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当前,看古人如何防疫

 板桥胡同37号 2020-02-20

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在传染病肆虐的过程中,中药的作用居功至伟。那么,古人是怎么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给环境消毒,抵抗疫情的呢?

香药的使用,是古人用来驱除疫病最常用的手段:

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在传染病肆虐的过程中,中药的作用居功至伟。那么,古人是怎么在传染病流行的时候,给环境消毒,抵抗疫情的呢?
香药的使用,是古人用来驱除疫病最常用的手段:
 

熏香法
古人熏香,不只是为了气味好闻,其实,香的药用功能也是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的宁神静气其实指的就是药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古尸手中就握有两枚装有药物的熏囊。可见当时人们佩戴香囊,使用香枕,香炉,用来净洁环境,防止疾病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习俗。
 
据记载,汉武帝时期,关中瘟疫流行,人们靠熏烧香药的方式抵抗瘟疫。《本草纲目》记载,疫气流行时,房中可烧苍术、艾叶、丁香等进行“空气消毒”。
 

马王堆出土的“信期绣”香囊


佩戴香囊
外出佩戴香囊,是出门在外的人的抗疫方法。在中医看来,治未病不但是养生的关键,而且免疫力的提高有助于人们在疫病到来的时候免于患病。在天气湿热容易滋生细菌的时候,随身佩戴的香囊里香药的挥发性气味有可以鼓舞人体的正气,祛秽驱邪,使正气渐复。
 

敷香法
将芳香药物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制成香丸、香膏,敷贴在一定的穴位或者患处。我们最熟悉的艾灸,其实也是类似的方法。药效通过皮肤或者人体的经络作用机体产生效果。《外台秘要》就记载了用敷香法的避瘟方来治疗瘟疫。敷香法可以直达病处,同时也不妨碍其它的治疗方法。


搐鼻香疗法
鼻烟其实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中医认为,鼻乃清窍,供清气的出入,通过鼻腔给药,通过鼻粘膜使药物吸收,经过经络到达病所。这种方法,中医使用了两千多年。
 

我国古代对消毒防病所累积的知识极为丰富。《吕氏春秋》中即有“九沸九度”的记述,提倡饮用开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用茱萸叶消毒井水;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一切肉惟需煮烂”才可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天气瘟疫,取出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等。
 
近代消毒观念是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医学、流行病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上形成的。
 
三代化学灭菌剂
第一代:甲醛
1904年,甲、乙、丙、丁、戊醇有杀菌作用被发现。醇类的杀菌作用从甲醇到辛醇逐渐增强。醇类也是发现比较早的一类化学消毒剂,如今我们在医院中与生活中常用的酒精消毒,主要成分就是乙醇。甲醛的应用在化学消毒发展史上建立了一个里程碑,因此甲醛被誉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
 

第二代: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被誉为第二代化学灭菌剂。1954年,戴维斯研制成氯己定,它虽然是一种低效消毒剂,但其消毒效果已被公认。


第三代:戊二醛
这种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气味小、低毒、对金属腐蚀小的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灭菌,被称为冷灭菌剂,并被称为第三代化学灭菌剂。
 

随着民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意识也进一步加强,相比物理消毒设备无法达到广泛的应用,化学消毒仍然是家居消毒中的首选办法。因此,带着最大程度保障消毒作用同时降低对人体危害的初衷,家居消毒剂也经历了四代的发展历程。
 
家具消毒剂的发展
第一代:有效成分是氯酸钠
它的优点是消毒杀菌率很高,达到实际无毒标准,同时成本低廉,适宜普通老百姓购买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就是84消毒液,84消毒液虽然消毒杀菌率很高,但是刺激性较大并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第二代: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
它的消毒杀菌率较高,成本较高但有轻微毒性,同时也有轻微腐蚀性。生活中为大家所常见的产品有滴露消毒液、威露士消毒液等。虽然第二代消毒产品在正常使用浓度下对人体没有明显伤害,但目前无资料显示其是否会在体内积累造成潜在的慢性伤害。
 

第三代:有效成分是单双链复合季铵盐
生活中常见的产品有安洁全效除菌液等,消毒杀菌率很高,达到实际无毒标准,并且无腐蚀性,但长期使用易让细菌病菌产生抗药性,从而让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代:有效成分是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与传统的消毒产品有效成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刺激性强相比,二氧化氯是最新的消毒科技,目前是被欧美、日本等国家广泛所使用的一种家用消毒剂。
 

几位推进医学消毒的“巨人”
路易斯·巴斯德
他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约瑟夫·李斯特

也是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及推广者。在他那个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高,无法得到普遍实行。他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1867年他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45 %降到 15 %。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而其论文中有关外科无菌操作技术的论述,其中大部分原则仍沿用至今。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亚历山大·弗莱明
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