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露之变9:仇士良为何对朝官大开杀戒

 铁血老枪 2020-02-20
甘露之变9:仇士良为何对朝官大开杀戒
  (9)宦官主政:“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

好,总结了一下,我们继续按照《资治通鉴》的史料来详述。这里不得不插叙一下关于宰相王涯的一些倒霉事儿。

原本宰相王涯与“甘露之变”一点关系都没有,却也被当作帮凶杀死并曝尸街头,且抛弃之野外,不准收尸。后来唐文宗特意让人埋葬了王涯等十一人,又被仇士良派人秘密掘墓把他们的的尸骨偷偷丢到了渭河里,人性之阴暗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也可见宦官非同小可的报复心理。最搞笑的是,据说王涯有一个远在江南的远房穷弟弟名叫王沐,因为骑着毛驴来京求官于当宰相的王涯两年多也未果,最后通过王涯的亲信家奴锲而不舍地多次请求,王涯才勉强同意授予他一个小官,穷亲戚谁都怕啊,也算是非正式“国粹”之一了。

这不早不晚的一个来之不易的入仕机会,居然让倒霉透顶的穷亲戚王沐丢了一条性命,简直就是天大笑话,因为自从王涯答应给他当官后,他天天到王涯那里等待消息。

正好“甘露之变”事败,等到神策军去王涯那里抄家时,他正好在王涯的家中苦等上任消息,于是连同王涯一起被腰斩,也算是当时最诡异的事件之一了,比莲蓬鬼话还诡异,怎么人还有这么黑的呢?

好了,这么邪门的事我们就不管了,不然人家还以为入错了鬼话频道呢,我们还是从头再说起吧。

反正李训的造反部0队作鸟兽散时,王涯等众宰相正在政事堂等着吃饭,可能已经闻到了唐朝特别纯正的肉香味了(不是饲料猪也),忽然有值日官失魂落魄地跑来报告说:“各位大人,大事不好了,吾突然发现有一大群士兵正从宫中气势汹汹地冲出,见人就杀!”这还得了,那就赶快跑吧,逃命要紧。

于是王涯等人便如离弦之箭撒丫狂奔,也顾不了官架仪态了,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见到宰相们都逃之夭夭了,中书、门下两省、金吾卫将士和其他官吏一千多人都争着向门外夺跑奔逃,如一群受伤的野兽,那是怎样的皇朝伤心背影啊,想不到千古一帝李世民缔造的威武大唐却有这样狼狈不堪威风扫地的出奔图,还真是丢尽了大唐的脸面,不亡也没理由了。

没逃出去的人这回就倒大霉了,因为不一会儿大门立马被杀气腾腾的神策军关上,未及时逃走的六百多人一忽儿就全成了刀下之鬼,小命都丢了,简直比窦娥还冤,还真是应了那句潮语:走得快,好世界。因为连命都没有了,那也只能一了百了了。

总之,气疯了的宦官头目仇士良还不解气(因为他也差点成了李训的杀手们的刀下鬼,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也算是公平结算,这和理智无关),果断下令分兵关闭各个宫门,把南衙各司衙门来个地毡式搜查,瓮中捉鳖式地逮捕叛党,然后就地处决,宁可错杀三千不让一个漏网。

就这样,南司的官员和杂役警卫一干人等,不管是否参与了诛杀宦官的行动,都得死。不仅如此,甚至于正在里面卖酒做生意的老百姓和商人,原本和李训的诛杀行动八竿子也不沾边,却同样要倒霉地陪葬,谁叫你在是非之地还卖酒给朝官呢,活该你倒霉,杀人也不需要多大理由,就像杀一条野狗一样,因为这是一班要疯狂报复的阉0党,你不能用正常理智来理解他们,何况他们手里还有枪炮。

于是,一眨眼的功夫,如狼似虎的神策军,就干脆利落地把手无寸铁的一千多人全部干掉,一霎那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此外,神策军还疯狂地打砸抢,南司的大印地图、户籍档案等重要办公物品全部被抄掠一空,甚至于衙门的帷幕等一般办公用具也被捣毁焚烧,好像这些东西也和宦官有仇一样,简直就是恨屋及乌的痒痒样。

与此同时,杀红了眼的仇士良还嫌没杀够不解恨,于是又命左、右神策军各出动一千多骑兵出城追击先期逃出宫门的李训保0皇0党,京城内也继续派兵大搜捕,简直可以比美一部现代好莱坞的惊险巨制战斗片。

李训的最佳拍档舒元舆乔装打扮换上了百姓服装之后(令人想起了李隆基“713政变”时,某些政要出逃的狼狈的情形),一人飞马失魂落魄地从安化门逃出,却又倒霉地被骑兵追上捉拿归案,最后除了一个他不喜欢且被他逐走的侄子幸免于难之外全家都“幸福”了。

更加倒霉的王涯,步履蹒跚地步行到永昌里的一个茶馆(宰相也没专车啦),终于也是插翅难飞,被追上来的禁兵逮捕,押往左神策军中。王涯此时已是古稀之年,跑得也已是有上气没下气了,还被严实地戴上脚镣手铐,一阵酷刑伺候之后(唐朝也不缺酷刑种类,还是李训有先见之明),无法忍受钻心之痛的他最终也只能违心地承认和李训一同谋反,还企图拥立郑注当皇帝,以换取不受皮肉之苦。

河东节度使王璠逃回家中之后,立马紧闭大门,连忙用私自招募的亲兵保护自己。兵贵神速的神策将士前来搜捕(这一点可谓是最擅长的了),看到老王居然有兵士守卫,却也不敢造次,这些人对付王涯等手无寸铁的老夫就有一套,对付有枪有炮的老王却有点心虚,属于欺软怕硬的家伙,说不定到时自己干不过人家还偷鸡不成蚀把米呢。于是善于用阴谋0诡计诓人的神策军将领在老王的门外大喊道:“王涯等人谋反没你什么事,朝廷还打算任命将军你当宰相呢,这不,护军中尉鱼弘志就是派我们来向您致意问候的!请不要猜疑,我们没什么恶意,开门吧。”

老王一听到神策军将领这么一喊话,立马大喜过望,早就丧失了警惕性,早年因向权宦告密皇帝行不轨之事而取悦阉0党的老王也认为宦官不会对他怎么样,他当然也算是宦官这边的人,超级卧底也,所以也喜滋滋地马上出来开门相见,这门一开麻烦就大了。

为了把戏演得逼真,神策将一面连声祝贺他高升,一面着人把他五花大绑。老王这才发现自己被骗做了傻子,最后也只能泪流满面地跟随狡猾大0大的神策将而去,去赴那阎罗王的约会,谁教自己不多个心眼那么轻信人呢,是剐是砍只能任由别人摆布了。

到了左神策军营,刚好和先期被捉的老宰相王涯同一个监仓,只能是大眼瞪小眼了。

“王涯,你个老不死,你参与逆党谋反自己一个人死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牵连我让我当替死鬼?”老王歇斯底里地大叫道,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好像要吃了王涯似的。

“呀,你还有脸在这咆哮?你这是咎由自取,要不是你过去当长安市长时出卖宋申锡,把皇帝诛除宦官的计划曝给阉人王守澄,哪会发生今天的事呢!”王涯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老王的糗事被王涯爆出,自知理亏,最终也只能低下头颅哑口无言。

杀人上了瘾的神策军又在太平里逮捕了京兆少尹罗立言,宰相王涯的亲属奴婢都全部被扣押,全关在左、右神策军中。阴人惯了的宦官居然被别人反涮,那种无以复加的报复心理简直就像千年活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谁也挡不住。

反正和李训叛党有关联的都要全部逮捕归案。最冤的是,户部员外郎李元皋是李训的远房表弟,平时甚至也很少来往,事实上李训也没有提拔重用他,却也因为沾亲带戚而被干掉成了殉葬品。前岭南节度使胡证是京城的亿万富翁,神策军士卒当然有心吃大户要掠夺他的巨额财物,大大的油水也,于是借口说叛党要犯藏在他家,必须要入屋进行搜查,然后蜂拥而上大肆搜罗金银财宝洗劫一空,最后还嫌不过瘾,随手又把他的儿子抓来杀0害了,那个惨啊,有钱惹的祸也。这还没玩够,禁军又到左常侍罗让、詹事浑、翰林学士黎埴等人的家中疯狂掠夺家产,反正就是采取“三光”政策,扫地无遗的样子。长安城此时早已是乱成一团,看到神策军抢别人东西那么爽,京城的恶少无赖也被煸起了无限“雄心”,也乘机“公报私仇”,随意烧杀抢掠,商人和百姓的财物被抢个精光,甚至他们还进行了帮派械斗相互攻打,以致于马蹄声起马蹄声落,一时尘埃四起漫天遮日,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后来,仇士良在控制长安局势之后,又派人对郑注党羽和亲属进行疯狂大屠0杀,不但跟随他的军官亲兵悉数被杀,他全家也不分老幼全部成了刀下鬼,他的亲信幕僚节度副使钱可复、节度判官卢简能(卢纶的儿子)、观察判官萧杰、掌书记卢弘茂等也全部遇害,整个事变据说死者数千人,不血流成河都说不过去了,一时灯红酒绿的国际大都市成了人间地狱。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野心家郑注、李训的彻底失败告终,不仅以这二个传奇人物的生命悲剧谢幕作结,也葬送掉了唐文宗重振朝纲的雄心壮志,唐朝从此更是全面进入了宦官“全能政治”的时代,日趋腐朽没落。“经过这次所谓甘露之变,朝廷大权全归北司。北司压迫南司,宰相以下朝官都被仇视。一个宦官竟扬言要杀死京城内所有着儒服(士人)的人,宦官士流间关系一时变得异常紧张。”(范文澜语)

经历了二天两夜的疯狂大搜捕,二十三日百官们才战战兢兢地开始上朝。

此时,直到太阳上了三竿高,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才缓缓打开。经历了疯狂大屠0杀之后,到处还有血污的痕迹,空气中还飘着极其浓郁的恐0怖气味。当时由宫中宦官传话说,文武百官每人只准带一名随从进门,以免发生变0乱。

事实上当时宫里的禁军也是手持刀枪全副武装,如临大敌的样子,站在路旁夹道防卫。到宣政门时,大门还没有打开,最搞的是,由于没有宰相和御史大夫等大臣的率领(估计几乎全部被杀光了),于是上朝队伍显得混乱不堪不成班列,像一盘散沙,很不雅观。

唐文宗亲临紫宸殿升朝,看到稀稀疏疏的上朝官员,心中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强打精神地故意问道:“宰相怎么没有来上朝?”站在一边的胜利者仇士良立马阴阳怪气地回答皇帝说:“王涯等人谋反已被逮捕入狱。”说完立马把刑信逼供屈打成招的所谓王涯造反供词递给唐文宗,唐文宗于是召令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郑覃上前辨别是不是王涯的供词。

“二位爱卿能肯定是宰相王涯的笔迹吗?”皇帝强忍失望和悲伤,几乎难以自持地颤声问道。

“是!”令狐楚和郑覃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事已至此,皇帝0老儿也没二话可说了 ,于是做了软弱无力的一个杀人的手势,又让诗人高0官令狐楚起草平叛制书,向朝廷内外宣布。令狐楚当然是同情朝官而憎恨宦官啦,反正在自己起草的制书中避重就轻不切要害地列举了王涯等人的“谋反事实”(事实也是如此),仇士良当然非常不满,认为是有意开脱和偏袒,由此令狐楚未能被提为宰相。


关于王涯被无辜杀0害,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评论说,其实王涯等人死得不冤,因为他们是被天杀的,怨不了别人,仇士良怎么可能轻易族灭他们全家呢!只不过替天执行刑罚而已。虽然王涯等人开始并不知道李训、郑注搞阴谋诡计,而作为位极人臣之宰相,居于朝廷的崇高职位,也领取优厚俸禄,却没有食君禄担君忧,而是选择了尸位素餐、苟且偷安甚至于同流合污,当国家出现严重0危机的时候,不仅不能奋起救危扶难,还得过且过明哲保身,任凭李训、郑注等小人依靠施展奸邪和阴险手段窃取节度使和宰相职务,搞风搞雨而屁都不敢放,还要这样纵容邪恶的宰相何用呢?如果文武百官人人都像他们这样为了保全自己而对坏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胡作非为而不遭受灾祸,那么奸臣谁不愿意如此呢!王涯等人和他们一起共事而不以为耻,最后因此被灭族也算是咎由自取了。这评论还蛮尖锐的,一点情面也不留。

总之,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因为朝官尤其是朝中高官的不思进取尸位素餐甚至于不务正业专行奸佞,最后被宦官“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每逢延英殿商议朝政大事,仇士良等人动不动就拿李训、郑注谋反的事侮辱折磨宰相。郑覃、李石等人气不过,被惹火了,于是反唇相讥:“李训、郑注确是为乱之首,不过我们倒是要问,究竟他们是由何人引荐得进的呢?”这个问题当然最明显不过,宦官们被问得理屈词穷,自知理亏的他们自此嚣张气焰才有所收敛。

而直到公元836年,由于当时强藩之一的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看不惯宦官的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于是上表声讨仇士良等人,让他们悠着点,不然起兵灭了他们。宦官集团经此一吓(手中有兵就是好啊),才有点老实起来,多多少少给南司放了一点权,给了几块骨头。失败皇帝唐文宗从此被宦官严密监视,只好借酒浇愁甚至于为赋新诗愁中愁。据说,只是在独居无人的时候,文宗才会自言自语:“须杀此辈,令我君臣间隔。”这个大概和整天自言自语说“儿子打老子”的阿Q的行状差不多,伪0老板和伪男人对垒的结果,就是这种伪0老板之令人啼笑皆非的窝囊样。到了840年,唐文宗便郁闷得一病不起鞠躬尽瘁了。

于甘露之变,我们就讲至此。可能大家会意犹未尽地浮想联翩,如果甘露诛灭宦官能够成功的话,应该是比较美妙的事情,对大唐的重振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可惜历史拒绝如果。

不过,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政变成功了,那么宦官被剿灭,或者是懦弱皇帝重新掌控绝对0权力,或者是大奸佞郑注或李训“垂廉0听政”甚至篡0党0夺0权,基本上都不能让大唐重振雄风,甚至于更加乌烟瘴气……

这个当然是假设,历史当然也是不容假设,我们就不要自作聪明进行演义或“腹谤”了,不然的话出洋相的可能是我们,不说也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