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亨灵武非法登基,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起兵讨伐

 天使之剑 2020-02-20

李亨私自在灵武登基,李隆基不但没有讨伐,还给儿子补发了继位的合法程序,自己则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李隆基这么做到底是心灰意冷?还是缺少本钱?都沾点边,但都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再出现内耗,大唐必亡!晚年的李隆基终于又英明了一回!

安禄山攻破长安后的大唐危局

安禄山的造反完全出乎李隆基的意料,可以说大唐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安禄山打了个偷袭,这就是安禄山起兵初期势如破竹的原因。

潼关失守后,长安已经门户大开。自知大势已去的唐玄宗,带领部分皇家子弟和后宫人员,仓皇出逃。

唐玄宗末年,大唐的中央军本来就出于弱势,在潼关之战中仅有的一点兵力丧失殆尽。两京失守,皇帝逃往,安禄山登基,按正常逻辑,大唐即使不算亡,也是个流亡政府了。如果安禄山不犯错误,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唐最后的残阳。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不大乐观的是,节度使们缺少继续效忠李唐的充足理由,满天下都知道,国家弄到这个程度,坐在金銮殿上的老皇帝,才是罪魁祸首,是他亲手毁了大好山河,是他把百万生灵推入死地。此时的唐玄宗,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他的神话已然破碎!

在马嵬坡,有个叫郭从谨的当地老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批评李隆基远贤臣、近小人,听信谗言,导致国破家亡。

一个乡间村夫,竟然都用这样的语气指责皇帝,此时的李隆基不再是龙,而是一条蚯蚓,他不再是万人敬仰的神!

帝制时代,皇权的神圣是政权稳定的一部分,打碎神像的李隆基,他的统治基础其实已经没了!那些政治中心的节度使们不比郭从谨更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何说,此时的大唐,比南明和南宋还要难的原因——人心散了,唯一法人代表遭人唾弃了!

虽然经历了一个小波折,李亨还是顺利地在灵武登基。可以说,李亨登基,是大唐逆转安史之乱的开端,大唐从这一刻起,才恢复了真正的精神核心的存在,各路节度使有了主心骨,全民对抗安禄山的统一战线终于重新建立起来。

从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我们发现,李亨也谈不上明君圣主,包括后来的唐代宗李俶,能力都不咋地,他们的昏招,导致安史之乱平定的时间节点一拖再拖。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李亨灵武登基,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其个人能力,而是对全民的精神动员,这一点恰恰是李隆基丧失的东西。

沉重的打击让李隆基终于有所醒悟

李隆基为何不反抗儿子的擅自登基?

李隆基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既然自己没机会了,也没有心力了,与其被安禄山侮辱,莫不如做得大器一点,即便受辱于儿子,至少儿子还有机会替他把安禄山之辱的仇恨报了。

所以,当李亨登基的消息传来,李隆基一点没感到意外,他甚至一直都没跟两位亲信,陈玄礼、高力士沟通过马嵬坡事变的事,直接一纸诏书,宣布禅位于太子李亨,自己退位为太上皇,给李亨补全了登基的合法手续。

可以说,李隆基的这个决定非常重要,他的这个举动,让李亨的政变合法了,这种祥和的气氛,让全国上下的凝聚力再次得到强化,对安禄山集团起到了沉重的打击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