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史上第一 以山水画为主 李思训

 王守山学堂 2020-02-20
来源:彩墨新国画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山水画为主的画家乃是李思训。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李思训(653一718),字建,一作建景,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他在唐高宗(李治)的咸亨间(670-673),还仅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累转江都今属”,不久碰上了女皇武则天秉政。于垂拱四年前后,武则天大杀唐李族宗室,李思训被迫弃官潜匿,一直到唐中宗(李显)的神龙初(705年),武则天死了,李思训才得复出,任左羽林大将军,晋封彭国公。玄宗开元初,官左(一作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死,年66岁,追赠秦州都督。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由于李思训是一位大官僚,又是一位著名画家,所以《新唐书》、《旧唐书》都有他的传记,著名书法家李琶还为他写了一个很有名的碑文《云摩将军李思训碑》。《旧唐书》中还特别提到他:“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因为他任过左(右)武卫将军,所以后人常称他“李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画艺和他齐名,所以,人又称“二李”、“大小李将军”、“大小李”等。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李思训的山水画特色:

    (一)就题材和构图论:李思训的山水画多云霞飘渺,窘然岩岭之幽,峰峦重复,有荒远闲暇之趣。但幽境中往往加以严整的宫殿台阁,水榭赤栏,所以似“神仙之境”,所谓“时睹神仙之事”,“写海外山”者也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二)就用笔论:李思训的画线条是细而匀的,无粗细虚实之变化,这是传统的“春蚕吐丝”式发展到了尽头,但李“笔格遒劲”,转折中出现了方笔。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如后世所说的披法,李画中是没有的,李画山水基本上是勾线填色,但和六朝山水只勾一外轮廓线不同。其画山石,大轮廓中又勾以很多脉络,细分其山石结构,有的线条疏朗,有的线条繁密,别其山水脉络。结构繁密的线条,实则便是皴法之始。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所谓“皴式极简,略类小斧劈”,此说有理,可以说从展子虔到李思训(当中还有二阎的“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撕斧刃”)乃是山石皴法从无到有的过渡阶段。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三)就用色论:李思训的山水画是以青绿颜色为主的。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形成“金碧辉映”的豪华富丽效果。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李思训山水的这种特色,是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和他本人性格气质的共同产物。他出身富贵,性格气质和富丽辉煌的情趣相通。曾一度遭受打击遁迹“山林”,对山水林泉有意,后来复回至朝廷,享受富贵,但又“不为富贵所埋没”,向往神仙,故有他的山水画特殊之画意。至于细匀的线条、青绿着色皆传统所有,在他的艺术意欲中还没有产生改革的动力。这到了吴道子才发生变化。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总之,青绿、着色、严谨、工细的山水画到李思训,已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峰。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李思训的画法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继承了展子虔和前代的优秀画法,把青绿山水推上一个高峰。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李思训的画名在当时就很高,《旧唐书》里称赞他“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他“国朝山水第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他:“早已艺称于当时,一家五人并善丹青,世咸重之,书画称一时之妙。”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他的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如画史上触目可见的一句话:着色山水宗李思训。李思训把以前的青绿山水发展得更完善、更成熟,他画山水至“数月而毕”,可见其精工之至。说李思训之后的青绿、精工山水宗李思训,基本上符合事实。而李思训之后的青绿、精工山水画,历代有人,至今不绝。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到了明代末期董其昌创“南北宗论”。发现了画史上具有两种不同指导思想和不同风格的绘画,他把李思训定为“北宗”之首。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南北宗论”虽复杂,但在艺术风格上却很清楚。即“北宗”的画,勾勒(或称勾研)用刚性挺拔的线条,“南宗”的画用柔性、自然而富有变化的线条。李思训的画如上所言是用细匀而无变化的线勾勒,虽近高古而又不完全像顾恺之那样“春蚕吐丝”而具有柔性。其“笔格遒劲”,创刚性线条之始,这种刚性线条发展到马、夏画中更甚。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以李思训为首的“北宗”一派画给人以阳刚性的美感。而后世的皴法形成与李思训勾所之法有直接的连贯性。李画中方而有折的线正是皴法之开始。而成熟于李唐的斧劈披,则是直接受此影响的。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wbr>《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title="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style="max-width: 650px;">
《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title="古典山水画的高峰—唐·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高清赏析" style="max-width: 650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