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顺天后宫史话

 袁承志dtau70na 2020-02-19

天后宫即天妃圣母灵祠。相传宋代福建莆田姓林的女子,在海难中勇救渔民,死后人们立庙祭祀她。自宋朝开始,一直到明朝,累有封赐。到清康熙十九年,加封为“海神天妃”,民间称作“海神娘娘”。旅顺天后宫,当地老百姓习惯上称“大庙”。

旅顺天后宫史话

俄国人拍照的旅顺天后宫全景(源自网络)

旅顺天后宫原址位于旅顺港湾街,建于元代,是旅大地区最早建的天后宫之一。它既是官方祠祭的寺庙,也是民众信仰的场所。有文字记载明清时期进行了三次大修,其中明朝两次,清末一次。

据《旅大文献征存》(卷六)记载:旅顺口旧有的天妃圣母灵祠,在明代永乐年间便已“岁久倒塌不堪”。永乐乙酉(公元1405年)春三月,武臣保定侯孟善巡视旅顺口时,参拜天后宫,见到祠庙年久失修,决定重修天妃圣母祠。永乐丙戌(公元1406年)二月廿六日动工,次年八月十五竣工。孟善及辽东都指挥徐刚于永乐六年(戊子,公元1408年)四月立“天妃庙记”石碑,详述重修的经过。

旅顺天后宫史话

旅顺天妃庙永乐六年碑(源自网络)

明嘉靖年间又重修一次,有“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仲秋月重修”的碑文可证。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候补道员北洋前敌营务处兼船坞工程总办刘含芳也曾整修一次。据《创修天后宫序》记载,那时的天后宫“如来菩萨诸佛殿,参错掩映,官民祈祷,灵应如响。香火由是鼎盛”。

康熙年间,旅顺水师营官兵,每年春秋两季乘木帆船出海巡哨。每次出海前,主帅带领官兵到天后宫祈福祭祀,祈求护海之神保佑巡海平安。

旅顺天后宫史话

旅顺天后宫局部(源自网络)

光绪廿四年(公元1889年),俄国强租旅大,俄军要在天后宫一带修建海军俱乐部。殖民当局逼迫住持心一禅师拆毁庙宇。心一和尚姓李,安徽寿州人,原是清军一个哨官。甲午战后,落发出家。他秉性刚直,不畏强暴,具有爱国之心。为抗议俄军拆庙,他组织庙里僧人搬运柴草,置于寺庙周围。俄军若强行毁寺,便与庙宇共存亡。俄军见心一法师态度强硬,担心引起众怒,便拿出两万卢布做动迁补偿。这笔补偿费根本不够用,没办法,佛家遇上俄国兵,有理说不清。历经元明清3个朝代的天后宫,只能另选地方,重建庙宇。

旅顺天后宫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