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7)浅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静远德载 2020-02-20

浅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由于世界是联系的和永桓发展的,顺势而下就会引出规律是啥的概念?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法则,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 

尽管规律和本质,在这里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然而本质是指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而规律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类事物现象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静止的内容。井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例如,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依次更替,每曰昼夜的循环,生物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等表明,一切物质运动发展过程都具有某种确定无疑客观的、普遍的、重复的基本秩序,这就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具体基本秩序如下:第一,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又称真实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相对应,指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掺杂个人主观的性质。一方面,某一事物从不同观点或角度来思考或判断都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某一事物不受人的思想、感觉、意识、工具、计算等主观手段的影响,并保持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缘由,首先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其次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再次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规律。只能隨客观事物的本身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不能由人们以主观意识任意改变。例如,行星围绕着太阳转的周期运动规律,在哥白尼和开普勒发现之前,一直在宇宙世畀发生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之前,也一直在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因此说,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当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规律时,就能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当人们的思想和行违背规律时,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并受到惩罚。

第二,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就是规律所反映的同类事物的一般性、共性。因而,在同类事物的内,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规律还是稳定的,具有中的各种联系是极为复杂且经常变化的,而规律则是这种复杂变化联系中的确定的、不变的、一定如此的联系。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 对于同一本质的事物和现象具有的支配作用,生物学中的新陈代谢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有机体;剩余价值规律适用于一切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在这些领域内是稳定的普遍的起作用。

第三,具有可重复性。既然规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就必然具有可重复性。这就是说,只要存在同等的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规律就必然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决定规律的本质原因没有消失,规律就会可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例如,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表现着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可重复性力学中自由落体定律并不是个别物体的偶然性,而是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浮力和阻力等条件下,都会必然重复地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降。

总之,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重复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为人类谋福利。如大禹治水、人工降雨、建立水库、人工造林等等,还有比如我们可能根据火山暴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提高对这些灾害的预警能力,在灾害发生之前,把人和贵重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这样就能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正如列宁所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次)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