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要读大学?

 程穆泽 2020-02-19

现在很多在校大学生,觉得读大学没什么用,学不到东西。有一些人,只有中学、小学学历,甚至有的只有幼儿园或胎教学历,却成了老板。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却难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痛恨应试教育,但我认为读书有用,读大学有用。接下来谈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有何用。

有一些人,只有小学学历,他成为老板,有很多大学生、博士生却给他打工。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学历低而成功,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混得好。有一些人,读书时,他不学习,整天到处交朋友。他十分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整天有一大堆人围着他。很多学历低却成为老板的人大多是那样的人。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当学生时,锻炼了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他们有人脉,消息灵通,做什么能挣钱他都懂,敢闯敢干,善于抓住机会。低学历却能当老板的,毕竟只是没考上大学的人当中的极少数。如果他们有学历,有学问,或许不止是中小老板,而是经历风风雨雨仍然屹立不倒的大企业家。

上大学的成功几率绝对比没上大学要高得多。这里所说的成功就是指比较世俗的成功——有钱。《非你莫属》平台上那么多老板,绝大部分都是本科以上,不少还是北大清华的。中国富豪榜上,拥有大学学历的老板也是占大部分。很多人算术忘记了分母。上大学的成功几率=有大学学历的企业家人数/大学学历以上人数。未上大学的成功几率=无大学学历的企业家人数/无大学学历的成年人数。无大学学历的成年人数远远大于有大学学历的人。分子越小,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所以说,上大学的成功几率绝对比没上大学要高得多。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经济是粗放型经济,下海经商不需要具备很高知识。很多人下海经商做买卖、做加工或包工程,胆大加上一点精明就可以成功。基本是先下手为强。现在经济越来越朝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低端的粗放型经济逐步退下历史舞台。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已经被人占领差不多了,难以挤身进入。具有新技术、新理念、新创意的公司和行业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的。低学历是难以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和完善,如果不是拼爹,没有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难以获得成功。

现在的社会还是比较重视学历,拥有一张大学文凭,还是比较有用的。现在很多好工作都要求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有不少好的企业校招只到211重点大学招。大学生去找工作,比高中生有很大优势。有一张大学文凭,会有更多好工作,会有更多平台,会有更多机会。综合素质能力强但没有文凭的人,不是个个都能成功。很多能人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大学文凭,没有机会可抓,没有平台可发挥,英雄无用武之地,埋没了一身好本领。

有不少大学生觉得读大学,好像什么都没学到,觉得读大学没有用。《爱情保卫战》20130829期,有个漂亮女生,高中时成绩很好,理应可以考上重点大学,高三谈恋爱,因双方家长极力反对,结果和男朋友私奔,放弃考大学。两年后回家,她母亲还是不同意她俩在一起,于是上了《爱情保卫战》。

节目中,主持人问现场观众赞不赞成该女生回去读书考大学。台下一位女生,不赞成她回去读书,说:“一个人不是非得要读大学才能成功,不是非得上大学才能学到东西。”那位女生觉得读大学没什么用,学不到东西,在社会上一样可以学,一样可以成功。著名作家陆琪回应她说:“一个读大学的人,在大学里收获的东西是你现在所想象不到的,我读大学的时候也这样,我觉得大学里学的任何东西,出社会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十年之后我突然之间回想起来,大学里恰恰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他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了我的眼界,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的眼界已经不同了。

我很赞同陆琪说的。我们读大学,认识到五湖四海的很多同学,认识到一些老师。同学和老师的文化素养相对比较高。考上大学的人,大多经过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大多拥有较好人生观和积极心态。大学里常常卧虎藏龙,大学里总有一些很有才华的同学。很多同学各自有一些才能,各自有些不错的思想和见解。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在参加社团活动时,大家相互交往,共同交流,不知不觉就形成了更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知不觉,眼界就提高了。高校常常有些讲座,这些讲座听多了,思维和眼界在不知不觉中也获得提高。

不少好的企业,招人要求本科必须是211或985重点大学。很多很好的企业校招只去211、985重点大学招。58同城校招也只去211重点大学招。58同城姚劲波在《非你莫属》20130119期节目中说他比较介意硕士毕业的求职者本科读的不是重点大学。他认为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会比较高一些,因为他们所接受的熏陶会好一些,参加的讲座档次会高一些,接触的同学的档次会高一些。像姚劲波那样的企业家很多,可能他们都是认为重点大学的学生接触到的同学和老师档次比较高,大家互相交流和学习,会有更好的思维和见解,有更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更高的眼界。同样是卖猪肉,人家北大毕业的跟普通卖猪肉的人卖的结果都不一样。人家北大出来,有更高境界,有更大格局。

很多人说上大学收获最大的是友情。四年的同窗生活,大家一起学过、玩过、哭过、笑过、闹过、关心过,形成的那种友情,不是社会上酒肉交往所能建立起来的。中学同学之间的友情可能也比不了。中学时往往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到应试学习上了,中学生活没有大学生活那么丰富。大学丰富多样的生活,加深了同学们的情感和友谊。考上大学的,文化素质往往比较高一些。所交朋友,文化素质层次比较高。在大学交到一批朋友,交到几个知心朋友。这些朋友可能对你未来的事业上有很大的帮助。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原型——新东方的俞敏洪、王强、徐小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和副总裁杨龙忠、王念强是同班同学。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和总裁唐修国、副总裁周富贵也都是同班同学。校友其实就是一种资源。去就读一所好的大学,即使什么没学到,但你已经拥有了许多资源。现在做造纸化学品销售的,经常跟同学打听有没有认识哪位师兄在纸厂当领导。我相信可能很多行业也是一样。即使在大学交的朋友,对将来的事业没有任何帮助,有那份情真意切的同窗情就够了。我们这辈子活着不就是为点真情实意嘛。

上大学不但收获友情,还可能获得一个好心态。心态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法国有个富豪,原先很穷,在临死时,有笔巨大财产。他不想把财产带入坟墓,于是出了一个题:穷人最缺什么?谁答对他就把这笔财产赠给谁。很多人给出各种答案,没一个人答对。他的答案是:雄心。穷人缺的是成为富豪的雄心。我们很多人不能成功,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行,作茧自缚,被自己的心所束缚。觉得自己不行,往往真的就不行。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心态往往是不一样的。没上过大学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是土鸡,上过大学的人,一般会比较自信,心底有些优越心理,觉得自己是天鹅,是凤凰。北大清华的学生就更加把自己当成龙,当成凤,更有雄心壮志,不自觉地把国家责任担在肩膀上。北大清华能出很多人才,可能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智商比别人高很多,有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心态。

心态对行为和结果的影响非常微妙。我们去打篮球时,手感好时,觉得很容易投进球,怎么投怎么有,而有时候觉得很难投进,球真的就很难进。打台球的时候,这个感觉就更加明显。打其他球也是一样。学习也是一样,如果觉得自己就是班里第20名的料,一旦考了第18名,就骄傲自满,下次成绩又会跌到20名以下。上大学,就是获得一种优越心理,这种心态是在人的潜意识当中。你觉得你是凤,你就不自觉地向凤靠拢,最后还真成了凤。

当然,不一定上大学才有凤凰的心。1985年,IBM公司在北京招了一名勤杂工,就是搞卫生的。这名勤杂工每天都把工作做得很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上班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按正常来说,一名勤杂工她应该会感到自卑才对,可她却不一样。有一天,IBM的高管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开心,你没有自卑吗?”她说她喜欢她的工作,喜欢这的环境,她有个梦想,多年以后要成为这家公司的白领。那位IBM高管点点头跟她说:“你的梦想会实现的。”果然多年后她成为了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跳槽出任微软大中华区的总经理。她还是一只麻雀的时候,就有了凤凰的心,后来还真的成凤凰了。她的名字叫吴士宏。像吴士宏那样,学历低却能有这样的心态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吴士宏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心态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听成功学,有时也可以让自己斗志昂扬,也会让自己有成龙成凤的心。上大学所获得的心态和听成功学获得的心态是有区别的。成为凤凰的心,前者在潜意识当中,后者在意识当中。上大学,觉得自己是凤,想成为凤的心态是在潜意识当中,不自觉得地向凤靠拢;而听了成功学,想成为凤的心态,是在意识当中,而且想成凤的欲望比较强烈。两者同样有成为凤凰的心态,但前者像天然钙被人体自然吸收一样,而后者像打激素打出来的。前者不成功不会有多大痛苦,后者不成功可能会有较强痛苦感。

有些人说,在社会上同样可以学习。这个不可否认,只是社会上学习和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学习氛围不一样,学习效果不一样。在大学,很多人在一起读书,很有读书氛围。而你一个人在宿舍读书,没有那个氛围。星期一,别人叫你去逛街,去了;星期二别人叫你去唱歌,你去了;星期三有人叫你去看电影,你又去了。一个人在家看书,随便一个理由就让你抬屁股走人了。

2013年,一位朋友陪我到清华校园里逛,走到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那个荷塘边。那里景色优美,还有潺潺流水。朋友说:“在这里看书跟在别的地方看书都不一样,脑子会转得更快,会有很多灵感。”他说完,我似乎也有那样的感觉。这一句话使我明白了,学习氛围除了现在的人能给,过去的人也会留下。

清华北大这龙飞凤舞的地方,走进去都会让人觉得神圣而又有点神秘,心境会不一样。坐在清华的荷塘边,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想到梁思成、陈寅格、钱钟书,他们以前就在这里纵横驰骋他们的思想,看到身边的美景和流水潺潺,浸泡在那优美而又有点神秘的环境,似乎感觉那地方有些灵性,顿时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脑子可能不由自主地转起来,似乎还会被令你崇敬的朱自清、陈寅格、梁思成、钱钟书等人灵感所激发,顿时灵感油然而生。所以在社会上学习和在学校学习氛围是不一样的。在学校,受旁边人和前人的那种读书氛围和精神的影响,读书效果会好很多。另外,在学校,图书馆有很多书可以看,有很多讲座可以听,很多讲座是外面所没有。在学校和在社会读书的环境真的相差较大。

有些人说:“在大学学不到什么,学到的东西没什么用。”说这样的话的人,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读大学。其实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四年,可是很多同学却把最美好最珍贵的大学四年给浪费了。

未上大学之前,大学令我们向往;上了大学,觉得大学就那样;毕业之后,常留恋大学生活。因何而留恋?因为那几年,是我们解放得最彻底的几年,最无忧无虑的几年。上了中学,我们基本就成了一个读书的奴隶,被迫记这记那,学东学西。上了大学之后,虽说还有考试,如果不考研,学习基本上没什么压力,有许多时间可自由支配,想干啥就干啥,想看啥书就看啥书,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谈恋爱也可以谈恋爱,小两口可以随时牵手漫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中共赏风花雪月。这算是学奴翻身得解放了。

在中国,大学四年,是我们真正学习的开始。中小学接受应试教育,每天就是预习、听课、做练习,被填鸭子式的灌输知识,念经一样地死记硬背,到期中期末就考试。读中小学时,根本不管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只管考试时会用。很多同学上大学后还是采用高中那个学习方法,毕业后似乎只会做题,所以才有很多同学说在大学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上了大学后,就可以结束中学这种学习方式。上了大学后可以不必为了应试而学习,可以开始学习些真正有用的知识。在中学,应试压力比较大,整天有大堆练习和作业,很多同学,因此素质能力培养也顾不上了,很多真正有用的书也顾不上阅读。而大学,如果不考研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应试压力。上了大学,除了专业的学习,还会有很多时间来看真正有用的书,有时间来锻炼素质能力,弥补被缺失的素质教育。

素质能力非常重要。前面讲的,为什么一些低学历的人却很能赚钱,是因为他们有很高的素质能力。一些高分高学历的人去找工作会碰壁,是因为他们缺乏素质能力。大学正好有时间来弥补被缺失的素质教育,锻炼自己的素质能力,有时间来博览群书,阅读许多没来得及阅读的好书,为将来干事业打下坚实的能力、文化与智慧基础。所以说大学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我们得上大学。上了大学,如果不懂得学习,荒废了大学四年,那就太可惜了。

很多同学,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终于考上大学,读累了,心灵疲惫了,目的达到了,不想读书了,就想好好玩。网上流传这么首打油诗:“上课一排全睡,逃课成群结队,考试全都不会,成绩基本个位,抽烟打牌全会,白酒两瓶不醉,恋爱谈到乏味,A片看到反胃,短信发到欠费,穿越如痴如醉,地下忘记疲惫,炫舞手鼓敲碎,问道闭眼都会,飞车百战不退,魔兽砍人无罪,垃圾学校万岁。”这首诗虽然比较夸张,但也反映出大学生活。

我大学四年,差不多也是玩过来的。玩大学,固然潇洒,但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原本是快乐的。我们当学奴时,体会不到学习的真正快乐。当了学习的主人之后就不一样了。就像给奴隶主种地和给自己种地一样,那滋味肯定不一样。成了学习的主人之后,看书没有任务,没有有负担,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书,想看啥就看啥,想怎么看就怎么看,那样看书学习是快乐,是享受。只有在大学快乐读书,充实自己,大学才能过得真正快乐。如果不上大学,可能这一辈子就体会不到读书和学习的乐趣。

有些同学说,我先玩四年,毕业后再学习。毕业后要面临工作谋生、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空余时间不多,精力有限。时间是匀速运动的,但变老是匀加速运动的。越老越觉得时间过得快,越觉得没时间。如果大学四年,不好好享受看书学习的乐趣,充实文化基础,以后难有那个机会了。

大学是我们一生中唯一能真正学习的四年。如果不在这四年打下坚实的文化和智慧基础,以后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

如果能考上大学,在大学,交到朋友,过得快乐,获得好的心态(自信和优越心理),学到专业技能,提高了交际沟通表达思维等素质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与智慧基础,获得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开了眼界,那出到社会,进到企业,就能“出将入相”,游刃有余。

每一位中学生都应立志上大学

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珍惜大学四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