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藏作品](3077)扶贫路上, 山东科特派迈出“关键一步”

 我爱创造 2020-02-20
扶贫路上, 山东科特派迈出“关键一步”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马文哲
得益于科特派的帮助,山东绿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小樱桃做成了大产业,让农民成为合伙人。图为该公司的樱桃深加工车间。本报记者 王延斌摄

  想出关键招式化解难题,做好本职工作,是扶贫战线上每位科特派的必修课。这也意味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科特派们要具备探索各种新路子的能力。

  对搞了半辈子桃树研究的山东莒县桃树所所长刘立常来说,利用“快手”短视频向种植户推广桃棚温湿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是全新的尝试。2月初进行的这场“实验”,效果让他很满意。

  尽管山东省科技厅下发了暂停该省科特派下乡服务活动的通知,但对包括刘立常在内的该省7860位科技特派员来说,这个春天与种植户“线上见面”将是扶贫路上刻骨铭心的历练。更大的挑战在于,扶贫路上,遇到此类难题如何化解?如何迈出“关键性一步”?

  科技日报记者梳理部分科特派的经历后发现,想出关键招式化解难题,做好本职工作,是扶贫战线上每位科特派的必修课。这也意味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科特派们要具备探索各种新路子的能力。

  没有一个人脚下的道路是笔直的,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那时那刻的决定很重要。

  用中药“治愈”贫困,疗效才是硬道理

  立春刚过,王志芬就开始忙活了——如何用中药材“治愈”农民兄弟的“贫困病”依旧是这位山东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今年的主要工作。

  多年来,位于沂水之畔的兴旺庄村,河滩盐碱荒地种啥啥不长,一直是村民的心病。近几年,这片荒地上竖起的光伏板,成了贫困户的生活依靠。但当王志芬团队带着中药材来到村子时,首先面对的是质疑:光伏板下搞种植?有太阳还啥都不长呢,别说在这一片片大板子下面种东西了。

  科技扶贫,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对科特派来说,如何打消农民兄弟的顾虑,让农民深度参与至关重要。

  借鉴在林下耐阴中药材筛选上的技术积累,分析光伏板所形成的生态环境特点,王志芬团队提出解决方案,欲化腐朽为神奇。但长期以来,农民形成了自己种植的固定范式,要统一标准很难。王志芬的办法是扶持当地的农企大户,解决农民技术力量不足、销售能力缺乏的痛点。在药材生产的种植、防草、排涝等关键时期,王志芬经常驻村蹲点守在种植现场,解决疑难杂症,保证基地药材增产增收。王志芬说,这是“巧办法+笨办法”组合。

  王志芬说,只要你想,没有能难倒你的事情,只要思想不退步,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努力,这里的中药材生产技术不但应用在光伏板下,还发展出“药粮间作”“药林间作”“药药间作”等多种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旺庄村光伏板下种植了1000亩耐阴中草药,每亩增收近两千元,帮助110名贫困户实现脱贫;村里还依托中草药生产和初加工,吸纳64名贫困群众就业,使他们年收益达3600元,拓宽了他们增收途径,实现了村增收、户脱贫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在扶贫战线上,王志芬团队在成就农民兄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目前,该团队中有4人被聘为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4人被聘为科技特派员、1人为三区科技服务人才。

  不但技术“输血”,还要增加项目“造血”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洼里村曾经贫穷落后,交通不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洼里是赵霞的家乡。

  经历过就业、失业、自主创业的艰难历程,连续创业者赵霞拥有了建材厂和建筑公司两个企业。有阅历的科特派不一样,别人看到洼里穷,赵霞却觉得这里水土资源好,自然环境好,种植有机果蔬大有可为。

  家人不理解:企业做得好好的,回乡种地是自讨苦吃。村民不信任:风险太大,建大棚需要投资十几万就犹豫了。赵霞挨家挨户做工作:我投资建大棚,你们只管种,如果亏了,我一年每户返你们2.6万元工钱。

  刚开始,有村民为提高产量,偷偷使用化肥,赵霞立即组织人员当场铲除棚内果蔬,“谁砸合作社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虽然得罪了人,但这些有机果蔬也因口感好、质量高,销路迅速打开。几年下来,这里已建成园区2120亩,合作社年产有机果蔬6000多吨,联合社分红89万元,社员人均年增收1.5万元。

  创业者对市场风向的嗅觉灵敏。“互联网+”之风劲吹,传统农业遭遇挑战。在开展农特产品网销业务的同时,赵霞与北京公司合作,利用专业网络营销团队共同打造“玉泉洼”营销平台,注册了“玉泉洼生态观光园”“玉泉洼有机庄园”等公众号,开展微信支付和配送业务,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

  目前,村里有2/3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每年有土地流转费、工资、分红等三份收入约10万元以上,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现代化离了“新鲜血液”咋行?为了留住年轻人,赵霞与以色列企业签约,打造“莫沙夫模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年轻人牢牢“固化”到土地上。这是她“造血计划”的一部分。

  “能人经济”带动,普通农民逆袭成专家

  从外表上看,52岁的霍道宪其貌不扬,但他的经历很传奇,成就更值得书写:400多家种植户,1000多个大棚是他直接带动起来的。这位科特派的经历也说明,比起外地专家,身边的榜样更具有号召力。

  山东省刘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一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收入很少。在与前来购买锯末的鱼台客商闲聊时,刘桥村农民霍道宪得知锯末可以用来种木耳。经考察,他发现种毛木耳效益好,技术也不复杂,回来后就动员村民一起种植。

  “头一年大意了,技术没掌握好,毛木耳种活的不多。第二年,菌种买得不好,又赔了一笔钱。村民们都泄劲了,不想再种毛木耳了。”霍道宪说。

  农民是抗风险能力最差的群体,但其中却有一些人不服输。两次失败,没有使霍道宪灰心丧气,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吸取教训,经过学习摸索,第三年终于获得了大丰收。“那一年毛木耳产量高,行情也好,平均一个棚能赚十多万元。”

  随着毛木耳种植户的增多、种植规模的扩大,2015年,霍道宪带头注册成立了鄄城县首家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上了一套工厂化生产线,配有净化接种车间、恒温发菌库、实验室及检测设备。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现在,合作社种植基地里年种植毛木耳5000万袋,年销售干木耳6000多吨,年净利润达5000万元。

  “原先,村里的劳力都出去打工。现在,外出的人少了,都在家种木耳。”刘桥村村民王福启说。

  霍道宪是种植能手,他经常外出讲课,从种植、管理到销售,都讲得通俗易懂,农户收获颇丰。家住郓城县黄安镇黄北村的吴凡让,跟着霍道宪学习毛木耳种植技术,去年种了两个棚,收入近20万元。

(《科技日报》2020年2月20日第 6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