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牙痛,取哪几个穴最好?

 为什么73 2020-02-21
原创 医护多团队 杏医新社 今天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等。中医学称之为“骨槽风”、“牙咬痛”、“牙宣”

牙痛属于牙齿疾患的外在反应,针灸治疗牙痛不仅镇痛迅速,而且副反应较小,容易被患者接受。

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经络于龈中,所以牙痛与肾、龈、胃关系最为密切。牙痛多由于风、火、虫所致。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百病之长,易夹邪致病。风邪火热入侵阳明,循经达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

清代吴仪洛云:“少阴不足,阳明有余致牙痛失宣。”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牙痛多由胃肠实热、循经上扰或风邪外袭、内郁阳明、胃火上炎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导致,以及不重视自我保健而诱发。

牙痛依据虚实有着不同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在临床常以实证居多,针刺多以泻法为主。对于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牙痛,更应对证治疗,可以根据临床的不同症状及牙痛的部位进行辨证分经论治,以达到同治的效果。

风火牙痛主要以疏风清热为主,邪毒侵犯牙体及牙龈所致风火牙痛者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

胃火牙痛主要以清泻胃火为主因胃火所致牙痛及热毒所致牙龈脓肿患者,给予清胃泻火为主的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虚火牙痛则以滋阴补肾为主,治疗虚火牙痛应以滋肾为前提,益肾水、降心火。

龋齿牙痛主要以清利湿热为主。龋齿牙痛多由嗜食膏梁厚味,胃腑积热,上冲于口齿之间,湿气乘之,湿热相搏,困结于口齿,郁久生腐,渐致牙体蛀蚀,而发牙痛,以清利湿热之法可达到收湿辟虫的作用。

根据牙痛的不同区域进行辨证配穴,采用主配穴配合的方法治疗。主穴一般为合谷、下关、颊车。

再根据不同证型进行配穴,风火牙痛加曲池,胃火牙痛加内庭,虚火牙痛加太溪,龋齿牙痛加偏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针刺之能清阳明之热;颊车、下关为局部取穴,刺之可泻阳明经气、通络止痛胃火牙痛配内庭。内庭穴治疗实火牙痛,通过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穴针刺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

虚火牙痛配太溪、太冲。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俞穴、原穴,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效;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俞穴、原穴,有滋肾阴、退虚热,引火归原之功。二穴伍用,治疗牙痛疗效显著。

此外,太冲穴也常用于头面疾病,与合谷穴配伍可加强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疗效,龋齿牙痛配偏历。偏历穴能有效治疗各种牙痛,尤其是龋齿牙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