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 A. 目的基因、限制酶、载体、受体细胞 B. 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C. 模板DNA、mRNA、质粒、受体细胞 D. 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2.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PCR技术可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C.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的目的是能够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 D. 利用载体上标记基因的相关特性就可检测出目的基因已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 3. 如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植物病毒番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A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B. 过程B通常需要用CaCl2处理,以提高番茄细胞壁的通透性 C. 抗植物病毒基因一旦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 D. 转基因抗植物病毒番茄是否培育成功可通过抗病毒接种实验进行鉴定 4. 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由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 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 B. 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 C. 促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5. 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C. 用PstⅠ和HindⅢ切割,可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 D. 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6. 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可以在体外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你认为下列符合在体外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一组是( ) ①稳定的缓冲液环境;②DNA模板;③合成引物;④四种脱氧核苷酸;⑤DNA聚合酶;⑥DNA解旋酶;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⑧温控设备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⑧ 二、非选择题 7.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____________法,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株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株细胞的__________上。 (3)目的基因在棉株体内能否成功转录,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方法检测。 (4)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卵细胞中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虫基因。 9.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图一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图二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及HAS基因两侧的核苷酸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一和图二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应该使用酶B和酶C获取HSA基因 B.应该使用酶A和酶B切割Ti质粒 C.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1个酶A的识别位点 D.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将得到2个DNA片段 (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____________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3)图一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___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 (4)图一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
|
来自: 久离rrh2z6c2a9 >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