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螺阳文选|怎样编修族谱 ○ 何清峰

 天南尘封 2020-02-20


怎样编修族谱

何清峰

年来,陆续拜读了一些新修的族谱,总的感觉是,当代修谱人对于族谱的体例架构并不十分熟悉,新修族谱如何适应新形势新问题还值得探讨。下面,根据自己读谱修谱的体会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谈谈我们怎样编修族谱,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盛世修谱正当其时
何谓族谱?族者宗族。唐·元结《春陵行》诗:“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又《与瀼溪邻里》诗:“昔年苦离乱,举族来南奔。”诗中的“族”就是宗族。谱者,指按事物类别编成的表册。《史记·三代世系表》说:“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谱就是按顺序列表。所以,族谱就是宗族血缘传承的表册。
谱牒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由庙堂走向民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程式体系。谱牒最早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先秦两汉时期是帝王贵族专用典籍。魏晋南北朝时,统治者特别重视门阀、士族编订谱牒,严明士庶界限,区别尊卑地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郑樵《通志》)。谱牒只限于世家望族,与寻常庶民无干。晋太原以后,由于贾弼(撰《姓氏簿状》)、王僧儒(撰王氏谱学)等人的倡导,谱学开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唐代废“九品中正”而行科举,朝廷设谱局,聘名儒修撰姓氏谱系,谱学进入鼎盛时期。五代后,谱学渐衰。宋代,理学家为了挽救封建宗法制度的衰颓,倡导“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之法”。谱学因而重兴,族谱编订之风盛行,私家之谱卷铁造繁。著名史家司马光撰(臣寮家谱),文学家苏洵撰《族谱引》,书法家黄庭坚撰《宜州家乘》,族谱编修逐渐形成固定的格式,成为后世修谱的样板。明清两代及至民国,民间修谱基本上沿袭宋代的程式。
谱牒文化之兴,对于敦亲睦族、尊老爱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古人立谱初衷,如苏洵所说的:“凡在此者(指在族谱中的人),死必赴,冠婚必告,少而孤苦者字之,贫而无依者收之。其不然者,族人共消责之”(《族谱引》)欧阳询在谈到立谱原意说“祖考遗德,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行乎其躬,教于子弟。”
谱牒文化也有其负面影响,中国长期的封建宗法制度,不能不给谱牒文化打上烙印。矜夸宗功祖德,攀附显达富贵,歧视寒门弱族的现象亦不少见。
吾惠先贤襄惠张公论及谱牒文化的作用说:“谱之作,所以崇孝敬,广恩爱,系人心,而敦薄俗也。标其世系之渊源,纪其族属之远近,序其宗统之离合,详其生卒、葬埋、婚姻、嫁娶之始终,使后之读谱者反而思之,知吾身之处乎此。知其一气之所分,可无爱乎?”“人知所以尊祖而睦族,则孝敬以崇,恩爱以广,熏染成风,道之始于家者,殆也因谱有助矣。”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十年间,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谱牒文化销声匿迹。特别是“文革”十年,它受到极“左”的彻底反封建大棒的无情摧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儒学文化渐渐复苏,谱牒文化跟着小心翼翼地滋长。1984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谱牒文化取得合法身份,民间修谱由地下转向地上。本世纪初,姓氏志纳入地方志本篇目,谱牒文化进入旺盛时期,民间修谱之风渐炽。
点击图片阅读《惠安文献馆藏部分姓氏族谱资料》
近年来,笔者陆续见到多部新修的族谱,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惠安黄氏通志》(黄溪泉主编)(《惠安陈氏族谱》(陈成春主编)。今当盛世,盛世修史,修谱正当其时。
二、族谱的门类
族谱是一个总的概念,所有的谱牒文字表册都可称为族谱。根据族谱所包含的宗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还可细分为总谱、通谱、宗谱、家乘等几类。
总谱,统领几个大宗支的族谱,它注重源头,止于分衍,不向下延续各个宗支。如《闽南何氏族谱》(明弘治元年即1489何浔六世何文雍编修,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莆阳陈俊作序)起自唐末“安抚公”人闽,止于宋淳佑年间14世何逖基由螺阳迁温陵浔江隐居泉州清源洞,生五子分派闽南诸宗为各分支宗祖,不再向下延续,为闽南漳泉厦何氏的总谱。
通谱,囊括较大范围内全部宗支,为各宗支通用之谱。如《武城曾氏族谱》(县档案馆藏),是一部全国性的曾子裔下的曾氏通谱,历代不断收录曾子(孔子七十二得意门生之一,世称“宗圣”)在全国的支系,民国时期分衍到惠安的獭上、许前、前间、西沟、祠堂北、霞曾、涂窟、宣妙、宫兜的族人已传到70世。由于清朝对这一氏族“博士有袭,差徭有免”的优惠待遇,为防冒混,入谱要经严格审查。这是一部比较可靠的通谱性质的族谱。新近修成的《惠安陈氏族谱》也是一部通谱,凡在惠安陈氏,包括将军派、太傅派、涵江派、太丘飞钱派、江州义门派等均收入,虽支派来源不同,在惠安均可通用。
宗谱,一个宗支的族谱。宗谱是最常见的族谱。宗谱往往标明宗支的灯号、刊号或地域,如《麟山何氏族谱》(民国三十一年何子彝修),“麟山”是灯号;《前垵前新厝刊祖厝陈氏族谱》(陈坤土编),“新厝刊”是刊号;《后苏杜氏族谱》(杜印江、邵玉编),“后苏”是宗支所处地域。长房称“大宗”,其余称“小宗”。
家乘,即家谱,比宗谱更小范围的私谱。只限一家,不涉及其他房系。族谱应依收录范围而准确冠名。
三、族谱的三个要素
一部完整的族谱,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世系、宗传和文献
世系是族谱的核心,无世系不成族谱。修谱时可能出现世数不详无法衔接的断代现象。应查明中断世数用文字说明。世数无法查明的,可另立一世。名讳不详者可用“某公”、“x世祖”代替。如麟山何氏,自“安抚公”唐末入闽至元初大约600年,世序不详,名讳多失,不能承接,故旧谱以“松隐公”为麟山何氏一世祖。
宗传是族谱的灵魂。宗传即人物传,记载族中人物的卓绩特行,宗功祖德。宗传是族谱可读性最强的部分,也是教化功能最能体现的部分。立宗传要遵循“生不立传”原则,在世的人不能立传,只能立人物简介。旧谱多选择达官显贵、孝子节妇立传,有很大局限。其实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中不乏杰出人物,司马迁《史记》就有“游侠”、“滑稽”、“日者”、“龟策”、“货殖”列传。反面人物亦可立传,《史记》“酷吏”、“佞幸”列传就是专写反面人物的。《德音卢氏族谱)就给个名叫卢朝俊(卢士杰,字朝俊,号明廷,庠生,治武经)的立传,修谱人卢居安评议说:“朝俊姪耽酒做气,动靠衣巾护符武断乡曲,把持官府,所作无下阴险,能为尊长而不能为卑幼。宗族有此人,虽身列宫墙,何足道哉!'
文献是宝贵的谱牒资料,它记载姓氏源流、宗支变迁、人文风采、宗庙遗存等等,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因此,诸如序文、碑记、墓志铭、族规族训、祭文联文、字辈字行、人物绣像、祖墓祠堂堪奥图形等等,均应收入族谱。有条件的,适当收集一些影像资料。每次修谱,修谱时间、修谱人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都应明确交代,以便后世续修。
四、族谱的两种格式
()表册式。
纵排世数,横排伯仲,五世为一表。每个人名下双行小注配偶、子嗣,生卒年,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如承断关系、墓葬等。重要人物附小传在名下,传文比较简略。
()世系图谱十宗传式。
世系图谱如表册式,比较简单,只录名讳、科举及父子关系;宗传按世次排列,一般人物极其简单,只有世数、人名、子嗣;重点人物极其详尽,如《德音卢氏族谱》卢琦宗传,内容包含郡志县志卢琦人物传文,皇帝敕文,绣像赞文,以及卢琦的《驱睡魔赋》和《游菱溪记》两篇著作。我们新修族谱可以把宗传中重点人物摘出,另立人物篇。
五、修谱要与时俱进
封建社会的结束,封建宗法制度早已土崩瓦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编修族谱面临许多新问题。修谱人应该顺应时势,与时俱进。
旧时生男入谱,生女不入谱,这个限制应该突破,生女同等入谱,体现男女平等,也符合计生国策。当代修谱人在这个问题上已有共识。
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随母姓的子女应该到生母一方归宗入谱。随母子、带孕子、抱养子应归入其承认的姓氏宗谱,不受血缘关系限制。事实婚姻、非婚生子、单亲子女人不入谱,要依据户籍登记,符合政府法规。
有的人不愿入谱。要尊重个人的意愿,保护个人的隐私,不愿入谱则不勉强。
旧谱不设“人名录”,新谱可设定规格,适当收录宗族中的精英,以体现人文景观。
旧谱受技术条件限制没有照片,新修族谱应尽可能保留一些影像资料,如人物、祠堂、祖墓、文物、风景名胜、宗族社团活动的彩照。

来源丨《何清峰文集》

整理丨林达伟

编辑丨阿细


【关于我们】

惠安文献馆一直专注于

大惠安地方文献征集、整理、开发、研究工作

形成和建立

较为完整的本地区地方文献收藏体系

保存并记录下惠安整的发展历史进程

关注本土文化,保护地方文献;

在时光流逝中,一起留住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