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可不知的茶盏收藏

 lj0279 2020-02-19

苏东坡道:“从来佳茗似佳人”,茶、饮茶文化与中国人的情怀如影随形:坦荡豪爽、谦逊内敛。好茶不能辜负,当有美器来品盛相伴,为茶而生的茶盏,使茶之味、之色,更深邃,更赋灵性。

“器物”对泡出一杯好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饮茶文化的发展,总能在茶器上寻找到一丝痕迹,或尊礼、或意禅、或返璞归真……

唐朝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茶器

茶盏是最重要的茶道具之一,唐人皮日休以“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来形容当时饮茶时观茶汤饮茶色,一语道出茶盏在茶事中的重要性。

《茶经》中记录唐代时茶道风行,茶道具器型多样。当时有很多地方都在烧造制作陶瓷茶盏,其中比较有名的窑口有越窑、岳州窑、邢窑、耀州窑、宣州窑等。

 宋元茶盏

宋代建窑兔毫盏

宋代的茶盏烧制、茶事到达鼎盛时期,有道是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时期始制团茶,饮茶之风满朝皆好;文人墨客斗茶助兴,观汤色、吟诗作赋。

宋元时期极为崇尚茶具的精美。著名窑口如吉州窑、建窑、磁州窑、湖田窑、越窑、定窑、耀州窑等都烧造精美茶器。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宫廷皇室,广泛使用茶盏。同时,茶盏也作为贸易品,远销海外。

明清时期

清代粉彩茶器

明清时期茶盏逐渐变得小巧精致,在装饰风格上出现了青花、粉彩、斗彩、珐琅彩等装饰工艺。


大宋官窑的斗笠盏延续了宋代追求简约质朴的审美。看似直壁,拿在手上却有一定的弧度,其曲直变化饶有哲思。宋文化讲究格物致知,即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不妄断是非曲直,其实质是当时文化品味的产物。

斗笠盏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敞口,深腹,斜腹壁,盏口面积大。注茶汤时,抛物线型的落水可促成更多的汤花,容纳斗茶时出现的更多汤花;盏壁斜直,容易吸进茶汤和茶末;并且其胎壁微厚,传热慢,能长久保持茶汤的温度。所以尤其适合边品茗、边畅谈,边玩味丰采高雅的茶具。

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绿如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红若《三国演义》开篇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有些窑变如西洋油画,有些如烟花三月的江南,大千世界无限风光,似乎都能在钧瓷斗笠盏里邂逅。


走进印象派


欣赏印象主义的绘画需忘记条条框框,用心去领略若干色块各得其所、在我们眼前活跃起来的奇迹。就像看出窑万彩的钧瓷,总有出其不意的惊喜等着你。

本款斗笠盏堪称钧瓷界印象派,传承官窑品质,古法工艺胎质细腻,自然窑变如西洋油画,色彩缤纷而富有立体质感,笔触粗犷有力,构图天马行空。一眼望去,华丽的视觉冲击和迷幻的神秘气质,如临爱丽丝梦游仙境。


走进俏江南


一入江南,动静皆是诗情画意。莺鸣动听,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山重水复,层次丰富令人心旌摇荡。

高温窑火让钧釉从盏心向外重重渐变,红绿相映层次分明,天成美景独一无二。细看来,盏沿如缤纷礼花齐放,绚烂华丽,盏心绿波盈盈,置茶水盏内,水波潺潺。一盏之内,尽显江南之多姿多彩。


黄金盏


《茶录》云:“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此盏造型来源于宋代经典束口形制斗茶茶盏。边薄底厚,厚胎厚釉,胎质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样斗茶,黑白分明,所以此茶盏外部为黑色,口沿呈红色。大宋官窑独创的黄金釉料施于盏内部,自然窑变出花瓣形状,寓意花开富贵,浑然天成,意趣盎然,为品茶增加乐趣,观赏价值极高。

把盏品茶,是古今文人雅士、百姓重要的休闲生活之一。精美的茶器,也寄托了对千年茶文化的传承,从古至今,千年不散。

点击视频,了解大宋官窑品牌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