯几次登门拜请,白起依旧不出征。再后来,白起被秦王驱逐出咸阳了,应侯等人在秦王面前看似无关痛痒的说了一句,白起心有怨气,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这就样,断送了白起的性命。

小人难防啊,随时都有可能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的性命,不管国家的安危,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才是他们活着的乐趣。可决定大将生死权的,还是君王们。君王们手握生杀大权,一旦自己的地位、尊严被挑衅时,宁可错杀忠臣,也要保全自己的权力地位。这个时候,小人的出现,再加上几句陷害的话,就像助燃剂一般,轻易就将君王心中的怒火点燃。那些居功自傲的将军们,哪怕战功显赫,哪怕忠心耿耿,也难免一死。


作者@赵仁亮笔名山野村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