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人造神童”张易文:4岁识千字10岁上大学,现在泯然众人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7-12 发布于北京

四岁时便已识得2000多个汉字,十岁参加高考。

听起来妥妥的神童一枚,可最终与《伤仲永》的结局无异。

北宋词人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讲述了方仲永天资聪颖,但他的父亲却没有培养他,而是将他作为摇钱树来博取噱头的故事。

在这种情况下,方仲永的早慧渐渐地被虚假的名利所腐蚀,最终泯然众人矣,和普罗大众没什么区别。

河南“神童”张易文便是如此。

文章图片1

“神童”诞生

2007年的时候,河南商丘的张家出生了一个小女孩。

父亲张民弢和母亲李韩英,都对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感到十分地开心。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给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取名为张易文。

易文,这的确是一个好名字,这也寄托了夫妇二人对女儿的期盼和希望。都希望这个孩子可以认真读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出人头地。

文章图片2

时间过得很快,张易文很快就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此时她也到了入学年龄,是时候将她送到幼儿园中读书了。

张民弢将张易文送往了当地的一所幼儿园就读。

文章图片3

但很快,张民弢就对幼儿园中的教学感到不满了。

张民弢认为,张易文到幼儿园中只是一味玩耍,并没有学习到任何知识。并且张易文在幼儿园中呆着的时间越长,她就更加地贪玩,这不利于她之后的教育。

更甚之,张民弢还和幼儿园的校长、老师们理论。他固执地认为,幼儿园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甚至耽误了张易文。

他觉得幼儿园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之上,而不是每天让老师们带着小孩子做游戏。

此时的张易文只有4岁。

不能否认幼儿时期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而言,塑造人格、提升自我认知等等才是第一要紧事。

这些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打下根基,做学问乃至任何事也得学会先做人。

文章图片4

张民弢从事教育行业,自诩自己的教育模式才是最科学可取的。

他不顾张易文的想法和老师们的劝告,便把张易文从幼儿园中接回家自己教育了。

张民弢并没有外出上班工作,而是在自己的家中开办一个私人培训机构,接收各类没有去公办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们就读。

而张民弢的妻子也选择在这个培训机构中协助张民弢,做类似于助教的工作。

在还没去幼儿园之前,张民弢便带着张易文看书识字,命其名曰是培养孩子,让她提前接受教育。

张易文确实聪明伶俐,她识字也早。

在张民弢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下,她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四岁不到便已经识了2000多个汉字。

文章图片5

张民弢见张易文有这样的才能和天赋,自然是欣喜万分。

在此条件下,张民弢更加地得意了,他下定决心不再送张易文到公立学校上学,接受正规的教育;而是把张易文留在自己的培训机构中学习,由他自己和妻子教导张易文。

从这一天起,年幼的张易文便和童年说了再见。她的生活只剩下了无尽的学习,她的身上也背负着张民弢夫妇畸形的期盼。

在培训班中,张易文接受着张民弢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再到后来,张民弢甚至还给张易文聘请来了一些专门学科的辅导老师,并且给她设立一个专门学习的房间,供她一人使用。

张易文不到五岁时,便开始进行课程学习。在一年时间内,她就学完了小学课程。这个教学的任务往往由张民弢主导,偶尔由妻子李韩英教授课程。

文章图片6

夫妻俩为了让张易文尽快参加高考,会定期对张易文进行测试性考试,张民弢布置测试的目的并不在于分数,而是让张易文了解自己进步与否。

所谓“素质教育”

张民弢认为自己给张易文提供的是素质教育,但同时却也不否认,自己对张易文的种种做法也是在迎合应试教育的模式。

张民弢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但他最终却只有大专学历。

或许是出于自尊心、虚荣心作祟,对外宣称自己已经读到了博士学位。在被揭穿后,许多人因此都对他嘲弄和打趣。

张民弢把被嘲笑归咎到自己的大专文凭上。

他大抵是认为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因此也归因到应试教育这一源头上。

文章图片7

但他人对他的嘲笑是因为其弄虚作假,学历歧视固然存在,但如若他坦诚做人,没有人有资格对他的学历指指点点。

张民弢是个极度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又否定现在的教育模式,认为现今的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方式,并不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但他另一方面又要给张易文提供超前的知识教育,只为了让张易文尽早高考并且考上大学。

张易文一天需要上7节课,一节课大致是40分钟。如果她在学习中感到疲累了,张民弢夫妻也会允许她休息,或者去玩耍。

除却学习,张民弢夫妻也让张易文学习了武术、乐器等等特长,似乎是想让张易文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习和兴趣学习之余,张易文平时也会在家中进行一些劳动教育。根据张民弢的说法,他会引导和教育张易文,从劳动中得到教育和学习。

不仅如此,张民弢还提到,等张易文再长大些,可以让她帮忙做家务和打扫办公室之类的。这些教育在适龄青少年上完全没问题,但是张易文此时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儿童。

文章图片8

在有人询问张易文是否是所谓“神童”的时候,张民弢却对此否认了。

他觉得张易文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有一部分原因是天赋问题,但更多的要归功于他的教育方式。

张民弢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可谓是沾沾自喜。他的家中没有电视、游戏机之类的娱乐消遣,这使得张易文只得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学习中。

也正是这种时间安排,张易文每一天都很“充实”。父亲张民弢时常让张易文“每日三省吾身”,是否浪费时间在无用的思考上?是否浪费时间在玩游戏上?是否浪费时间在多余的交流沟通上?

如果张易文有所迟疑或者是承认了,那么她明天就要改正;如果张易文否认了,那么她今天就是有意义并且充实的,明天仍需保持。

张民弢对女儿如此严苛的原因也有着许多的理由。

第一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供养张易文按部就班地读到博士学位。

文章图片9

同时张家也需要张易文尽快就业,为家中减轻负担。

第二是因为张民弢认为,当今社会学历歧视严重,没有读到博士学位便算不上有用之人。

但张易文按正常的速度读到博士学位也年近而立,到了成家立业之时了。张易文是个女孩子,如果读到博士就嫁人便是一事无成了。

所以张民弢希望张易文尽快读到博士。

第三也是因为张民弢自己有着“博士梦”和心有不甘。他自己只是本科学历,但对外却谎称自己有博士学历。

不难看出,张民弢对于学历和博士学位诸如此类的事情,执念非常地深,并且将这份执念映射到了张易文的身上。

文章图片10

张民弢说,他曾经也是“规规矩矩”地接受了应试教育,但他最终只是在某个普通本科就读,而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他后来的发展毫无裨益。

因此,张民弢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张易文,再步自己的后尘。

他甚至大放厥词道:“应试教育下我们学习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东西,但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应试教育又无法提供给我们。”

基于此,张民弢对张易文实行了他所谓的素质教育。但这冠冕堂皇的素质教育,只是一个被包装的残次品,实际上只是黄粱一梦。现实是真实而残酷的。

“伤易文”

张易文能够在四岁的时候就认识两千个汉字,这也不难看出,她是有天赋的。

换而言之,如果张易文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假以时日,必定是个优秀的孩子。

在接受张民弢“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后,张易文在九岁时就已经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

文章图片11

在完成高中课程后没多久,张民弢便为张易文报名了高考。

2016年的6月,张民弢带着张易文到了商丘第二高级中学的考点。父女俩在学校门前合影,看起来只是一对过路的普通父女罢了。

如果他们身上,没有穿着张民弢开设的培训机构的广告t恤的话,谁也想不出来张易文是来这里参加高考的。

这对奇怪的父女,自然是引起了其他家长的注意。但有旁人前往交谈时,张民弢几乎是欣喜万分。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女儿张易文九岁就参加高考的事迹,还让张易文高举着自己的高考准考证作为佐证。

这番举动自然也引起了当地媒体们的关注,在考试期间,频频有记者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一时间“神童”之名传遍当地。

既有“神童”之名,张易文的高考成绩也十分引人关注。

到了放榜之日,记者急忙地联系张民弢,试图挖掘出“神童”高考成绩这第一手信息。

当得知张易文的高考成绩之时,却是让记者大跌眼镜:张易文只考了172分。

这和所谓的“神童”形象,可谓是大相径庭。同样的也将张民弢一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社会上纷纷热议,张民弢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否合理,张易文的未来又将如何?

文章图片12

但张民弢并没有被这一次高考的不顺利所击垮,他信心满满,对外宣称张易文高考失利是因为她复习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准备数学和理综考试。

为了让张易文可以参加明年的高考,张民弢在一番考量后,把张易文送到了高考复读机构接受他最为不屑的应试教育。

在高考复读机构中,张易文明显是迷茫和吃力的。她长期在父亲张民弢开办的私人培训机构中,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很难再去适应普遍的应试教育模式了。

复读机构的老师们对张易文的态度也很为难,他们一方面收钱办事,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个格格不入的面孔感到苦恼和几分心疼。

在学习了四个月后,张易文却没有参加2017年的高考。

张民弢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女儿张易文参加单招考试。在联系了多所学校后,他选定了商丘工学院。

张民弢屡次碰壁,也只有商丘工学院愿意接受张易文这个特殊的学生。

文章图片13

最终张易文以372分的成绩通过了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并且进入了信息与电子工程技术专业。

当然这个专业也是张民弢精心挑选的,他认为信息时代下,这类专业才是最为吃香的,而张易文也定能有一番作为。

张民弢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张易文按照他的规划,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就上了大学。

这博人眼球的噱头,也确实引得社会上很多人,对他的培训机构和教学理念开始关注。

甚至于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文章《人生慎按“加速键”》,意在劝告张民弢和社会上其他人,不要以此畸形的教育方式教导子女。

但张民弢对此并不在意,他只知道张易文正一步一步地依照他的安排行进。张易文像提线木偶一般,接受着张民弢的安排,任凭他摆布。

张易文或许也憧憬过校园生活,但现实总是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张易文进入大学后并没有办法适应校园生活。她长期在家中的培训机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过多地和外人接触。换而言之,张易文缺乏了和生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了。

甫一入学,张易文便随着一众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们军训。但她此时只是一个儿童,穿着宽大的军训服混迹在他们其中十分地格格不入。

文章图片14

对于其他的学生而言,张易文就只是一个小孩子。即使很多人对她心存怜惜,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平等地对待这个“小”同学。

对于张易文而言,这是她自短暂的幼儿园时光后再一次进入校园。但从幼儿园一跃到大学校园,跨度之大令人无法适应。

大学是个小社会,需要学生独立自主。这对于张易文来说未免太困难了。

普通人家的十岁的孩子,还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但张易文却需要独自在大学校园中生活学习。

张易文接受的“填鸭式”教育,也意味着她的知识基础并不牢固。大学课程的难度并不像中学阶段的一样简单,而张民弢为其所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难度更甚。

张易文常常对大学课程感到吃力,这些知识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过于复杂难懂了。

张易文就在磕磕绊绊中学完了大学课程,最终拿到了商丘工学院的专科毕业证书。

文章图片15

此时的张易文只有十三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往往还在上初中,但张易文却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

但张民弢却并未像之前的规划一样,让张易文继续深造,而是选择让张易文就业。

即使张易文此时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她仍然是一个未成年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雇用童工,何况还是在风口浪尖上的“神童”。

不得已下,张民弢决定安排张易文在自家的培训机构中,担任助教,辅助培训机构中的工作。

张民弢认为这只是给张易文一个跳板,她在长大后可以选择新的出路。

在培训机构中工作后,张易文像一朵枯萎的花朵一般。她沉默寡言,很少和其他人沟通交流,即使是对着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也是爱答不理。

她在教导其他孩子学习和批改作业之余,就是拿着自己的手机上网,和网络上素未谋面的网友们聊天。

对于培训机构助教这份工作,张易文是心不在焉的。按照原本的约定,她一个月应当有两千元的工资。但因为张易文在工作和批改作业时常常出错,因此总是被扣工资,最终她一个月只有一千余块的薪水。

文章图片16

记者曾经采访过张易文,张易文说到自己哪里也不想去,她不想离开商丘,也不愿意离开培训机构。

或许这个“培养”张易文的家中私塾,也变成了牢笼和枷锁。

如果张易文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得到教育和培养,今日也不会是这样子的现状吧?张易文的未来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享受,无论怎样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父母为孩子的人生按下快进键这一行为是不可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