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思明居士 2020-02-19

“陛下,在面对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可以先和塞外的异族议和来争取时间解决眼下的祸事。”“这个这个。。。”正当崇祯打算秘密的派人和谈的时候,黄道周一番正义凛然的口号:“妄提议和者应该斩”彻底脱下了崇祯的底裤。于是硬着面子继续两线作战的明朝彻底失去了还有可能苟延残喘的为数不多机会。在演出慢慢走向落幕的时候,一位不怎么完美的指挥家上演了他最后的表演,他就是杨嗣昌。在朝堂和战场的双重奏下,他是孤独的。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受命于败军之际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和历史上不少名臣一样,这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也经历了一番寄居田园的生活后才在政治军事生涯上有所建树。出生于官宦之家的杨嗣昌在年少时期非常受家风的影响,以中国传统的耕读传家和礼教塑造自己的三观。当高中后和父亲一块去朝廷当官的时候,杨嗣昌发现这时候朝廷上下矛盾和尖锐,阉党和东林党正火拼的你死我活,于是杨嗣昌审时度势的选择了归家隐居。当崇祯铲除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后,杨氏父子重新受到了崇祯的征召,明朝灭亡的序曲也恰时的转动了指针。除了一直以来的边患,因为国内的各种旱灾和国库的捉襟见肘,陕西河南等地的民变不可避免的爆发,于是上阵父子兵的父亲杨鹤首先带着崇祯的私房钱前往陕西处理民变。对于挽救时局崇祯,后世的人基本抱着同情的心态:“帝(崇祯)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相比儿子,这位父亲真的有些书呆子气,连民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钱都没掌握的杨鹤在所谓招抚了农民军后花光了崇祯给他所有的钱,好了别说了乖乖下台吧,在父亲被杀的之后,杨嗣昌回家守孝,期间他和不少历史上的名臣一般,在幕后继续关注国事。期间,清军多次入塞,陕西河南农民军愈演愈烈。抱着搏一搏心态的崇祯,重新启用了杨嗣昌给予他兵部尚书的职位。面对时局,杨嗣昌提出了我们应该避免两线作战,攘外先安内的想法,集中优势的兵力,划定各个省份主要领导的包干责任制度,除了管好自己的战区,在统一的调配下集中围剿起义军。笔者觉得,在这个时候杨嗣昌的想法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没有几个国家可以保持多线作战还可以获得成功的,两边同时需要的军饷和物资,给明朝国库带来的赤字可见一般。

何况塞外的后金这时候的着眼点还只是入关抢劫生活必需品,如果稳住后金的骚扰,明军集中力量先敲掉国内的点将会让战局得到改观。当崇祯,高起潜,杨嗣昌准备议和的时候,书生误国的黄道周跳了出来用道德感毁灭了这个计划,虽然黄道周在抗清表现了应有的气节,但是他不识时务的这番话彻底葬送了杨嗣昌和明朝。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除了黄道周的反对,卢象升和杨嗣昌因为议和的事情也是矛盾重重,但是卢象升和书呆子们不一样,他依靠的勇气就是自己的军事才能,但是因为矛盾,卢象升在带领他的部队位于巨鹿抵抗清军的时候,因为杨嗣昌的观望和兵败身死。这时候,明朝中央因为孙传庭和洪承畴的另有所用,地方上就剩下左良玉,贺人龙这些老兵油子了。于是眼见又有机会的张献忠,李自成继续起来造反,这次他们行动让明朝彻底失去了看到希望的曙光。

于是杨嗣昌下到地方实行他的战略部署,老实说,杨嗣昌这个人的心眼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小的,面对那时还听命于自己,没有飞扬跋扈到极端的让陕西起义军闻风丧胆的贺人龙,在玛瑙山之战打的张献忠连老婆都不要的左良玉,按理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封赏,左良玉因为崇祯赐予的平贼将军名号打算好好干活的时候。杨嗣昌却表示贺将军,你好好干,干好了左良玉的位置就是你的。在这种时候,杨嗣昌却还坚持用一个巴掌一个萝卜的方法调动手下的积极性实在是失误,何况官位又不是你发的。渐渐贺人龙发现杨阁部的大饼怎么还不来,一怒之下他讲这事情告诉了在前线的左良玉。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听闻这事情的左良玉也愤怒异常,从此拒绝接受杨嗣昌的命令,任由自己辖区农民军来来去去,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不少其他地方的明军将领也是各种磨洋工,好不容易在十正六隅的战略部署下的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彻底咸鱼翻身。张献忠更是袭击了杨嗣昌的大本营军事重镇襄阳。并且让追缴自己的杨嗣昌听到崇祯的叔叔襄王被自己戏弄后杀死的消息,杨嗣昌在追击的路上惊惧不已从此犯病去世。崇祯知道后十分痛惜,他下诏表示:“惟卿志切匡时,心存许国,入参密勿,出典甲兵,方期奏凯还朝,麟阁铭鼎,讵料乘箕谢世,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爱颁谕祭,特沛彝章,英魂有知,尚其祗服,钦此”

报答平生未展眉

在大明大厦将倾的时候,杨嗣昌是一个孤独的人,相比于其他的将领,笔者觉得他更像一个战略家,但是除了崇祯,全国上下基本上没人理解他,作为明朝后期难得的实干派官僚,杨嗣昌做到了对崇祯信任竭尽所能的回报,在他的布局之下,一度嚣张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得到了压制,明朝在多年动乱之后获得了些许的平静。

备受争议的明末支柱,忠臣孝子除了口水外还有孤单的背影?

杨嗣昌犀利的判断出了两线作战的危险所在,面对星火燎原的农民军,他用分片合拢,试图一举歼灭的方式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部署,但是可惜的是幸运之神并没有站在他的一边。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杨嗣昌的作为崇祯的臣子的时候十分尽责的做到了君为臣纲,并且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条不归路上,崇祯和杨嗣昌都是孤单的,他们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东西,靠着对国家的负责,他们竭尽所能试图改变大环境,除了当时和后人对他的口水之外,历史给了杨嗣昌公正的评价了吗?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参考文献

  • 《明史季略》
  • 《孤儿吁天录》
  • 《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