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红妹 | 突然想起八股文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2-19

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吴敬梓《儒林外史》

思考与写作

突然想起八股文

中山市第二中学 梁红妹 

这个学期,新接手了一个高二的班级,理科班,再加上外出培训了一段时间,回来正好没多久就是段考,一看那作文成绩,真真让人晕菜,原因无它,居然有好几位作文低于36分,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但如何入手,我心中思量再三,决定从架构文章结构开始。于是乎,从如何拟题,如何写开头段,如何写第二段,如何构建主体段,如何结尾,我制定了一个详尽的写作系列课程。

突然发现,作为一名现代人,我所做的这一切,似乎古人都做过。他们的那套做法,我们称之为八股文。据查,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有说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作为起讲后引出正文的突破口。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也有说这四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故招人诟病。

但如果刨除其取题和内容之约束,八股文的写作理论和技巧或可为我们后人借鉴。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要写好八股文,一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即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二是要经过由破题到完篇的长时期写作练习,有复杂的写作步骤,按步骤练习,等到会写整篇的“八股文”后,再写各种题目,经过成百篇的写作练习,再在老师及名家不断修改下,才能学会比较熟练地写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八股文。而这两点,转化为今日教学,一是积累,要多读书;二是要有技术,要研究技术作文。

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我突然想起八股文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