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百科词条(稿)】《毛诗古音考》

 太行森林 2020-02-20

《毛诗古音考》

英文条头:A Research on Ancient Sounds in Shijing

学科主编:刘丹青

分支学科:音系学、音韵学及诗律学
分支主编:张洪明   副主编:曾晓渝

古音学著作。[明]陈第(1541—1617)撰。汉语古音到南北朝时已有很大变化,当时人读《诗经》发现有不押韵者,便改读其字以求谐韵,称“叶(xié)韵”。至唐、宋叶韵之说更加泛滥,甚至为求叶韵而更改古书文字。明代杨慎撰《古音略例》,对叶韵说提出怀疑,而未敢断然否定。焦竑《笔乘》认为“古《诗》无叶韵”,然未深入、系统研究。陈第对《诗经》入韵字深入考察,广征博采,全书取《诗经》韵字五百余个,每字注明古音,先列“本证”,即举《诗经》中能证明此字读音的诗句,依次排列;后举“旁证”,取与《诗经》大致同时的《左传》《国语》《周易》乃至上古歌谣、箴铭、赞颂等韵语及稍晚的《楚辞》、秦碑、汉赋等相佐证,又广采前人如扬雄、许慎、郑玄、刘熙、高诱、徐邈等十几家所注古读,彻底否定了叶韵说。他认为《诗经》用韵是以当时的实际语音为基础的,与大致同时的文献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合。以今音读古《诗》之所以不谐韵,是因为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即语音演变的自然结果。此书实开清代古音学的先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毛诗古音考》论韵就字论字,未能归纳古音韵部;未能归纳韵例韵式;其旁证材料有些失之散漫。但作为古音学的草创之作,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

此书初刊本已佚。清徐时作购得旧刻本重刻于闽中,《四库全书》本即以徐氏刻本为底本。又有《学津讨源》本、《音韵学丛书》本等。中华书局2008年将其与《屈宋古音义》合为一书出版。

参考文献:

康瑞琮: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3期。


(施向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