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久处不厌,才是家

 hzq114 2020-02-20

疫情之下,千家万户被困在斗室之中。

时间突然多了起来,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

一家人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发生一些小矛盾。

在漫长的假期中,如何做到久处不厌,是每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课题。

久处不厌,需要用心


疫情面前,如何与爱人、父母、孩子朝夕相处,怎样才能处理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这是所有家庭都必须经历的一场“大考”:

有人在家呆了半个月,还没被病毒击垮,却已经和家人闹僵了;


有人只要跟家人围坐在一起,就好像什么都不怕。


家与家之间的差距,在于是否用心去经营。

世间所有久处不厌,都离不开用心。


杨绛一家人生活的年代,虽然没有病毒的困扰,却饱受战火的侵袭。


杨绛身为长媳,不但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还得兼顾整个家族。


战争年代生活困难,杨绛一面操持家务,一面在灶台旁创作戏剧。


赚得些稿酬贴补家用,间或还能买些肉吃,给丈夫女儿改善生活。


婆婆称赞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钟书痴人有痴福。”


堂弟钱钟鲁曾说:“大嫂像一个帐篷,把身边的人都罩在里面,外面的风雨由她来抵挡。”


钱钟书时常感叹家有贤妻,为了回报妻子的用心,他也把自己修炼得百般体贴。


一家人共同生活的日子,早饭总是由钱钟书来做给家人吃:


烤面包、热牛奶、煮“五分钟蛋”、沏又浓又香的红茶。


这些琐碎无趣的小事,一想到是为家人而做,钱钟书总能乐在其中。


用心过好与家人相守的每一天, 平淡之中就隐藏着真正的幸福。

久处不厌,需要耐心


锅碗瓢盆过日子,人间烟火是夫妻。


近来,为配合防疫工作,大家全都宅在家里。


很多小区出入都需要“通行证”,出门一趟很不容易。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疫情期间超市里不见了主妇的身影。


各家各户采购的主力,都换成了身强力壮的“老爷们儿”。


他们一手拿着采购清单,笨拙地挑来挑去;


一手举着手机,打电话向家里寻求“场外援助”:


豆角买圆的扁的,萝卜买青的还是白的?


仔细地挑挑拣拣,回到家依然免不了被主妇们“嫌弃”。

钱钟书自小被唤作“大阿官”,也是个不会做家务的“生活白痴”。


杨绛生孩子住院期间,钱钟书独自生活。


他时常到医院探望杨绛,却总苦着脸对夫人说:“我又做坏事了。”


今天撒了墨水,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明天又不小心把灯给砸了。杨绛问明是什么灯,说:“不要紧,我会修。”


无论发生什么事,杨绛都会耐心十足地对他说“不要紧”。


钱钟书也因此对夫人充满了信任和感激。


杨绛读书时,曾读到一位英国作家所描写的理想婚姻: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听后当即说:“我和他一样。”

杨绛含笑回答他:“我也一样。”


乍见之欢,只需要一时的欣喜;


久处不厌,却需要持久的耐心。

久处不厌,需要舒心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马尔克斯写道:


“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


同样,面对疾病,居家防疫的日子,也是一种生活。


想要久处不厌,就得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找点儿乐子。


杨绛先生晚年曾这样回忆她的家庭生活:


“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发现一件新奇的事情,就像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


回到家,一家人就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头’,彼此把玩欣赏”。


与家人分享自己一天的见闻,让家人参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是杨绛先生家庭幸福的秘籍。


杨绛曾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相伴相助,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也就不复困难;


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命运给了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我们应当心存感激。


珍惜当下的时光,趁着难得的假期,用心、用爱去陪伴家人。


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人添堵,就是最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