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志未酬身先死——记黄埔军校四分校十三期广东惠阳籍同学叶奇峰(兼寻其后人)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0-02-19
1936年7月两广事变结束后,主政广东七年的“南天王”陈济棠彻底倒台。其在广州燕塘创办的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于同年秋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当时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尚有在校受训的学生,经甄审后按黄埔序列改编为第十二期广州分校学生总队和入伍生营(后扩编为团)。至1937年秋,入伍生团升学为第十三期学生总队。

抗战爆发后,随着战局的演变,广州迭遭轰炸,广州分校无法正常办学,校部遂迁德庆。不久,黄埔军校各分校统一按数字排序,广州分校的番号改为第四分校。四分校十三期学生于1938年8月毕业,总计七百余人。我收藏有一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第四分校学生总队同学录》,去年将本期官佐、同学名录整理完成发布于博客之上,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后人发来的消息。
 
图1:李宗仁为本期同学录的题词

因为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黄埔同学在校期间殉学者屡见不鲜。各期《黄埔军校同学录》编纂之时,多有在最后对他们特别收录的传统,做得讲究一些的,还会配有传略,资料比一般同学更显翔实。在本期中,便有一位殉学同学,读其小传,深感可惜。今日单来说说他的往事。

这位同学名叫叶奇峰,广东惠阳人,同学录中记载的通讯地址为“第九区镇隆墟大山下乡”,经我查阅地图,应是如今的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大山下村。叶奇峰父母早逝,随祖父一起生活,初中毕业之后,在“新溪高级小学”任教。1935年秋,因感国事蜩螗,弃教从戎,投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后如上文所述之变革,成为黄埔四分校十三期工兵科学生。
图2:黄埔四分校十三期工兵队全体同学合影


1938年5月12日,十三期同学毕业在即,校方组织联合大演习。当行军至云浮县连滩(今郁南县连滩镇)休整时,叶奇峰下到泷江(罗定江)沐浴时失足,不幸头触暗礁,当场身亡。此时距离毕业仅不到三月,他在即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兵军官报效国家之际,壮志未酬身先死,让人嗟叹不已。 
图3:叶奇峰失事的大致位置

据叶奇峰的小传记载,他身后遗有一子二女,也许如今尚有后人于世,这也是我今日撰此小文的原因。欢迎当地朋友转发扩散,如能被其后人或亲族所见,当也是善事一桩。
图4:叶奇峰戎装照




                              静思斋 于岳
                             2020年2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